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流傳“無湘不成軍”的說法,這一說法源自曾國藩建立的湘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又有著無川不成軍的說法,這既能說明川軍打仗厲害,也能說明川軍是中國抗日部隊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那為何川軍會讓國人有如此之感嘆呢?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隨著“號外!號外!買號外!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戰爆發了。”的急促吼賣聲,整個四川發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川軍將領劉湘在溝橋事變第二天便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籲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後來的《告川康軍民書》更是讓川軍各將領紛紛請纓抗戰。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大敵當前,無數四川熱血青年自願應徵參軍奔赴前線。新津縣的愛國模範、72歲高齡的高尚奇先後將他的3個兒子送上抗日戰場。安縣王者成送給自願上戰場的兒子一面"死"字旗。抗戰最艱苦的943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四川在1個月內徵4.5萬名優秀知識分子當兵,飛赴印緬補充遠征軍。四川無數大中學生和公教人員群情激昂"泣請從軍",很快就有4萬多人奔赴前線。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川軍將領劉湘死後留下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淞滬戰場上,川軍43軍第26師憑著可憐的武器裝備面對日軍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前仆後繼,毫無懼色,誓與陣地共存亡。於日軍激戰七晝夜,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最後全師4000多人僅剩600餘人。

臺兒莊戰役,川軍122師奉命駐守滕縣,面對日軍主力板垣師團他們毫不畏懼,師長王銘章戰死不願做,城內傷兵不願做俘虜,拉響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滕縣一戰,122師擊斃4000餘人,全師5000多人全部傷亡,無一人退後,無一人被虜。此戰後,李宗仁說過:“沒有滕縣的固守,就沒有後來的臺兒莊大捷。”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南京保衛戰,川軍21軍145師負責防守南線的宣城廣德縣。面對日軍如雨點般落下的炮彈,145師身陷重圍傷亡慘重,但仍鏖戰三天三夜,誓死守衛廣德。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師長饒國華舉槍自殺以身殉國。這是饒國華師長在出川前說過的話:“此次奉命出川抗戰……不驅逐倭寇,誓不還鄉。”他用殉國的方式完成了對四川軍民的承諾,完成了對全國人民的承諾。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這些戰役只是川軍在抗日戰場上的縮影,八年抗戰川軍將士足跡遍及13個省,參加了28個大小會戰。而40萬川軍只是川人抗戰貢獻的一小部分,在抗戰八年中,四川為抗日戰場提供了320萬兵力,勞役340萬,傷亡64萬餘人,平均每17個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線,抗日軍隊中每5人就有1名四川人,傷亡佔全國抗日軍隊傷亡的五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四川還是中國抗日的大後方,不僅出兵最多,四川為抗戰出錢也是最多。抗戰最困難時期,四川負擔了國家財政總支出的大約30%。八年中,國家總計支出14640億元(法幣),四川就負擔了約4400億元。另外,在出糧方面也是四川最多,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徵收稻穀8228.6萬市石,佔全國徵收稻穀總量的38.75%、稻麥總量的31.63%。

無川不成軍,川軍是如何讓中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看到這些數據,我們發現其實並不是川軍打仗有多厲害,而是他們在中華大地慘遭日寇凌辱時敢於用鮮血和生命守衛這片土地。都說四川人歷來享受生活,但那並不代表沒心沒肺,如果有人想要剝奪這份安逸時,四川男兒必奮起、必熱血、必抗擊之。

這正是四川人民在抗戰中,提供了兵力,提供了物質,提供了他們“不死”的精神,無川不成軍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