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己生的孩子,父母為什麼會偏愛一個而討厭另一個?

心平氣和就是福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就是一個人心態的問題,可以說天下沒有不疼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因為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說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都會容忍他的淘氣,給孩子相同的愛,但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孩子的秉性也慢慢變得成熟起來,在處理事情上,父母也會不自覺的有所比較,父母不會跟別人家孩子太多對比,因為畢竟自己對別人孩子瞭解也不會很全面,但卻很容易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做對比。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在對比的過程當中,父母也會有所參考和衡量,哪個孩子做事更成熟更有分寸,哪個孩子更聽話更懂事,哪個孩子跟自己更貼心更溫暖,自然父母會更偏向於哪個孩子。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有父母會更心疼自己的小孩子,覺得孩子小更值得自己去心疼,這個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另外一個孩子的感受。

而對於父母來說,有的時候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會給另一個孩子帶來傷害,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都是自己的親骨肉,不管自己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都會知道自己終究是為他好的。有時候故意在其中一個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對另一個孩子好,也許更能讓那個不好的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促使他上進。但卻在這個過程中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孩子的越來越好並不是靠對比,而是靠父母的引導和關愛。



陪寶寶寫日記

有些功能不太好的父母,會把自己的投射做一個分配。

而孩子天生愛父母,一定願意成為父母投射的接盤俠。也就是說,父母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

如果父母把所有好的、能夠被表揚的品行和習慣,全部投射到某一個孩子身上,並通過語言、表情的欣賞和實際的獎勵,來強化這個孩子進一步落實這樣的行為,最終成為品行、習慣。



而把所有差的、會被批評的品行和習慣,全部投射到另一個孩子身上,也通過語言、表情,去貶低和打擊他。那麼這個孩從父母的眼中看到的自己是如此的差勁,並最終內化我很沒有價值的極低自尊。有些破罐子破摔,有些性格懦弱、討好。

最終童年時得到父母更少愛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更盲目的孝順。甚至會不惜傷害自己小家庭、伴侶、孩子的利益,去滿足有些父母不合理的要求。

因為嚴重缺愛的童年,會使個體沒有辦法完成人格的分化(與父母心理上的分離),而且通常內心會有一個執念:“ 我可以做得更好,讓父母知道,我才是他們應該最疼愛的那個孩子,他們欠我一個道歉。

可惜,一般這是永遠得不到的翻盤。父母曾經愛哪個孩子,討厭哪個孩子,終身都不會改變。

如果你是那個曾經被父母嫌棄的孩子。請一定要理解,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的錯。你可以今天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審視內心已經固化了的對自己的評價,那可能不是真的。

關注《父母學點心理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父母學點心理學

作為父母都是自己生的孩子,應該來說把掌心裡是肉,巴掌背也是肉啊?話雖這麼說,可實際上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


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案。這句話是一點也不假。因為在日常生活瑣事中,本身就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你說的有你的道理,她說的有她的道理。如果一家人能本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地坐下來一起好說好商量也許就過去了,但是如果都堅持各自的意見就會慢慢產生矛盾,時間久了就會爆發出來。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由於性格不合,還有和父母接觸的時間長短關係,慢慢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果和父母溝通少,甚至溝通不了的孩子,慢慢父母就會減少搭理的機會,時間久了有可能就會越來越不想相互搭理,甚至出現吵架或暴力。


而那一個能並且也願意和父母溝通的孩子,父母就會越來越幫助他,照顧他,甚至因為另一個發生矛盾的孩子的原因,反而有意無意地就偏向了這個孩子。


所以我認為父母是不應該有這樣的偏心的,不管怎樣都是你的孩子,你只能按照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而去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引導,以家庭和睦為目的去引導孩子,反之就只會把家庭搞得不團結。


大家認為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公平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孩子呢?歡迎大家參加討論。


明哥48581

我們先來分析原因,人是豐富的高級感情動物,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表現。父母也不例外,他們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需求,對子女的行為表現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斷。幾個子女雖然是一母同胞,但不可能在性格、表現上一模一樣,各有差異是肯定的,這就使父母形成了不同的看法,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有喜歡程度深一點的,有喜歡程度淺一點的,也有可能“討厭”的。,很正常。關鍵是從我們子女自己身上查原因找問題,父母偏愛一方一般有三個原因:1.年齡小,在父母心中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2.經濟狀況相對弱點,家庭條件不好,父母想扶持他她;3.有可能他們和父母比較投緣,性格、喜好與父母相近,也可能他們平時對父母關心的多點。被父母“討厭”的子女,有可能是性格或者脾氣不太好,與父母有些格格不入 ,也可能是行為習慣,為人處世不被父母認同,也可能是平時對父母關心的較少或不夠關心。也可能是平時自己不注意說了一些傷透父母心的話。真正是什麼原因,只有你自己去認真排查。不過你一定要清楚一點,父母討厭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討厭的你的性格脾氣或者行為。

如何對待和認識父母偏愛的問題?首先應該理解父母的苦衷,生兒育女,一個個撫養成人,不容易。父母是給我們生命,給我們幸福的大恩人,我們做子女的責任是感恩父母,孝順父母,不是計較父母的不是。父母年紀大了,即使有些不到的地方,做子女的應該充分理解,不能有任何抱怨。其次是 ,擺正心態,擺正關係,父母畢竟是長輩,父母永遠是父母,不管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如何,做子女的報恩之心不可滅,孝順之心不可無,贍養義務不可丟。父母給我們的太多太多,在父母面前,沒有抱怨,沒有乞求,只有報恩。做好子女的本分,盡到子女的義務,順著父母的心理,和父母說說話,多抽點時間陪伴老人,父母一定會喜歡你。祝你快樂!


破塵脫俗77683979

確實有這樣的現象。自古以來都有這樣的情況。好比以前的皇上選太子一樣,皇位必定傳位給自己喜歡的那個太子。如果是兩個男孩,一個乖巧聽話,一個調皮搗蛋,必然喜歡乖巧聽話的那個孩子多一點。因為在兩個孩子裡面聽話的比調皮的更弱勢一點,算是一種小保護。長大了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往往在對待父母的態度上面,一個孝順一個不孝順,自然是對孝順的孩子更好一點。再就是一男孩一女孩的情況,重男輕女的必然會男孩更好一點,相比之下自然會對女孩稍差一點。還有一種情況是兩個女孩的,往往是對小的妹妹比較好一點,對姐姐就要差一點。因為大的要讓著小的嘛。總之,在父母眼裡孩子都是一樣的,只是相處的好與壞了,這不影響父母與兒女的關係。只要不過於區別對待就好。


戶外浪漫

這個問題也發生在我們家,早年在孃家,我們姊妹四個一個弟弟兩妹妹,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就不用說了,我排行老大,家裡家外都是我,十多歲還不讓上學,後來大隊的人來調查發現我的年齡都超出學齡了,父母才讓我上學,上學期間,家裡有重活我就以活為主,完事了再去學校,即使那樣我的學習照樣比妹妹和弟弟的好,有時候你越聽話越知道心疼他們,父母越吵你甚至罵你,想想都不知道自己範啥錯了?有時候想想還心有餘悸。後來我把在孃家那些不合理的對待堅決不再我自己家孩子身上發生,孩子們的性格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對人對事儘量不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做父母的有偏心,有以上的教訓,我會把握好對孩子們的公平。不過話又說回來,父母對我們再不好,我依然敬到我做女兒的孝心,父親病故前一直都是我和母親在伺候著,其他弟妹都沒伺候過,父親臨走前說的一些話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他說那個時候是家裡條件不好,沒能夠讓你好好上學,父親說這些話時眼裡流著淚,丟下母親一人她還是覺得其他孩子不能過,總覺得什麼事什麼活我都能擺平,老是牽掛他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只希望天下有孝心的人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


愛閱讀10

首先不怎麼了解你為什麼會這麼問,有可能是自己家庭有一些問題,總體來說大多數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不排除例外,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就是佔大部分的重男輕女原因,很多家裡比較傳統的人都希望要男孩子傳宗接代,認為女兒肯定會嫁出去是別人家的,所以對兒子特別好,對女兒又要錢又要幹活,就怕到時候嫁出去了吃虧,最後還得要一大筆彩禮才肯罷休,頭條上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情況,,還有一種就是分先後,網上不都是戲稱第一個孩子按書養,第二個按豬養麼,,最後一種就是倆孩子一個學習好性格好懂事,另一個調皮搗蛋,大人肯定會喜歡第一個多一些,總體上來說,如果真的是第一種,或者父母的問題,那你就要多留個心眼了,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疼愛你,就要自己照顧好自己自己來愛自己,最後希望你是有感而發,新年快樂,


甌敭湛

這個問題我難回答它,就像孩子一樣他她有的喜歡父親討厭母親,有的喜歡母親討厭父親,但他她的心裡還是裝滿了自已的父母親。父母親不會討厭自已的孩子心裡同樣裝滿了他她,不管他她有多大對孩子永遠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