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這樣踐行科技強國夢

央視網消息:“在黨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組,當了總書記後,我第一個來科技組。”這是習近平在2013年參加全國兩會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的開場白。習近平高度重視科學技術領域的建設工作,從一系列重要論述到關心科技人才培養再到深入實地考察調研,他不遺餘力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工作發展,為我國科學技術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注入強大動力。

聚集科技人才 這些舉動溫暖人心

近年來,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岩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中國科技創新取得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成果,凝結著我國無數科技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句話,習近平不僅口言之,亦身行之,很多溫暖的舉動激勵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

習近平這樣踐行科技強國夢

習近平這樣踐行科技強國夢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于敏院士獲最高科學技術獎。習近平彎下腰向坐在輪椅上的科學家頒發獎勵證書,並同他熱情握手,表示祝賀。習近平這一“禮遇”老一輩科學家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高科技人才是一個國家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也是國家競爭諸多要素中的關鍵因素。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成為各國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除了在細微處關心、關愛人才,還部署推進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科技人才的切身利益。

2016年5月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要加大改革落實工作力度,把《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現行人才評價標準進行系統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隨著人才培養制度不斷完善,我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根據教育部數據,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約54.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約43.3萬人,迴流率達到79.43%。根據人社部2016年數據,2009-2015年我國人才引進總數達4.4萬人。2016年,全國已經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21個,6.7萬名留學人才在園創業。

推動科技創新 識變、應變、求變

“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也是習近平在各個場合講話中提到最多的話題。關於科技創新,習近平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指明瞭三大主攻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習近平這樣踐行科技強國夢

——面向經濟主戰場: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如何實現發展動能轉化,如何讓經濟增長更優質更高效?

2014年5月,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

“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習近平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指出。明確的大方向,清晰的時間表。在習近平的大力推動下,中國製造2025、共享經濟、快捷支付、房屋短租、知識服務平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為人民生活帶來便利。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讓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除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還深入一線企業工廠,考察企業創新情況、號召企業員工自主創新,鼓勵推出一系列制度措施激發企業員工熱情。

習近平這樣踐行科技強國夢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在考察當地企業時他聽介紹、看產品、進車間、問市場,重點了解了企業自主創新情況。每到一處,他都同員工握手問候。考察期間習近平指出,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解決好“由誰來創新”“動力哪裡來”“成果如何用”的三個基本問題。

在習近平的部署下,聚焦科技人員和社會反映突出的體制機制問題,一系列科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文件與舉措頒佈實施,讓廣大科研人員迸發活力。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發,從8大方面提出30條修改意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同年9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圍繞10個方面提出32項改革舉措、143項政策措施,直指科技體制改革難點;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同時,強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協同。

2016年5月30日,在世界矚目的中國“科技三會”上,習近平吹響科技強國新號角。他強調,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並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的科技成就讓國人倍感自豪!天舟發出首單“太空快遞”、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光量子計算機問世、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試飛……

自主創新的“進度條”快速推進,一個個“國之重器”驚豔問世,中國科技界的自信心一次次被點燃,也必將助推科技強國夢早日實現。(文/程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