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馬雲也孵化出4200億獨角獸,並佔有80%股份

當今最大的投資熱門、最有前途和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非雲計算莫屬,目前

這個行業的老大是亞馬遜。

根據亞馬遜2018年Q1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營收510億美元, 營業利潤19.3億美元,其中AWS(亞馬遜雲)營收54.4億美元,增速49%,營業利潤為14億美元,佔亞馬遜總利潤19.3億美元的73%。目前,AWS是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為主要利潤來源。

根據高盛2017年初的分析報告測算,亞馬遜AWS2017年營收約為159億美元,其次是微軟雲、谷歌雲和阿里雲分別為50億美元、19億美元和14億美元。最終實際2017年,亞馬遜AWS收174億美元,依舊為全球第一,阿里巴巴收17億美元,並超越谷歌,躋身全球第三大雲服務商。

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馬雲也孵化出4200億獨角獸,並佔有80%股份

而日前,摩根士丹利將阿里雲2024年的營收預期上調到285.83億美元。最近兩年時間,阿里雲的估值從390億美元一路攀升至如今約670億美元(約4282億元人民幣),馬雲又孵化出一隻獨角獸。

企查查數據顯示,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公司由馬雲持股80%,謝世煌持股20%,如果阿里雲上市,馬雲的身價又要暴漲了!

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則創立於2009年。官網資料顯示,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是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開發者和政府機構提供服務。2017年8月阿里巴巴財報數據顯示,阿里雲付費雲計算用戶超過100萬。

阿里雲佔據近半市場份額,馬太效應明顯

2017年11月1日,權威研究機構IDC發佈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數據顯示,阿里雲市場份額比2016年底上升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擴大至47.6%,領先優勢不斷擴大,其後是騰訊雲、金山雲、中國電信、Ucloud,市場份額分別為9.6%、6.5%、6%和5.5%。

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馬雲也孵化出4200億獨角獸,並佔有80%股份

阿里雲由於先發優勢,可謂是一家獨大,2017年營收達到112億,連續多個季度保持100%以上的增長。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到2019年,中小云計算廠商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減少,馬太效應明顯。

在公共雲市場上,阿里雲與亞馬遜AWS以及微軟Azure組成三大百億俱樂部,正式宣佈世界雲計算格局的爭奪將在中美之間展開,3A戰正式開打。

中國雲市場進入爆發期,IT巨頭打響價格戰

2018一季度中國雲市場增速再上臺階,較去年同期增長138.6%。2017年政務服務“用雲量”增長超過十倍,成為2017年用雲量增速最快的行業。如今,中國雲市場進入增長爆發期。

面對各行各業加速擁抱雲計算這一趨勢,騰訊雲宣佈核心產品全部降價,最高降價幅度達到50%。此外,騰訊雲還宣佈,數十種AI應用服務能夠全部免費接入,這意味著巨頭們開始進入價格戰爭奪市場。

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馬雲也孵化出4200億獨角獸,並佔有80%股份

目前,阿里雲處於領先地位,但是眾多巨頭紛紛加入,虎視眈眈,不得不讓馬雲也有所顧忌,特別是以技術著稱的華為也加入進來,成立了華為雲,這似乎讓阿里有些不安,2017年,阿里雲投訴華為雲涉嫌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最後官方給出的結論是“經審查取證,認為投訴缺乏事實依據,駁回投訴”。

當然,也不得不佩服馬雲的戰略眼光,九年前,整個國內知道雲計算的人少之又少。當馬雲準備組建阿里雲計算大幹一場時,卻遭受到了外界的冷嘲熱諷。曾有一段時間,雲服務一直被詬病,鉅額的投資、少量的需求、高昂的收費,都讓雲服務的實現難度倍增,而馬雲卻看到了雲服務的未來,早早佈局。

亞馬遜最賺錢的業務,馬雲也孵化出4200億獨角獸,並佔有80%股份

如今,在美國雲計算巨頭佔據半壁江山的全球市場上,阿里雲就像一隻半路殺出來的“亞洲豹”,在佔據中國雲計算市場近半的份額的基礎上,把業務延伸至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地,成功衝入全球第一梯隊。

未來,隨著業績的快速提升,阿里雲獨立拆分上市,必將成為馬雲旗下的又一隻巨無霸獨角獸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