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讓我們穿越時光,看一下球鞋到底經歷了什麼?

又要到了每年被“撒狗糧”的520日子,在這個秀恩愛的日子裡,女生都會配合男生的球鞋配成情侶鞋,其中Air Jordan的情人節配色可以說是撩妹無數,但上腳球鞋的你們真的瞭解它們在幾十年前的樣子嗎?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在當今的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下,球鞋上的科技也隨之產生著激烈的變化,這一點從四五十年前開始發生,如今在籃球賽的實戰場上、我們能夠腳踩軟彈的緩震大底、也能被體驗輕質透氣的鞋面、也有優質的材料去保證球鞋的抗扭轉保護,而這些優秀的球鞋科技都是經過時間不斷滿滿發展而來的,它們都曾一步步地改變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我們知道世界上最有名的帆布鞋品牌匡威於1908年成立,而帆布鞋出現之後也迅速地統治了所有的運動鞋市場,田徑賽場、籃球賽場等各種比賽場上都滿是帆布鞋的身影。帆布的鞋面材質輕質透氣、穿著舒適,在當時現有條件下絕對是運動鞋最好的選擇。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就此開始了帆布鞋面對籃球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統治。而帆布鞋面雖然舒適透氣、也相對輕便,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保護性和包裹感極差,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看見的帆布鞋都定位於場下休閒或是滑板

到了20世紀70年代,皮革鞋面的出現徹底替代了帆布鞋面在籃球鞋上的運用。從此之後籃球鞋的發展史開始進入黃金時代,無數的優秀籃球鞋、一代又一代的經典設計都在皮革鞋面上誕生,至今皮革鞋面也是球鞋設計中最不可或缺的科技運用。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特別形狀的皮革材質的鞋面通過加溫至100-140攝氏度模具進行施壓合模形成,因此皮革鞋面具備著了超高的耐用性,在應對日趨激烈的籃球運動而言,皮革鞋面優質的保護性和舒適性都很好地彌補了運動員們的需求。在外觀而言,各類紋路的皮革鞋面都賦予了球鞋前所未有的超高質感,並且也賦予了設計上的豐富性,鞋面的圖案、顏色、形狀、凸起和凹陷都使得球鞋開始變得像一件藝術品。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而今天雖然皮革鞋面在籃球鞋上的使用比例愈發減少,但這也是為什麼今天那些一雙有一雙經典籃球鞋的復刻仍使得大家趨之若鶩,皮革鞋面在今天或難登實戰鞋的大舞臺,但是這絕對是從籃球場上到場下都永不過時的科技。

1979年,第一雙搭載著氣墊緩震的跑鞋Air Tailwind誕生,由一位來自美國太空總署的飛行動力學家帶來氣墊緩震這樣的概念。從最初的Air Sole氣墊不斷髮展,到後來的Air Max、Air Zoom氣墊,氣墊的形態、氣容量、功能性都進一步發生著變化。

以 Air Jordan 系列為例,我們就能比較簡單地看到氣墊的發展史,從單一的小塊氣墊到後來不斷增加的氣墊體積,到後來吹塑法的誕生賦予氣墊更加豐富的多氣室和大容量以及可視性的變化。而關於Air Max氣墊專門開闢的Air Max跑鞋系列更是成為一代經典。氣墊緩震的存在,不僅在實戰性上賦予了球員們更快的啟動速度、反饋效應以及更高的跳躍高度,這一點在後來氣墊的不斷地發展上更是細分到每一個位置強調功能性(參考詹姆斯和科比的簽名鞋系列)。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從氣墊誕生至今,無數的頂級運動鞋都既在氣墊的基礎上設計而成,塑造了無數的經典球鞋作品,陪伴了無數的球星一同征戰賽場,絕對稱得上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一同成長的球鞋科技,大家從小打球這麼多年,有的或許還在上學,有的或許已經穿上了西服和皮鞋上班工作,但是相信無論是誰都曾經穿過一雙有氣墊的球鞋打球,或者擺在鞋櫃裡。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可以說,不只是實戰性方面,在球鞋文化的推廣和流行性上,氣墊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氣墊緩震改變了整個球鞋的歷史。

雖然Torsion System這項科技在近幾年的實戰鞋上鮮有耳聞,但是無疑Torsion System絕對是對於球鞋的穩定和平衡性上研究最為到位和透徹的球鞋科技(之一)。1988年由Adidas初次推出的Torsion技術便是Torsion System的最初出現,而後以TPU的材質製成,嵌入球鞋中底之中,出色的韌性能夠為球鞋提供極佳的抗扭轉能力,後來又由單片的設計發展為具有針對性的X型、Y型、三維立體型的Torsion System之類的產品,進一步提升球鞋的保護性。

在Adidas的主流鞋款上大量的應用,在耳熟能詳的科比天足系列、羅斯、麥迪的個人簽名鞋系列都有使用。其實在今天的大熱的哈登簽名鞋系列或是Crazy Explosive系列都有使用大面積的Y字型TPU片,這就是Torsion System的延續使用,但是並沒有使用它的名號就是了。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這項抗扭轉的技術稱得上實戰球鞋中極為經典科技,雖然在今天少有提及,但還遠沒有過時並且還相當實用,也為實戰鞋中的抗扭轉設計提供了很多靈感、例如相似功能性材料(碳板)的使用、結構的設計,對今後的球鞋保護性設計都有著非常多的啟示。

動態飛線,由高強度的尼龍纖維製成,既有著超輕的質量又有著堅固耐用的特性,這樣革命性的技術實現了鞋面上極為穩定的支撐保護。而在後來隨著編織鞋面的誕生,兩者之間的結合形成了球鞋在鞋面包裹性、輕量化等方面登峰造極的效果。

正是它們,篡改了實戰球鞋的歷史!

聚酯紗線通過通過編織工藝,輕質又透氣,隨著近幾年編織鞋面的工藝不斷髮展,它的包裹性、堅韌程度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如今我們能夠見到的頂級實戰籃球鞋結合著一體式鞋身的設計無一不運用編織鞋面。相信輕量化的理念以及編織鞋面的運用在接下來幾年仍然會是主流設計,它確確實實地改變了實戰球鞋的歷史,而我們也在一起經歷著這個球鞋歷史。

Nike 在近期推出的 React,我們可以看作是對Boost的反擊,但顯然目前它的評價還不足夠優秀和Boost抗拒。因為我們知道軟彈絕非籃球鞋在緩震性能上一味追求的效果,但是Boost卻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做到運動時的迅速反饋和響應,這是一般中底緩震材料不能做到的。而Boost也只能說得上剛剛起步和開始,我們期待這項科技在球鞋歷史上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