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手工粉條從前全村戶戶做 現僅兩家在維持銷路差


“蕎麵河撈細又長,定襄蒸肉走四方,好喝不過豆饊饊,粉條還數鎮安寨。”從當地順口溜中可以得知,鎮安寨的粉條在定襄很有名氣。鎮安寨村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神山鄉下轄村,在七八十年代,手工把子粉條在當地家家戶戶都做;現在,全村僅有兩家以粉條為產業夢而奮鬥著。攝影師記錄的正是該村一家手工把子粉條加工廠。|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趙延軍

製作把子粉首先必須的和好精道的澱粉,王師傅正在進行和麵工作。

杜大姐正在將和好的澱粉放入漏粉機。

粉條從熱水鍋到了冷水盆冷不僅需要時間的把握,手法也是很重要的。

為了懸掛更多的粉條進行控水處理,陰涼房搭建成了兩層,工人師傅正在懸掛。

工人師傅正在懸掛成型的粉條。

經過兩到三天的戶外晾曬後,粉條已經很精道,就可以編織把子了。

王大爺是這個粉條廠的廠長,業務不忙的時候也會騰出手來編織把子粉。

經過一到兩天左右的控水後,就要搬運到戶外進行太陽晾曬。

工人師傅正在整理榻在一起粉條。

正在整理粉條。如果沒能及時一根一根的理順粉條,太陽曬後就會踏在一起。

院子裡、房頂上到處都曬滿了金色的粉條。

編織好的把子粉條都要進行栓捆、打墩。每個編織把子粉條的工人都會有自己的編號。

由於外地粉條都是機制,手工把子粉銷路不是很好,王大爺接到一家當地超市的訂單,心裡還是高興不起來。牆上掛著的新工廠規劃已經多年,由於市場銷路不是很好,新工廠依然只是王大爺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