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老幹部局組織部分離退休幹部赴樑家河、延安參觀學習

臨縣老幹部局組織部分離退休幹部赴梁家河、延安參觀學習

圖為離退休幹部在梁家河村參觀學習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5月11日至12日,臨縣老幹部局組織部分副縣級以上離退休老領導、全縣離退休幹部支部書記及老年大學校委會成員共70多人,赴革命聖地延安和梁家河村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習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

11日下午,大家來到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這是習總書記插隊落戶、勞動生活過7年的地方。在這片熱土上,習總書記留下了寶貴的梁家河精神,這種精神正激勵著新時代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這裡首先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在莊重而嚴肅的氛圍中,面對鮮紅的黨旗,老同志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再一次鄭重地作出自己對黨的莊嚴承諾。那一句句鏗鏘誓言展示了老黨員們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勇氣,激發了大家的對黨的情懷。接著參觀了習總書記當年住過的窯洞土炕和勞動過的打穀場,見證了他建起來的沼氣池和知青井、鐵業社,參觀了梁家河村史館的歷史資料和留存的實物。經過滄桑歲月的洗禮,雖然當年的一些遺蹟已經破舊,一些照片和手稿已經模糊,但卻真實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帶領全體梁家河村群眾艱苦奮鬥,脫貧致富的感人情景,無不體現著總書記擔當奉獻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尤其是在看到習總書記寫的:幾年中,我過了四關(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以及後來概括的“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這裡的父老鄉親永遠是我的牽掛”這些話,大家覺得很親切,很真實。在當年梁家河村艱苦的生活環境中,習總書記插隊的生活經歷以及和鄉親們建立起來的魚水深情,使大家心中都充盈著強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動。

第二天上午,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故園,催生新中國的革命聖地——延安,先後參觀了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等革命教育基地。在楊家嶺和棗園革命舊址,大家走進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居和中央機關辦公地,中央大禮堂,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段崢嶸歲月的艱辛,深切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那一件件珍貴文物再現了毛澤東等開國功勳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的場景;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展示了黨中央在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鬥爭的光輝歷史。參觀學習時,大家凝神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駐足觀看珍貴文物,一些老領導還認真做筆記,仔細體會革命傳統,進一步瞭解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進程。在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前,老同志們深切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的精神,切實體會到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在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延安精神依然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是指導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值得我們傳承和發揚。

縣老幹局局長王寄青說:“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大家在思想上、心靈上受到了極大震撼,對艱苦奮鬥、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共產黨如何從艱苦磨難中實現中國革命最終勝利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據瞭解,這次參觀學習的老幹部,最高齡者年近九旬,平均年齡約70歲。在返程的車上,大家你一言,他兩語,都說要感謝老幹部局為他們提供了這次參觀學習機會,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繼續發揮餘熱,為臨縣的建設和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林澤彥 劉小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