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六安40餘名教師工資被拖欠一年多”?

康存亮

  • 拖欠工資是表象,深層次的隱患是我們的教師工資待遇體制。

教師是一項職業,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項事業,這是一個關乎國家命運及其未來的大事業,但是呢?如果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能夠真正的讓教師成為光輝的職業,少年如何能強,國何能強?

作為主流媒體,我們曾經經常看到的是教師被抹黑和汙衊。經常有無良媒體以偏概全,用個別代表所有,把教師妖魔化。上週跟一個大V聊天,讓我詫異的是他也對教師有很多偏見。隔行如隔山,對於大多數外行人,看待教育都是管中規豹,到底能看到哪個斑點?是媒體引導所致。

而這一次,光明日報為教師發聲,是好的開始,真心希望那些為了流量不惜丟掉自己職業尊嚴的媒體朋友好好學習深思,你們的職業道德還在嗎?

物慾橫流之後,糟粕終將被沖走,留下的仍是真金。


朱鐵平

如何看待“安徽六安40餘名教師工資被拖欠一年多”?

就在今天晚上,我和幾名領導談起六安教師工資的事情,他們覺得有兩點不可思議。

一是一個地方如果連教師的工資都不能保障,已經缺乏起碼的責任與良知。

二是面對教師的維權,應該採取理性的方式來解決。

當今社會有兩個群體值得我們尊重,一個是老師,教育我們成人,扶助我們的靈魂;再一個是醫生,救死扶傷,拯救的是我們的生命與健康。

或許有人遇到過無良的教師,或是無德的醫生,但我絕不以此而去罵教師、罵醫生。幾個害群之馬,絲毫不能讓我去仇恨教師與醫生,否則我們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

何況在你的人生中,難道你不感激你的老師嗎?除非你沒有了基本的人性,或者你真是遇到了一個無德的老師,尚可一絲原諒。但事實中的我們,又該如何呢?或許我們真是欠老師太多了。

老師本應該是受天下最為尊重的,儘管當下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不改老師的教書育人之根本。無論如何我們需要記住:一個不尊重老師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一個不尊重老師的民族也是不能復興的。

同樣,我們的一些老師又是弱勢的,特別是一些鄉村老師,不僅待遇不夠好,有的甚至還被拖欠工資,那就更有些悲涼了。

有鑑於此,我只想說,關於六安教師的事件,還請當地公開一些權威的信息,究竟當時的現場發生了什麼?老師們的工資有沒有拖欠?能不能解決工資的問題?如此才能給我們一個心安,給老師們和孩子們一個心安。


碧翰烽



筆者所在地湖北黃岡,離六安很近,經濟欠發達。到目前為止,好多年沒有發十三月工資,沒有五小津貼,沒有鄉鎮補貼,更沒有年終績效增量。每年工資除了每月上卡工資,就是八千元左右的30%績效和連片貧困地區生活補,沒有其它任何福利。

記得5年前,縣城會展中心有教師組織過為了落實待遇的活動,被嚴厲打擊。筆者一同事僅僅轉發了幾條短信,被調離原單位,到邊遠學校任教。那一年教師系統處理了十多人,之後老師們變得沉默了,怕了。因而到目前為止,14年10月後的很多待遇還沒落實。

教師有兩個特點,一是膽小怕事,害怕被處理;再就是過於聰明,總想著明哲保身。正因為老師軟弱,因而壓服是成了某些人處理教師待遇維權的首選方式。

每個公民都有合法的權利,勞動者也理所當然按照規定獲得報酬。老師不想多得,也絕不願少拿,只要該得的執行到位了,老師也就心滿意足。目前是,有些人一方面不跟老師落實待遇,另一方面老師通過正常渠道反應情況,一味壓制,這種對待正當權益的態度寒了老師的心,也讓一代學生受害。

客觀上講,教師人數眾多,落實待遇難度大,這是目前待遇遲遲不能落實的障礙。但是,當看著一棟棟光鮮的辦公大樓時,當看到“反四風”的今天某些人還吃拿卡要時,大家也看到了錢去了哪裡,老師們不禁心酸。



筆者有個同事的孩子在安徽當老師,聽說去年就績效增量到了位,因為老師們爭取過。三年前羅田縣教師也組織過類似維權,老師待遇在黃岡落實力度算好的。此次六安老師為討薪被壓制,幸好有良心大報為老師發聲,應該感謝媒體聲援。

2018年1月初,《有關深化教師隊伍改革的意見》出臺,裡面明確教師的“特殊重要地位”,並提出將落實教師待遇作為一把手的責任,這些對老師來說是喜訊。但是從六安事件,老師們沒有看到被重視,反而被壓制,這與上面的精神是不相符的,應該予以糾正。大家說呢?


文軒閣

保障教師合法權利,必須依法追究地方欠薪的責任,還必須加快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

到目前為止,當地公安部門只是針對網傳視頻,做出回應,強調警方是依法執法,但是,當地教育部門和主管部門卻沒有回應,是否欠教師薪水,欠了多久,為什麼一直拖欠,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給出明確說法,給所有教師一個交代,不能任由這種欠薪行為常態化合理化。

我國1994年頒佈實施的《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要不得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可24年之後,這一法律在不少地方並沒有落實。近年來,有關建設教師隊伍的意見都反覆重申這一法律條文,但是,還是有一些地方置若罔聞。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嚴厲的問責機制——地方就是不保障教師的待遇,可是沒有任何人被追究責任。

欠薪是更嚴重的違法問題。教師工資待遇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已經違法,而就是這麼低的薪酬待遇還拖欠,這是更嚴重的違法行為。針對這次事件,央視等媒體呼籲給欠薪的教師一個說理的地方,這已經是最低的要求了——欠了薪還不讓說理?真正保障教師的合法待遇,是有關部門必須依法追究不保障教師待遇的地方負責人的責任。

尊師重教不是一句空話。六安的教師不是要求漲薪,只是維護自己的最基本權利。一名教師連基本的待遇都得不到保障,怎麼激發他們的職業榮譽感?這怎麼樹立教師職業的形象,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應該把這起事件,作為落實教師合法待遇權利的一個典型事件,深究為何《教師法》實施至今,保障我國教師待遇為何還這麼難,併為此構建保障教師待遇的機制。其中一項基本的制度就是,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這已經刻不容緩。


熊丙奇看教育

安徽省六安市兩區及其所轄鄉鎮的教師被拖欠一年多工資,教師在“六·一兒童節”前集體上訪討要工資。作為一名學生家長聽聞此事,一點也不覺得新奇,我真為欠薪教師感到悲哀。光明日報評“請善待接續文明香火的人”,你怎麼看?

《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規定: 對文明單位獎勵實行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在獲得縣、市、省級文明單位榮譽或晉升為縣、市、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和被重新命名為文明單位或文明單位標兵以及被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或全國文明單位的當年,給予職工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以鼓勵職工的參與熱情。獎金額度為:省級文明單位標兵不超過同級財政月平均應發工資額的120%,省級文明單位以下各檔次的文明單位均按10%遞減。被命名的文明單位可按最高檔次資金額度發放獎勵資金,不得重複發放。獎勵對象為:本單位在獲取文明單位榮譽當年的正式在編職工,包含本年度離退休職工。編外人員獎金由本單位自行決定。獎金髮放程序為:財政供養的文明單位由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向同級人事部門提供命名名單,人事部門核准被命名單位在編和當年離退休職工人數,同級財政向被命名的財政供養單位撥付獎勵資金。

哈爾濱市南崗區有一所公辦中小學校於2015年獲得“哈爾濱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學校向每位職工發放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500元。幾年前,南崗區獲得同樣榮譽稱號的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向每名職工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數千元。南崗區財政局答覆,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不屬於本部門法定職責。南崗區教育局答覆,南崗區教育局會同南崗區精神文明辦公室、區財政局共同決定的。南崗區政府財政在哈爾濱市屬於最好的,同級財政月平均應發工資額絕不會是五百元,南崗區政府部門始終迴避向每名職工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500元是否合法。發放一次性獎勵資金500元,還是知情人士私下告訴教師,教師知道法律規定的這筆獎勵後向上級投訴得來的。

我們社會對教師有著崇高的道德要求,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可是教師連滿足自己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辛苦錢都領不到,他們怎麼有好心情教育下一代?

我們政府總是強調做會溝通的政府,實際上溝通機制有,但是沒有人認真執行。教師工資拖欠問題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矛盾激化導致集體上訪,主要是政府各級部門互相推脫,校領導擔心烏紗帽不願替多數教師出頭。


429方寸世界

其實具體原因是因為績效增量工資。我們所熟悉的教師有績效工資,怎麼最近出來了績效增量工資呢?

原因是績效工資從2009年實行以來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教師們普遍戲稱譏笑工資,哈哈。教師們普遍認為績效工資是用自己的錢來獎勵自己,因為績效的百分之七十平均到每個月發,剩下百分之三十拿來一年發一次。

因此去年以來,許多地方實行了績效工資增量制,教育局根據學校的教師人數,按業績增量工資分配一定的獎金,而不是拿教師自己的工資來考核。據傳各地的標準不一樣,

去年ahhf平均每人3.6萬元,今年sxxa平均每人2.4萬元。並且聽說這個文件從2015年已經出臺,現在有些地方是補了2016和2017兩年的。

同一個省份有的地方發了,有的地方沒有,甚至壓根就沒聽過。現在知道了,部分老師表達了訴求被認定為群體事件,其實在ah這不是第一次,去年ahhn也有這個事情,結果可想而知…………


四悟先生

關於安徽六安教師集體遊行討薪

在黑體標題“5月27日,安徽六安爆發大規模教師集會遊行討薪!”的下方有著這麼一行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很有道理!

我想這“大規模的教師”遊行,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來,我們不用去多說,來個遊行吧!”那之前肯定也有一個交涉的過程,而通過新聞看來,交涉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其實不說,也是可以預見的,你見過誰吃了東西還想甚至是還能吐出來的?

那麼遊行就避免不了了。但這種遊行始終有礙於社會的“正常”運行的,為標題非法遊行就尋到了落腳之處。

我見到,寫這新聞的筆者在文章的背後附上了關於教師法的內容,以證明此次行動的合法合理性。想來筆者是好心情的,但是其中的條條框框彎彎繞繞憑著幾句“白紙黑字”又能說的清的?畢竟白紙黑字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力量。什麼地方才有力量?我想來想去也只有畫押認罪這一項了,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是滅頂還是牢獄。你看這多麼力量啊!白天你還可以點開,還可以看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還可以看看中國教師法。現在同樣的鏈接,你只能看到中國房價了。有用嗎?沒用!

人家走路走著都容易被抓,被打死。那之後只不過懲處了幾個小兵小將。更何況你這是主動出擊呢?

有一位被打死的老教師,留了這麼一份遺囑,說自己的子子孫孫後代晚輩千萬不要做教師。我想這還不是你做不做教師能解決的問題。畢竟做學生,只是平平常常走路也會出問題的。

什麼有用?天生我(nu)才有用!


古界商子陌

最不該沉默的仍在沉默,最不該缺席的,仍然缺席!

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竟然是六安市公安局發聲,而不是六安市教育局發聲!

這件事,從表象上看,是公安局處警警員與討薪教師的糾紛,實際上根源在於,六安市這兩個區究竟是否欠薪一直不發?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的關鍵!可是,事情發生到現在,我們沒有看到六安市教育部門對於此事的任何信息,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真正的事主置身事外,實在令人費解!

討薪的教師,為何不依靠教育部門這個正當的直接的渠道維權呢?恐怕老師們早已試過了,此路不通,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當秀才遇到兵,老師遇到警察時,我們不要認為這是教師與警察的事情,而是區政府及其教育部門與老師的事情。如果確實欠薪一直未發,區政府才是違法的對象,有關責任人應該被追責才對!

《教師法》《教育法》《民法》實施已久,當我國社會已經發展到精準扶貧階段,還有拖欠教師薪水這種事情發生,豈不是咄咄怪事?這些地區的負責人心裡還有法治意識嗎?

我們拭目以待,六安市教育部門,你們還能沉默多久,還能缺席多久!你們欠社會一個交代!!!


教師妹子一枝花

六安教育積弊嚴重,主要表現在於辦學不均衡,幾所航空母艦式學校過於龐大,最多的有在校學生2萬以上,而且都是公立學校中暗藏私立,公私辦學不分,很多學生都是交了鉅額學費才上的私立分校,內部的公立學位招生很少。危害之一是導致很多鄉鎮以及市區許多公立學校倒閉,教師發不出工資;危害之二是大量孩子集中於航母一般的大學校,每個班有80到90個學生,而大量學校倒閉招不到學生,嚴重違背辦學規律和教育規律,不注重教育均衡化佈局,讓幾個強者更強,讓大量薄弱學校倒閉。危害之三是私立學校或公立學校中隱藏的私立學生招生太多,公立學校招生太少,加重人民負擔。


南國榕樹

現在社會上有個奇怪現象,一方面少數教師因為補課收禮賺的盆滿缽滿,被老百姓詬病,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師基本待遇都無法保證。

有不少人對於教師賺大錢感到很憤怒,對於那些基本待遇都解決不了的教師卻視若無睹。其實教師補課賺大錢這個現象還是學生家長給慣的。雖然國家規定三令五申嚴禁教師對學生有償補課,但實際落實上卻差別很大,一般公立學校老師很少打破這一規定,因為擔心被舉報,而私立學校就不一樣了,很多家長對於學校老師補課無可奈何,卻又是默許的。去年跟一個朋友交流,他說他女兒每週都要去班主任家補課,一年此項花費三四萬,而且補課機會還不是所有人都有的,班級前十五名才有此待遇。因為是私立學校,家長們都毫無意見。這一些就是所謂賺很多錢的老師。

與之對應的就是很多地區教師基本待遇得不到保證。由於各地經濟水平差異,同樣教齡職稱,有的老師年薪不到五萬,而有些地區卻可以超過十萬。這種差別倒也罷了,但是很多薪水低的地區往往連那點可憐的待遇都無法保障。像在很多地區,以前經常剋扣教師工資,有的以捐款名義扣掉一部分錢,有的會只發一部分工資,剩餘等到年終發美其名曰獎金。

現在安徽六安教師因為拖欠工資一年多,集體維權,遭遇阻撓,幸得主流媒體發聲,讓大家知道真實情況。在我看來,這次事件的表面矛盾衝突不是重點,一方維護自己權益,一方履行自己職責,都沒有錯,重點是要趕緊把拖欠工資落實到位。教育是頭等大事,孩子是未來是希望,可是如果教師的基本待遇都解決不好,誰還有心思認真教學啊,看來只有四十多位教師待遇沒解決,卻可以動搖整個地區教師的軍心,這不等於斷了未來嗎。

在以前,經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偉大的職業,當老師就要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但是今天很少有人這麼說了,其實不要把教師高尚化或者妖魔化,教師就是普通的一份工作,教書育人是應盡的義務,基本的待遇是應得的權益,兩方面都要實施的好。

現在這件事已經公開了,希望有關部門趕緊把拖欠工資還上,並保證以後不再拖欠,不要寒了教師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