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創新“打出”6000米樣板井

“一趟鑽、220天完鑽、258天完井,節約週期201天……”經過儲層酸化壓裂打開“胸腔”獲高產的克深605井,不僅在鑽井生產中連創佳績,還成為塔里木油田油氣勘探“五位一體”管理創新的樣板井。

克深605井所在的克深區塊是塔里木油田鑽探難度最大的區塊之一。塔里木盆地地下構造複雜,平均井深超6300米,最深的氣藏埋深超過8000米。特別是近5年來,探井平均井深每年增加近200米,完鑽井深大於6000米的探井佔比從15%上升至92%。

井深每加深一米,就疊加一層風險,抬升一筆成本。塔里木石油人需要從“優選勘探目標、優化設計方案、加強過程管控、強化技術攻關、健全制度體系”五方面全方位發力突圍,實現提速、提質、提效的目標。

塔里木油田創新“打出”6000米樣板井

優選勘探目標,避“深”就“淺”。突出新區新領域、突出中淺層、突出開發可動用。2015年以來,油田預探井平均井深由6320米降至5870米,取得投資與效益的剪刀差。

優化設計方案。一口探井,方案設計完成就基本鎖定80%以上的成本,以往控投降本注重抓過程,在剩下20%的可控範圍內挖潛,收效甚微。從設計源頭植入控投因子,堅持逆向思維、反向設計、正向施工的工程設計理念,優化工程設計,做到口口優化、井井優生。

克深6區塊原方案採用塔標ⅡB六開井身結構,科研人員吃透鄰井實鑽資料,做好方案設計選擇題,將克深605井井身結構優化為五開,這一瘦身較原井身結構節約費用2000餘萬元。

加強過程管控。面對鑽井投資佔總投資超70%的實際,通過管理創新,促使井段提速向全井提速、鑽井提速向鑽完井提速、單井提速向區塊提速轉變,全方位提速促使提質增效。

強化技術攻關。克深605井目的層中完井深5731米,油氣上竄速度達到每小時31.5米,桀驁不馴。技術人員集思廣益,精準施術,不斷優化施工參數,不僅做到固井施工全程無漏失,封隔器一次性坐封成功,在庫車山前首次一趟鑽鑽完目的層,也實現目的層鑽進零事故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