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什麼意思?

多奇發明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來給大家講一下:

1、老不看三國:

這人啊,一旦老了,就喜歡回憶往事,評價自己這一生遇到的人和事。人一旦到了一定歲數,就會自然的有一種看破人生的感覺,喜歡教育一下後生。

但是看了三國以後,突然明白這裡面太多的陰謀詭計了,就跟老版《三國演義》主題曲一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想得多了,難免老淚縱橫,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握草,敢情當年初戀女友被老孟拐走,是老王搞的調虎離山之計,奶奶個熊的,明天找他拼命……

2、少不看水滸:

這個就非常好理解了,畢竟誰都年輕過,誰都青春過,誰都義氣過,尤其是人生觀事業觀還沒有完全構建完成的青少年,這種引導有可能是致命的。

一切都是憑藉個人主觀臆斷,整個水滸中的英雄大都意氣用事,沒有服從法律,沒有規矩,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動不動玩拜把子兄弟,這裡說點小插曲:

楊角風讀書的時候,曾經跟大家打成一片,有一次幾個人拉著我要去拜把子,後來因為某事沒有去成,現在看他們幾個現狀,咳,幸虧當時沒有衝動……

所以,本來現在的年輕人就難以管束,再看水滸,我的娘哦,還不反了天?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我想現在的年輕人都看過水滸,也沒有人真的找個山頭自立為王吧?說明大家基本的定力還是有的!

3、男不看西遊:

這個就有點意思了,本來西遊記就是講的五個光棍兒跑到西天一群光棍兒那裡,搞來經書,回到大唐再教出更多的光棍兒來……

而且作為男人,是家庭和社會的頂樑柱(當然女性也頂半邊天!),可是整個西遊記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總是讓人壓抑,連無法無天的孫悟空,最後也變得乖乖的,很難激起男人的血氣方剛之氣,看的走火入魔了,還容易抽風,比如我楊角風……

所以,還是不看西遊好了,看多了,某一天皈依佛門了,老婆咋辦?

4、女不看紅樓:

這個我倒是沒有深深研究過,但是我認識的一群朋友,有幾個是研究紅樓夢的,大都是女的,一個個非常的多愁善感,我估計這就是看多了紅樓夢的緣故。

而且裡面有一些細節描寫,多女孩子不利。

尤其是出於青春期的少女,看多了,對自己的愛情觀產生影響,有可能會走偏,這是不利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這幾本是四大名著,想看都可以看的,沒有什麼關係!


楊角風發作

1.老不看三國

三國裡比較多的用到權術與謀略,老年人經歷豐富,老於事故,看了三國之後,更加心領神會,如果把權謀用在生活中會增加不穩定困素,話說老而不死為賊。

當然,也可能帶來鬱色。

孔明壯志未酬身先死,讓人閱讀之餘總會擲書三嘆,感慨萬千,大有雖欲再創事業卻有心而無力,以致鬱抑消沉,對老人的健康心態影響不好。


2.少不看水滸

水滸裡面比較多的是叛亂,義氣等。年輕人氣盛,讀了那些好漢的事蹟,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



3.男不看西遊

西遊記裡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拜佛求經的事情,佛教禁人慾,男的看了之後,容易受到人物影響,只顧翻山越嶺,不看路邊風景。


4.女不看紅樓

紅樓夢裡描寫女性的故事較多,而且多以悲劇結束,女性多愁善感,心思細密,容易受到裡面人物影響,心懷悲憫,不利於身心健康。




當然還有“男不看紅樓”一說。

男不讀紅樓

《紅樓夢》一書中盡是兒女作態,心性未定之時,恐會落得只有憧憬紅粉堆中廝混,一心幻想風流之事,忘卻進取之意。


奮鬥吧P年

老不看三國:

在職場工作了一輩子,終於可以退休在家,遠離勾心鬥角的職場生涯,恢復恬淡自然的心境。想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莫過於讀一些使人心生平靜的美文,想鍛鍊一下自己的大腦,完全有時間去研究一些宏觀的理論書籍,年齡也是一筆可貴的財富,人生到了這般年紀,也需要知識的積累貫通。

三國演義》是什麼書?全是什麼三十六計、各種勾心鬥角、各種陰暗權謀、各種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與職場生涯別無二致,當年這些讓人不快的回憶,躲都來不及,幹嘛還要硬往上湊呢?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再學這種權謀,準備用在跟老伴兒的鬥嘴鬥氣,還是想用來跟菜市場的小販們鬥智鬥勇?

少不看水滸:

青少年時期正是身心發育的寶貴時期,典型特徵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榜樣作用會在他們身上潛移默化,你讓他多讀王二小,他真敢挑戰各種惡勢力,你讓他多讀賴寧,他就敢不自量力的去做好事,你讓他讀水滸,他還真敢就夢想著去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在少年兒童的各個年齡段,讓他們只接觸到一些適合那個年齡段的書籍,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是非觀一定要有,英雄當然要學習,但獨立思考也很重要,最最要緊的,是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既要保護他們不被各種犯罪活動侵害,也不能讓他們受到犯罪心理方面的不良影響。

男不看西遊:

男不看西遊和“

女不看紅樓”這裡的男和女,我認為還是指的青年男女,退休在家想怎麼看怎麼看,不會受到它們的影響。年輕人看西遊記,跟現在去看玄幻小說道理一樣,怪力亂神不說,學不到任何的好處。

須知,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通過一步步努力爭取得來的,玄幻小說只會使年輕人陷入精神上的虛空,輕者夢想不勞而獲廢柴一生,重者導致神經錯亂走火入魔。科幻小說啟智慧,玄幻小說毀人生,孰優孰劣,家長一定要心中有數,起到督導和引導作用。

女不看紅樓:

紅樓夢裡一大幫女人勾心鬥角耍脾氣不說,主角林黛玉除了身體疾病,更有幻想移情人格,是一種典型的精神類疾病,所謂的細膩情感無非就是小心眼、找氣受,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像瓊瑤那種言情小說千萬讓家中的女孩離它遠點,紅樓夢也同樣如此。

但凡言情小說,裡面的男主角必須一水兒的英俊浪漫無業多金,整天惦記的都是曲折的情事,做飯吃、上廁所那都屬於天方夜譚,他們必須都生活在雲端裡。想害一個女孩兒,就讓女孩兒多接觸這些言情類小說,沒錯的!


歷來現實

1.老不看三國



三國中大多是成王侯將相、建功立業的故事,很多人從無到有,歷經坎坷,終創大業,終得王權富貴。一代男兒的英雄氣概在三國中會被感同身受的激發放大,遲暮之年再看三國,歲月流逝,日益蒼老,英雄豪情不在,青春遠走,一事無成,讓人會唏噓枉活一生,感嘆青春時光沒有好好奮鬥珍惜,後悔年輕時的種種選擇,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生,懊悔之情會瀰漫內心,受三國書中情節、故事影響就很難讓自己心中平靜,不利於老年健康,也與老年生活所需的平靜、豁達、萬事不再放心上不相符不相稱。故才有老不看三國一說。

2.少不看水滸



水滸中其實講的是梁山108將嘯聚綠林的故事,因為少年血氣方剛、易於衝動,而水滸,又專以攻城破獄為能事,以打家劫舍為豪舉,如果年輕人看了水滸,領悟了其中津津樂道的“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那一套,碰了鎮關西就打,遇了潘金蓮就殺,那還不天下大亂?少年性格還未完全形成,不穩定,很容易受影響衝動,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利於青少年健康理智思想的形成,此所謂“少不讀水滸”。

3.男不讀西遊



西遊記算是古典小說中浪漫主義的代表作,無論人物還是場景,都很宏大、虛無、漫無邊際、盡情馳騁想象。男讀西遊更容易被其中的虛幻情景和情節設計影響,過於虛幻,不切實際,容易在現實中落差太大,造成挫敗感,和現實生活脫節,以至於格格不入。這就有點像現在的網絡遊戲一樣。西遊中有很多關於鬼神、天道輪迴、因果報應的講述,這可能有利於西遊記的傳播,但對於讀者的現實工作和生活,價值觀、世界觀、信仰還是有一定的衝擊,容易讓人相信命運,沉迷虛幻,消極處世,不利於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良性發展。

4.女不看紅樓



紅樓夢無疑是一步偉大的作品,它的價值目前我們可能只是窺見一斑,紅樓中講的多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糾葛等故事,而且最終女主們大都傾盡所能,用盡所愛,付盡青春,卻一個個不得善終,不是鬱鬱而終就是寡歡而死,女人多看紅樓,容易對愛情絕望,對男人失去希望,不利於社會的和諧,也不利於人類的進化發展。😃😃😃😃


濤聲入耳

這句俗語聽得很早了,實際不難理解!一句一句的予以解說。

老不看三國,意思是說年齡大了的人不看三國這類有關謀略的書,本來人老了,社會經驗生活經驗就比較豐富,再看此類書籍,就更加老奸巨猾多謀善算,精得不得了。

少不看水滸,意思是說,青年人不要看水滸,因為水滸總是打打殺殺,青年人看了就會模仿,容易衝動。衝動是魔鬼,容易出事。

男不看西遊,看戲有就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對自己身體心理不利,對社會造成不安全的隱患,孫悟空除妖降魔,敢作敢為,大逆不道,打遍天下無敵手。男的血氣方剛,爭鬥心強,稍不留神,做下不利於社會的事,不可挽回。

女不看紅樓,紅樓裡面多是非,小心多愁善感。裡面的人物很多,命運好的沒有幾個,學著哪一個都不好。紅樓寫盡人生,傳統觀念認為女的不適宜看此書。

凡書都有副作用,老不看三國省得狡詐,少不看水滸省得打架,男不看西遊省得不聽話,女不看紅樓省得不能嫁。這是生活經驗,可以說是防患於未然。但是這個俗語也有片面性。現代社會不完全適合。以我的觀念,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任何人都可以看麼!這四部名著都有電視劇嗎?看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明德尚行

首先說一下,“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是金聖嘆先生說過的話,而後兩句,則是後來人為了湊足四大名著,而續上的後半部分。


為何老不看三國?


《三國演義》講的是三國亂世時期群雄爭霸的故事,三國時期英傑輩出,能人異士數不勝數,三方鼎立自然都想一統其他兩方,所以整本書謀劃不斷,各種勾心鬥角,戰爭殺戮,權術、爭鬥、計策、殺戮,這些東西很適合年輕人,每每看了熱血沸騰,但這些內容都不適合老年人,老人看了之後會為書中的計謀而思考,不利於老人頤養天年,書中難免有看重的角色,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赤膽忠心的關羽等等,人物的死亡難免會引起讀者的傷感,顯然這是不利於老人的健康的。


想起了劉德華演的《見龍卸甲》,在片子最後的時候,他飾演的趙子龍說過這樣的一番話:“伴隨諸葛臥龍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最後的出征儀式,丞相和我都老了,沙場點將竟然忘了老將,我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丞相勸我我們這個年紀都靠曾經美好回憶活著,我的歸宿不應該在病床上哼哼唧唧了此殘生,而是馬革裹屍快意江湖瀟灑走一回,從常山出發和大哥一起,大哥說咱們打一個大圈世界就和平了,可是我們血戰到底劃了一個大圈回到了原點。”

這就道出了老年人的心態,都走在人生的末路了,就開開心心地活著吧,但如果老是看這些爾虞我詐的宮鬥劇,猛不丁藉由其中片段,回想起往事並看透了真相:“臥槽!原來當初是那小子坑了我!”於是唏噓感慨後半生的一切糟粕,對一個身體已經不怎麼好的老人來講,那還得了?


為何少不看水滸?


《水滸傳》講的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殺富濟貧的故事。書中江湖義氣太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為朋友兩肋插刀,說是好漢,但性質更像是一幫黑社會,青少年心理發育不成熟,對事物沒有正確的認知,處於學習期的少年總喜歡模仿,心智不成熟的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衝動,可能會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說少不看水滸。

就比如說央視《水滸》,有一首經典的名配樂,叫做《王進打高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一下,我敢肯定只要這首歌一響,你立刻浮現的就是英雄爆發,然後一拳一腳一悶棍,一刀一劍一禪杖地向惡人送去,有人甚至在這個音樂下面評價,說如果把這首曲子往上訪的群眾裡一廣播,指不定還真能蹦出來幾個“好漢”。殊不知,這種猛勁兒,看起來很痛快,但在現代社會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如果年輕人看了《水滸》,一遇到不順眼的老闆和客戶,就一頓罵娘胖揍,恐怕下半輩子也是不好混了。


為何男不看西遊?


說實話,很多人所謂的“看過《西遊記》”,充其量是看過央視86版的《西遊記》連續劇,並不是看過原著,但凡是看過原著的,都很清楚86版《西遊記》根本就不能叫符合原著,它讓所有的人物都變得可愛和單純了,因為原著中,孫悟空就是個呲牙咧嘴的魔王:

豬八戒醜陋無比渾身鬃毛:

沙僧是個藍臉妖怪:

而唐僧其實是個人精兒,孫悟空殺了人之後,他對著屍體唸佛道:“我姓陳,他姓孫,你纏他莫纏我。”,三兩句話要把責任推個乾淨!


我在去年因為機緣巧合,終於通讀了原著,才發現我之前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西遊記》,86版的《西遊記》更像是童話,原版《西遊記》其實有其龐大的世界觀。


那麼為什麼男不看《西遊》呢?說實話,我個人認為這個“不要看”很牽強,網上有人說裡面涉及佛教,佛教禁人慾,而人本來就有慾望,一個本來要為了事業闖蕩打拼的男人,看了《西遊》之後,整天在家窩著當個小老頭,你說氣不氣人?


這理由太牽強了!《西遊記》而已,又不是《金剛經》!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本身有硬湊數的意思。


為何女不看紅樓?


《紅樓夢》裡描寫女性的故事較多,而且多以悲劇結束,女性多愁善感,心思細密,容易受到裡面人物影響,心懷悲憫,不利於身心健康。

多情女子們喜歡讀言情小說,不管是早年的瓊瑤,還是如今爛大街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瑪麗蘇和傑克蘇充斥著這些多情女性的感官世界。更何況前一段時間,還出了個手遊,叫做《戀與製作人》,讓女性朋友們花錢花時間,在手機上養四個漢子,這四個漢子都喜歡你!

有點白日做夢了。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說,這就是在“精神出軌”,在心理上滿足自己的情感體驗需要,在閱讀的夢幻想象中與“白馬王子”互戀互惜。這種女子現實中的婚姻往往不太幸福,或者不符合她們的“愛情標準”,這更加強化了她們到夢幻中去找感覺的心理動機,言情小說這個市場,就是為了滿足這種心理需求而產生的。真正婚姻幸福的女子,根本不會去理會這些言情小說,覺得內容很可笑無聊,像是荒謬的哄小孩的童話故事。這種虛假的情感共振,會讓女性更加遠離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


馬丁馬小虎



白髮漁醮江渚上,笑看歲月春風。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在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年齡,如見龍卸甲那些曾經的美好回憶,長板坡救少主,萬人之中取大將首級,在曹孟德的百萬大軍中如入無人之境,一戰成名戰神趙子龍,成為了曹魏政權的噩夢,常山趙子龍也是萬千少女的偶像,在我們而立之年建功立業是所有的追求,使不完的力氣,通宵達旦的加班,為了得到老闆的賞識,升職加薪。不知不覺進入不惑之年,我們看透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慢慢成為了佛系青年,情願青燈黃卷作伴,一杯清茶一份報紙一隻血糖儀。伴隨諸葛臥龍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最後的出征儀式,丞相和我都老了,沙場點將竟然忘了老將,我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丞相勸我我們這個年紀都靠曾經美好回憶活著,我的歸宿不應該在病床上哼哼唧唧了此殘生,而是馬革裹屍快意江湖瀟灑走一回,從常山出發和大哥一起,大哥說咱們打一個大圈世界就和平了,可是我們血戰到底劃了一個大圈回到了原點。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白鬥,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吧!曾經夢想走天涯,看一看人生的繁華。可是年少有些輕狂,如今卻四海為家。二十弱冠,我們活在速度與激情之中,荷爾蒙分泌爆棚,讓我想象漫威英雄一樣,拯救世界成為復仇者聯盟,世界都在我腳下,通往我們未來的路。



剛翻過幾座山,又越過幾條河,崎嶇坎坷他為什麼就這麼多?剛擒住幾個妖,又降住幾個魔,魑魅魍魎怎麼他就那麼多?嘿嘿 吃俺老孫一棒。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神也發抖,魄也哆嗦。打得那才狼虎斑無處躲。男人們其實不關心驚天動地的孫悟空,更喜歡自己是玉帝哥哥可以接受女兒國國王的愛,享受沙麗羅公主的溫情,品味桃李芬芳的杏仙的風花雪夜,痛愛讓人悲哀,從前現在失去了不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中,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漂泊在白雲外。



三生三世十桃花,太虛幻境之中,警幻仙子為了成全花兒與園丁的愛情,勾畫了寶玉與黛玉,天下第一情人秦可卿,在四大家族興衰榮辱中的紅塵客棧。這對好想談戀愛的少女來說,被問了今年你幾歲?有過幾次ONE NIGHT?嚇的你離開,這是什麼的時代,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看了紅樓中的鏡中花水中月,突然發現自己再也不相信眼淚了,男人們都沒有含玉出生,卻希望我做備胎,滿足他們走腎和走心的需要。



老少男女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所有的動機都是因為自己原始衝動和安全感,我們且走且珍惜,春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唐俊龍55398571

所謂“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指在老者不適合讀《三國演義》,少年不應該讀《水滸傳》,男性不提倡看《西遊記》,女兒家不宜讀《紅樓夢》。


究其原因,大抵如下: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話是有出處的,出自大才子金聖嘆之口。


同時他闡釋了原因——“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那這為什麼又和年齡大小聯繫起來呢?

首先,老不看三國,我們常說老謀深算,老奸巨猾,既然已經如此,那麼三國教人謀略,於老年人而言自然是不必讀的。


一來本來已經老謀深算,歷經滄海桑田之事,或許已經不必再從三國裡求的什麼了。


二來,再讀三國容易陷入三國之謀算,勞神費心,於老年也是不宜,當然若再更上一層謀略,自然也是當時社會所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我想,除去三國教人謀略,所以老不看三國之外,還有別的原因。


比如三國容易引起年老之人的感慨,無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還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劉備,都令人感嘆不已。


正如開篇詞中唱到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而這種感嘆帶來的鬱結,於老者是不益的。

其次,少不看水滸,金聖嘆說,水滸教人造反,既然如此,於當時社會而言,自然是不希望青年一輩存造反之行。

再者,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階段且血氣方剛,情緒極其不穩定,打打殺殺之事,自然會給他們帶來消極的作用。


為兄弟兩肋插刀,拉幫結派,一言不合就動手本來就是少年之行為,於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看《水滸傳》很可能形成負面的強化。

“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這兩句則是民間加上的,當然關於這兩句還有一些爭議,有人說是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


這個暫且不論。就從這句話而言,其出發點和上面的“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是一樣的。

關於“男不看西遊”的理由,有很多說法,或者認為《西遊記》裡一心求佛,男性看了容易沉溺而不務正業,或者認為《西遊記》中孫悟空毛手毛腳容易讓男人失去穩定。


當然《西遊記》裡近幾年來被挖掘出的“人情”“後臺”等等理論也成為了男不看西遊的原因,希望男性能夠行正路,走正道。

“女不看紅樓”大概很好理解,女子本來就偏愛傷春悲秋,紅樓女子又多薄命,所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如此之文,尤其是閨中女子看了,難免傷春悲秋,情緒鬱結。


再者《紅樓夢》中有一些情愛的描寫,在當時的社會認為女兒家是讀不得這些的,就像紅樓中認為女兒家不應該讀西廂是可恥的一樣。

不過,所謂““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無疑是片面的。


這句話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同時也只是選取了四大名著中一個極其片面的點來論證。


三國中的英雄笑談,水滸中的忠義之道,西遊中的歷盡磨難,紅樓中的人間百態,無疑都是值得閱讀的。

就像魯迅所說的,紅樓一書,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有書課堂


本人目前只能理解“少不看水滸”這個論斷。幾年後的我,在近段時間內又研究了一遍水滸傳。本人如今有以下看法:水滸傳本身就不是一本好書。且看,菜園子張青夫婦用人肉做包子,武松也差點命喪黃泉。山大王燕順經常吃人心,宋江差點死在他手裡。晁蓋一行人劫取生辰綱最後幾個分了,並非“濟貧”。那時遷偷雞摸狗。那神行太保犯人不給錢就打人。不得不說,小說的主角宋江!開篇便說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是個及時雨,可是就例子呢?晁蓋是地主,不需要他接濟,柴進只和他通過書信,花榮更不用他接濟,朱仝雷橫是他同事,也不需要。晁蓋那七個人,也只有晁蓋認識他,其他六個都不認識,他們不都是在鄆城的麼?其他六個都認識晁蓋,怎麼會不認識他?這個名頭是哪裡來的,值得懷疑。且說後來,為賺秦明入夥公然殺死那麼多無辜平民,害了秦明一家老小。秦明也是個沒心肝的人,竟然認宋江為兄弟。這宋江剛聽說花榮有個妹妹就拿嫁給秦明,竟然連花榮也不問問,太不像話。為賺朱仝入夥,讓李逵害死一個4歲的孩子。李逵把扈三孃家全殺了,而宋江卻讓扈三娘嫁給王矮虎。後面賺李應,關勝,張清,一大堆,手頓極其惡劣。賺河北名將玉麒麟盧俊義,吳用親自出馬,假扮算命先生,在牆上寫下藏頭反詩。接著用計把他捉上山,但盧俊義堅決不肯落草為寇,於是吳用等頭領每日一個筵席,“熱情”招待,一留四個月。吳用又提前造謠:盧俊義坐第二把交椅。這樣,盧俊義再回鄉時,便以反革命罪被逮捕,(李固陷害倒是次要原因)家破人亡,差點陪了性命,眾“好漢”又及時扮演了救星角色,盧俊義再不入夥,於情、於理、於勢都說不過去。小溫侯呂方是因為“販藥,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權且佔住這對影山,打家劫舍。”賽仁貴郭盛是因為“販水銀貨賣,黃河裡遭風翻了船,回鄉不得。”便來搶對影山。 白虎山,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兩個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爭競,把他一門良賤盡都殺了,聚集起五七百人,佔住白虎山打家劫舍。石將軍石勇“日常只靠放賭為生……為因賭博上一拳打死了個人,逃走在柴大官人莊上。”……後面打方臘等等就不說了,說來太多。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啊?哪裡來的農民?哪裡來的起義?哪裡來的行俠仗義?政治需要就變成名著,閉口不談壞處。就是一夥強盜嘛。裡面我就見了林沖,魯智深兩人還算好一點點。“《水滸傳》裡的人類是妖怪,《西遊記》裡的妖怪是人類”。再來看看施耐庵本人,據簡介,施耐庵本人由於官場不如意,憤世嫉俗,對天下不滿,閉門造書。作者本身宣傳的就是用別人的,吃別人的,大秤分金銀,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歪理邪說。絲毫看不出來哪裡值得讚揚的地方。小說主角代表的是作者的意志。特別是這個主角黑三郎好多行為特別缺德。所以說對青少年的影響的確是不好的。某些人說的“禁”是有道理的。角度不同而已。本人目前只能有這麼多認識,望批評指正。

落楓草堂

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是是古人的說法,大概是因為一下原因:

一,老不看三國

老不看三國是說三國是一部玩弄權術的書,裡面講了許多算計鬥爭等陰險狡詐的事情。

小時候在農村一聽說誰經常看三國演義,老人都不讓跟他玩,說這人太有心計了,怕被他算計了。

尤其是那些聰明又有能力的中老年人,經常看三國,肯定會產生更多各種各樣的想法恐怕會產生不安分的思想,就可能做出抵抗上級,危害社會穩定的事。所以,才警告人們老不讀三國。

二,少不看水滸

水滸裡面爭強好勝,常常有打鬥的場景,少年人血性,本來就控制不住的情慾,此時更加無所顧忌。少年是一個人青春期,最燥動的年紀。這個時期一身的力量整天想找人發洩。如果再看了這麼一幅打家劫舍,又毫無限制的水泊梁山,一定會更容易促進他有樣學樣,去和人衝突,做出一些搶劫,偷盜之類的事,對社會穩定也是不利的。

江湖好漢,講義氣,愛打架,為朋友兩肋嚓力,若事生非,聚眾頭毆什麼的

男不看西遊。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劇,與現實大相徑庭。看了《西遊記》很容易讓人胡思亂想,被神話中的各種奇幻的法術所誘惑,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現實的判斷,消磨意志。這對於一個正值大好年華,應該努力上進的人來說,是多麼大的一個損失。所以,奮進的年齡是千萬不能幻想的。

西遊記本身就是神仙鬼怪,荒誕不經,多看這些書,讓人沒有定性。至於清心寡慾的唐僧,也不是大家追求的偶像。

女不看紅樓

《紅樓夢》“女不看紅樓”大概很好理解,女子本來就偏愛傷春悲秋,紅樓女子又多薄命,所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如此之文,尤其是閨中女子看了,難免傷春悲秋,情緒鬱結。

裡林黛玉等這些嬌弱的女子,既不知勉力丈夫建功立業,而且自己又很虛弱,沒有正能量。所以,女不讀紅樓也是對古代女子婦德的提倡。

紅樓夢是一部言情小說,尤其是對於涉世不深的小女生,多看了往往對寶玉想入非非,最早的墜入情網。

其實這是大家的誤解,“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都是在古代農耕條件那種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觀念,也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穩定的。作為四大名著,她們其實都是大智慧的,讀懂讀通,對於中國的社會歷史都能很好的瞭解,怕的就是一知半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