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平樂郭氏正骨

平樂郭氏正骨誕生於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也稱為平樂正骨,平樂久居京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澱,造就了平樂郭氏正骨。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春雨裡的平樂正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回家靜養”

然後回家休息卻症狀老不緩解,運動量一大症狀就加重,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個假膝蓋了……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AT君在“關節積液,到底是不是病?!”的文章中也有拋磚引玉地提到過滑膜炎。

由於沒有詳細地講解關於滑膜炎的防與治,朋友們雖然清楚了關節積液不是病而是滑膜炎的一種症狀,但對於滑膜炎的防治卻還是一頭霧水,那麼AT君今天就來講講吧。

什麼是膝關節滑膜炎?

膝關節滑膜炎是指由於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導致的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症。

正如大家所知,膝關節內部有一個密閉的關節腔,外層的滑膜就好像密閉空間外的壁紙。這張壁紙包圍著整個關節,還會分泌少量的粘稠的關節潤滑液,起到潤滑關節面的作用。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正常情況下,潤滑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但當滑膜發炎後,則會出現腫脹等我們常見的症狀。

膝關節滑膜炎的症狀和表現?

當滑膜發炎後,常常會出現以下這2個反應:

發生水腫、增厚,患者在走路時,有時候增厚的滑膜就會卡在關節縫裡,產生疼痛,嚴重的滑膜形態改變還會侵蝕關節軟骨,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滑膜不再分泌粘稠的潤滑液,而是開始分泌大量稀釋的關節液。所以整個關節從外觀來看變得特別腫大,患者自己也感覺膝蓋裡面脹脹的,局部皮溫也會升高。

什麼引起的膝關節滑膜炎?

滑膜炎比較常見的誘因包括: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溼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手術等。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許多青壯年大多由於急性床上或慢性關節損傷引起,而老年人多是軟骨退變和骨質的機械性刺激導致的。

如何自檢?

滑膜炎的檢查通常可以從主觀感受的膝蓋不適和肉眼察覺的浮腫,但這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AT君在這邊還是教大家一個常用的自測方法:浮髕實驗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如圖所示,如果感覺的到髕骨如明顯的浮動感則為陽性,即存在積液,可以考慮滑膜炎的情況。

較嚴重的滑膜炎,按壓髕腱兩側隆起會有疼痛感, X線檢測關節內也可能發現骨刺。

適當的制動休息當然是對的,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解決下一次不再出現滑膜炎的問題,想要不懼各種大運動量的話,還是得“練”~

★關於膝關節滑膜炎的康復思路

AT君都是用按照這個思路去處理的:

消腫處理→炎症處理→下肢功能訓練

消腫在AT比較常用的是

冰敷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淋巴迴流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等長收縮訓練——踝泵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消炎

的話一般都是通過超聲儀器來進行。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急性期後的康復訓練

下肢的整體功能性練習

等速測試:在進行下肢整體訓練之前,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等速儀器進行測試,從得出的等速報告可以針對膝關節屈伸肌肉的肌力曲線做針對性練習,在這裡AT君就不詳細說啦。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股四頭肌力量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靠球靜蹲動作要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關節約呈90°,股骨、脛骨與腳尖在一條直線上,膝關節不要內扣,直腰直背。開始時用力向後頂球,感受大腿前側肌肉的發力。40s為一組,每次做三組

膕繩肌力量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練習者仰臥位,雙腳搭在瑞士球上作支撐,腰背挺直,注意挺髖,使髖膝踝肩在一條直線上,保持60秒,每次做三組。

臀大肌力量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調整適宜阻力,做單腿臥推,注意骨盆不要動,髖、膝、踝在一條直線上,感受臀部肌肉的發力。每組15個,每次三組。

臀中肌力量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彈力帶抗阻進行側滑步,彈力帶位置在膝蓋上下,注意臀肌發力,減少闊筋膜張肌的代償,保持高度不變,膝蓋不要內扣,側滑走10米。

功能性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選取約30cm高的臺階,練習者一腳踩在臺階邊上作支撐,另一隻腳勾住,膝關節伸直懸空,支撐腿緩慢屈膝至另一條腿腳跟著地再起來。

整個過程注意軀幹、骨盆保持中立位,避免膝關節內扣,避免足部旋轉。每組15個,每次三組。

動作控制練習

膝蓋又腫了?滑膜炎只休息到底行不行?專家帶你走出誤區!

雙腳打開,與牆壁保持較短距離,背部保持直立延牆壁下移,腹部、臀部收緊,有控制的緩慢下蹲,膝蓋不要內扣

。每次2分鐘為一組,每天3-5組。

動作進階為不靠牆壁,軀幹依然保持直立緩慢下蹲。

最後AT君想說

其實膝關節的病損多種多樣,引起的反應和症狀也不同,但針對於膝關節的康復整體思路都是圍繞著加強下肢力量,減輕對膝關節的壓力而進行。

但是每個人的病情及身體情況不盡相同,以上情況只適用於大部分人,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患者。

如果您在練習之後症狀沒有緩解,建議您到專業的康復中心做具體的評估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