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作為基層信訪工作者,劉寧在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七個年頭,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他始終飽含著一顆熱誠的心,保持著一名黨員的先進性,積極紮根於基層工作,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沒有絲毫懈怠情緒。

環城街道是一個10萬人口的大轄區,轄區內人員集中,信訪工作複雜。作為信訪辦主任,信訪工作的任務量和艱鉅性不言而喻。他帶領信訪辦緊緊圍繞“抓基層、保穩定、促和諧的”工作目標,以發展保穩定,以穩定促發展,認真解決每一起來信來電來訪,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效地維護了轄區社會的穩定。他自擔任信訪辦主任以來,多次被評為區先進工作個人,優秀黨員,這是他平時勤勉敬業、與百姓心貼心的工作態度是分不開的。

很多人都認為信訪就是群眾想要找個訴苦的途徑,是矛盾的集合點,是難啃的骨頭,紛紛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劉寧認為,信訪問題最大程度的反應了老百姓的心聲,信訪工作是最能走到老百姓身邊,真真切切瞭解老百姓困難的途徑,我們轄區有個老上訪戶王老太太,她自1975年以來一直不斷上訪,至今已上訪40多個年頭,是我轄區的上訪“名人”,她上訪的問題錯綜複雜,從個人工作退休問題、1979年北京上訪期間被收容所毆打問題,乃至長子死亡問題等等10多個信訪事項。但由於其年紀大,身體行動不便,為人固執,經常纏訪鬧訪,揚言不解決問題不罷休,對於她的這種極端行為,大家都很為難。作為信訪辦主任,每次王老太太來上訪對她的勸返及思想工作的重任就落到了劉主任身上,他憑藉著多年信訪工作經驗,運用不同的方式打開王老太太的心門,再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來化解問題,通過多次與老太太交流、溝通,劉主任成為了老太太最信任的人,也簽訂了停訴息訪保證書。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一直堅持一杯熱茶,一張笑臉,用真誠化解怨氣;堅持將心比心,做他們的知心人,對待每一位上訪群眾,他耐心細緻,能解決的問題當場答覆,不能解決的,就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爭取多方協商儘快化解問題。來訪群眾都是帶著怨氣來上訪的,他就跟上訪人交流、談心、話家常,幫助信訪人舒緩心結,化解矛盾,每個上訪人在走的時候總能心平氣和,甚至笑逐顏開,他用真心實意為居民群眾排憂愁,收穫了一張張感激的笑臉,他以無私奉獻為居民群眾解矛盾,接到了一封封感謝信。

他始終認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工作無小事,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始終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也正是因為基層有了他這樣的信訪工作者,才使基層得以長治久安,使得轄區內其他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他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基層黨員、一個充滿了熱情的基層信訪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