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八爺黨胤禩提出的“八王議政”究竟是什麼?

老人頭侃史

八王議政制度是指後金政權草創時期,努爾哈赤命四大貝勒和四王共理國政,後來又命八旗旗主和固山額真參與議政。到皇太極時期稱為

議政王大臣會議。說白了就是由八旗貴族同掌政權,共理朝政,而不是由皇帝一人決斷。後來,隨著皇權的鞏固,皇太極廢除了這個制度,到雍正繼位後,這一制度已經廢除近百年了。八爺允禩眼睜睜地看著皇位距離自己越來越遠,不甘心做個閒散親王,於是挺而走險,利用旗務整頓的名義,召集諸位旗主進京,名為商議旗務整頓,實為搶班奪權篡位,想利用這些鐵帽子王爺的勢力和恢復祖制的理由迫使雍正帝接受八王議政。八爺黨召集的八旗旗主分別是
睿親王都羅、東親王永信、果親王誠諾和簡親王勒布托,這幾位都是清朝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八爺黨的意圖是讓各位王爺在大朝會上將旗務與政務混為一談,趁機奪權,逼雍正就範。朝會上,八爺黨親信,東親王永信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說到:臣王有本要奏!隨後,果親王誠諾和簡親王勒布托也都聲稱有本要奏,所奏之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恢復八王議政制度,這是八爺允禩第一次和雍正正面展開交鋒。十三爺允祥密令御前侍衛圖裡琛調御林軍至乾清宮殿外,預防不測。一切準備就緒,這場逼宮大戰正式上演。先是八爺允禩大聲喝斥軍機大臣張廷玉,說他挾權亂政,憑什麼說十四爺允禵和三爺允祉身子欠安讓他們回府?最後說了一句:
“充其量你不過是我們滿人的一條狗罷了,跟上了一個主子就有了這副嘴臉?”

雍正在御座上怒聲喝道:“廉親王,你犯了瘋病嗎?張廷玉乃是先帝駕下老臣,也是從先帝至今的社稷干城!”

東親王永信蠻聲大叫:“萬歲,滿漢怎麼就沒有分別?列祖列宗的八旗議政裡頭有漢人嗎?”

果親王誠諾立即響應:“對!東王說得對!八旗議政有什麼不好?就請皇上現在給我們說清楚了。”

簡親玉勒布托捋著大鬍子連連點頭:“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這件事不說說清楚怎麼能行呢?”

雍正氣得拍案而起厲聲問道:“你們就是這樣和朕說話的嗎?還有沒有君臣名份?”朝會上皇帝與諸王劍拔弩張,兵戎相見,千鈞一髮之際,內務府筆帖式俞鴻圖站出來發言,指責眾王爺,旨意已經說過旗務擇日再議,諸王卻步步緊逼,不遵聖命,被八爺允禩嘲諷:“

在這雍正皇帝的廟堂之上,可真是乾坤倒置了!一個六品小吏,也敢在這裡跳踉行威嗎?滾開!”既然這大殿裡掛著‘正大光明’的牌匾,為什麼不能讓大家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又何必再另外去找時辰?”

俞鴻圖抗聲說道:“八王爺請注意,皇上並沒有說諸位有罪。至於你們的所作所為是否光明正大,你們自己心裡清楚,天下的臣子們也都在看著哪!”

一句話點中了允禩的心中秘事,他一拍几案厲聲喝道:“你狂妄!我府裡的三等奴才也比你大些,你竟敢這樣地和王爺們頂嘴嗎?”

俞鴻圖寸步不讓:“請八爺留意,這裡是萬歲爺的朝堂,而不是八爺的王府!我俞鴻圖雖然官職微末,但我卻是朝廷命官,而不是您八王府的奴才。俞鴻圖又說八王議政已經廢止了近百年之久,是先帝廢除的,眾王爺現在想恢復祖制,意思是指先帝廢除該政有錯嗎?眾王爺口口聲聲說要恢復祖制,可有誰能說出八王議政的來龍去脈嗎?一番有理有據的講話,說得八爺黨和一干鐵帽子王目瞪口呆,毫無辨駁能力。最後,允禩看到大勢已去,站起身來說:“

無非一死而已!皇上四哥,兄弟我等你來殺我哪!”也就是在這場朝會後,雍正帝給八爺允禩改名“阿其那”,九爺允禟改名“塞思黑”,並雙雙削去王爵,抄家圏禁,不久後病卒于禁所。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謝謝,我來回答:

什麼叫驚魂未定?在《雍正王朝》的第四十集就上演了這樣的一場大戲!真正的歷史情節應該是這樣的;

雍正帝推行新政的其中一項,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最大阻力就是滿人。因為滿族人有一個特權,那就是隻要你是滿洲人就有例銀,國家養著你。

這滿族人就出毛病了,遊手好閒,吹毛求疵,喝酒逛窯子,哪怕你是一個滿洲貴族的一個奴才也要高出漢人一等,這就與雍正帝的新政相悖,

因為觸及到了貴族、官僚資本的利益。

怎麼辦?八阿哥胤禩就管著旗務,管著宗人府,雍正帝以為,旗務應該整頓一下了,入關這麼久,滿族人由於特權的因素,祖業都荒廢了。

那時候是雍正帝登基不久的事,八阿哥胤禩,就是新進封的廉親王,兼領著上書房大臣,讓他來出頭整頓一下豈不更好。

陰魂不散,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老八、老九、老十的八爺黨暗藏殺機久不能釋放,機會來了,這次要大幹一場,竟然把雍正帝的兒子三阿哥弘時弄到他們這條船上加以利用,又由九阿哥出面說服了九門提督隆科多,隆科多還真是翻船了!

八阿哥胤禩把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爺都弄到京城,還各自帶了各自旗下的兵馬入京,雍正帝哪想到這個事整這麼大,這是要把他搞下臺的節奏。

朝堂之上,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逼宮開始了,他們是有備而來,要集體參政,要雍正帝交權,雍正帝權衡一下,他絕望了!因為八爺黨志在必得,做了充分準備。

這時,老臣張廷玉出面了,他是上書房大臣,兼領著內閣大學士,只聽張廷玉娓娓的講起了已經被廢止的八王議政的來龍去脈:祖制、祖制,你們天天講祖制;難道你們要與皇上分權嗎?


張廷玉的第一句話就對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爺來了一個下馬威,接著又說,那是先祖努爾哈赤的時候,他召開了“不里爾泰”會議,有極少數的皇親貴胄協議的八王議政,包括推舉皇位繼承人。

後期於崇德元年出現了“議政王”之名,諸貝勒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貴族,他老人家把自己的子侄任命為各旗的旗主。

天命六年,努爾哈赤命各旗主的四大貝勒按月當值,共議國政,這就形成了早期的議政王會議。到了崇德元年,我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將原來的各旗主全部封為郡王。


張廷玉說著:“議政”代表著一定權利和地位,必須經過皇帝的任命,同樣,在必要時,皇帝也可以撤銷某一個貴族及大臣的資格。到了順治皇帝年間,軍國大事都有內閣處理,逐步取代了議政王會議。

張廷玉的引經據典,從根本上否定了八王議政的歪理邪說,這期間使方寸大亂的雍正帝喘了一口粗氣。


張廷玉的直言擊中了八爺黨的要害,特別是對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起到了震懾作用。張廷玉從側面反駁了八爺黨搞這個八王議政的目的是要削弱皇權來否定雍正帝的新政之本。

張廷玉的長篇大論為雍正帝后面的反轉局面贏得了時間並從根本上反駁了八旗議政的歷史純在,那麼八爺黨抨擊新政也只是一個藉口,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與雍正帝分權,甚至是人篡位謀逆。

十三阿哥胤祥的出現,以八阿哥胤禩為代表的八爺黨明白了這一次他們又失敗了。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


日堯居k古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從原著小說到演員的表演,都非常好,只是八爺帶著幾位所謂關外來的旗主王爺對雍正新政發難的這一段可謂瑕疵,其中八爺黨提出的八王議政更是說的含糊不清。

所謂八王議政是清早期八旗制度剛剛形成時努爾哈赤統御各部的一種方式,八旗最早是四旗,即黃白紅藍,由努爾哈赤、太子褚英、二子代善、三弟舒爾哈齊各統領一旗,努爾哈赤雖是總統帥,但除了黃旗,其他各旗人員首先屬於那三位旗主王爺的,到後來,地盤越來越大,依附和擄掠的人口越來越多,原來四旗擴充為八旗,兩黃旗仍歸努爾哈赤,其它六旗還是分封給自己的子侄。

無論是四旗還是八旗,努爾哈赤都有無上的權威,不過到了皇太極時期,他雖然在眾兄弟面前很有威望,但遠遠不及努爾哈赤,所以家國大事就有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由大汗與各旗主貝勒共同商議。但由此,為了加強皇權,也開始了歷任皇帝通過種種手段削弱旗主王爺權力的過程。

順治時,通過多爾袞案,皇帝將正白旗歸為己有,並從此所有王爵不在上三旗進行分封。其次,仿明制,建立內閣,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存在感。到康熙時,更是不斷地往下五旗分封自己的皇子,在各旗主王爺的勢力範圍內摻沙子,旗主王爺也由原先的一旗之主,變成了在一旗當中統領人口最多的人,比如康熙將四子胤禛分封到鑲白旗,旗主王爺是肅親王,肅王統領12個佐領的人口,胤禛的雍王統領10個佐領的人口,肅王雖為旗主,但其實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到雍正時,又進一步削弱王爺與自己佐領下人口的私屬關係,所謂旗主,更成為名義上的旗王,而且也只是名義上屬下人口最多的王爺而已,能不能參與重大軍機,就要看這位王爺是否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不過,終清一代,各旗的旗主王爺基本都是以清初分封的軍功王為主,後世的皇子被封的恩封王的佐料數量總是被控制在軍功王之下。


紅小豆館主

可以說八爺為首推出“八王議政”對新登基的雍正進行正面的施壓“逼宮”,是《雍正王朝》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

正如張廷玉所言,康熙晚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吏治的腐敗和國庫虧空,但因為諸多阿哥為了爭奪皇位而無暇顧及,所以雍正上位以後,立馬雷厲風行的推行“新政”!這在朝廷內和各地方產生極大的反響,這時候以八爺廉親王允禩為首,聯和九爺,十爺,甚至雍正的兒子弘時,以及他們拉攏“九門提督”隆科多,和關外幾個“八旗旗主”,而且他們還帶兵馬進京,一起在朝堂對雍正皇帝正面施壓!


這讓雍正措手不及,但他聽聞隆科多已經倒向他們,直接就癱倒,近乎絕望,感覺都沒有任何可以可以依靠的人!

此時,張廷玉站了出來!以兩朝老臣的身份痛斥“八王議政”,所謂的祖制是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八王議政”!因為“八王議政“”本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提出,他讓自己的子侄任“八旗旗主”,又設了議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加上各貝勒,遠遠不止八人,他們每五天召開一次會議,共同商議國家大事,這種傳統就這樣開始!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為了加強管理,將原來的各旗主全部封王,然後每旗下又另設三個“議政大臣”,因此,會議又叫“議政王大臣會議”!會議人選必須是上層貴族及八旗子弟組成,但不是每一個上層貴族和大臣都可以參加,人員職位必須經過皇帝的任命,皇帝也有權利撤銷資格!也就是說“八王議政”只是個名字,壓根沒有真正出現過,而八爺說提出來的祖制只是子虛烏有,根本不能當做慣例來進行!皇帝完全有權利撤銷!


張廷玉結合事實,讓幾位王爺都都無話可說!打擊了八爺他們囂張的氣焰,也讓八爺的目的意圖公開化:無非就是要讓雍正分權,讓他們王爺更有權力,進而瓦解雍正的新政!

最後張廷玉讓八爺氣急敗壞,讓他們的意圖昭然若揭,也讓雍正皇帝看到一線光明!隨後,殿門打開,十三爺到了!

雍正趕緊讓抬進來,十三爺和雍正對了一個眼神,十三爺點點頭!雍正立馬信心百倍,因為他知道外面的軍隊威脅已經化解,接著就直接挫敗了八爺的陰謀詭計,軟禁了八爺九爺十爺,讓八爺再也沒有實力對其產生威脅!同時,也嚴查隆科多,讓隆科多的人生直接走到盡頭!

所以,張廷玉在危難時刻據理力爭,十三爺在關鍵時刻鼎力相助,才讓雍正皇帝度過難關!而這兩人,也是雍正最得力和器重的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