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會有那麼多老人一個人在家孤獨的死去?


全球繁榮指數明顯可以看出日本孤獨!

在文章之前,筆者先介紹一下全球繁榮指數為何物。全球繁榮指數是由英國列格坦研究所調查全球90%的人口,分別衡量該國家的經濟、創業與機遇、政府管制、教育、健康、安全和保安、個人自由、社會資本8個指標,給出評分,從而進行排名。

▲日本全球繁榮指數雷達圖

本文要著重敘述的是“社會資本”分項,其評分指數包括參與義工、慈善工作、幫助陌生人、覺得可依靠家人和朋友的公民百分比。

根據最新排名,日本在14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01位,中國是139位。但是日本屬於發達國家,此排名在發達國家中最低,從上圖可以看出,日本“社會資本”明顯不足,其中“社會資本”嚴重缺乏的當屬日本的中高年男性,也就是中國所稱的“大叔”。究竟為何“日本”如此孤獨?孤獨對健康造成何種影響?筆者本篇文章會進行分析。

孤獨的人早死風險較正常人高出50%

▲孤獨的“大叔”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稱:“中高年男性最大的威脅不是抽菸也不是肥胖,而是--孤獨!”

財富雜誌稱:“慢性孤獨是現代的傳染病。”

可見,在海外,孤獨會影響健康,已經成為共識。近年,在歐美很多研究所開始研究“孤獨”。在美國進行了將近30萬人的數據研究表明:孤獨的人早死風險較正常人高出50%。

孤獨對於人們來講,相當於:

  • 一天抽15支菸

  • 每日醉酒

  • 不運動

  • 現在2倍的脂肪

所帶來的傷害,而孤獨也是心臟病和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


2017年10月,美國聯邦政府前衛生局長官Vivek Murthy發表題目為《孤獨是逐漸深刻的傳染病》的論文中提到:多數有共同病理,非心臟病,非糖尿病,而是孤獨。

2018年1月17日,英國政府設立“孤獨長官”一職,雖然多數人表示震驚,但是這是英國切切實實的一個被國家關注的問題。

日本被世界成為孤獨大國

▲下班後一人在便利店讀書的日本大叔

在日本語有很多詞彙可以表現“孤獨”的意思,比如「孤獨のすすめ」「おひとりさま」「ぼっち」等,從表面上來看,是文化語言的豐富,可是從社會學上來看,用這些詞表達孤獨則是對孤獨的美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和朋友、同事、其他人幾乎沒有交流的日本人佔據16.7%,平均值為6.7%。其中美國為3.1%,德國為3.5%。日本未婚率和單身世代也急劇增加。

忍受孤獨相當於不喝水一般的殘酷

“孤獨”原本的含義沒有可以依靠或者交心的人,一人生活,寂寞的狀態。從含義上來看,是帶有悲觀色彩。在英語中「Solitude」一詞表示獨自一人享受快樂時光,指的是積極的孤獨;「Loneliness」一詞就帶有悲觀色彩。日語中「孤獨」一詞既可以表示悲觀也可以表示積極的孤獨,從某種方面來講,也包含對孤獨的美化。

人類原本就是“社會型動物”,自己在社會上生存,肯定要和其他人組成團體,比如在公司是和同事組成的團體,在家裡是和家人組成的團體。原始社會形態中,人類組成部落,一起打敗入侵的敵人,一起狩獵確保食物,然後分工分食。在那個時代,被“孤立”就意味著“死”。

▲幾乎毫無交流的日本社會

反過來看,如果有人告訴你,需要忍受孤獨,那就相當於告訴你:不要喝水、不要吃飯、忍受疼痛。在日本,“忍”一直作為美德,所以日本人的忍耐能力可謂令人畏懼。因此,日本人會給自己套上枷鎖,忍受孤獨,強制性的切斷自我與他人的聯繫,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日本為何如此孤獨?

▲孤獨的日本老人

孤獨多是由於交際和交流不足導致,日本以前和中國相同,有較強的“地緣”和“血緣”關係,但是隨著日本高度城市化和核家族化的進程加快逐漸減弱,導致日本人交際不足。而從之前的調查表可以看出,與日本的經濟教育相比,社會資本明顯不足。

之前筆者說到OECD調查結果是16.7%的日本男性幾乎和朋友、同事、其他人沒有交流,近乎平均值的3倍。

其原因是日本特殊的工作文化背景,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日本男性幾乎沒有時間交朋友和培養興趣,多數人選擇將自己的時間交於工作,還沒有注意到時,可能已經臨近退休。現在日本接近9成的男性勞動人口為“工薪階層”,在被公司榨乾價值後,根據公司的定年退休的制度強制退休。很多日本大叔幾乎一生沒有換過公司,將自己奉獻給同一家公司。將近40年都住在同一間房子裡面,如果被強制退休,可見其有多大的絕望感和恐怖感。

雖然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失去工作、失去同事、失去自己常年以往工作的地方,會給這些大叔們帶來“我不被需要”“我是無用之人”的感受,就好像自己是透明人一樣,寂寞空虛之感油然而生,久久無法釋懷。

日本的精神科醫生說道:“這些工薪階層,一旦退休,失去工作,失去職位,變成沒有任何關係的人,即便在家庭內也找不到該有的位置,當自己真正有時間思考時,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什麼興趣和愛好了。很有可能對社會產生仇視心理,認為都是社會的原因造成自己現在的樣子。

▲所謂的“自尊心”

在孤獨的現狀中,還隱藏著另一個不為人所關注的地方,那就是所謂的“自尊心”。特別在日本這種終身僱傭,年功序列的豎形社會中,在一家公司上傳下達了40年,一直都無法真正的打開自己的心扉進行暢談,他們本身就將說話當成一種目的性行為,不像一些說話說到地球毀滅的女性一樣,他們如果不借助遊戲或者酒等工具,很難張口暢談。

由於上述的一些原因,很多日本男性退休後就一直窩在家中,說是享受一個人生活的時光,倒不如說是等待死亡。日本原本就是帶有閉塞感的社會,這些孤獨的大叔們,想要從孤獨中解放,或許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一家正確分析解讀日本的自媒體,我們共同關注!


日本二三事

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日本文化造成的,日本看似謙和禮貌,其實其骨子裡對有用的敬,甚至是媚,對和他一樣的不服勁,甚至打壓。對不如他的,他根本就看不上,甚至認為都被他指揮也是應該的。認為自己就是救世主。這樣的民族文化必然造就人的思想虛偽和現實。沒有能力的人會被社會嫌棄,也就有很多人朋友少,表面看起來很親密,私下卻很少幫助別人和受到幫助,久而久之,孤獨終老。二,日本社會的老齡化不是現在的事,百姓間缺少互助,國家扶持又不力,人情間又淡薄。一個沒有暖情的社會,孤獨老死不多才怪。

創建於2017.3.17
不喜歡

要以事實為依據

今天對於日本來講,老齡化已經是整個日本社會經久不息的悲劇話題,甚至被日本人稱為“國難”。老齡化問題也是日本經濟陷入停滯的重要原因之一,影響極為深遠,可以說日本老齡化不僅導致其國內勞動力短缺、消費低迷、通貨緊縮、地方凋敝等嚴重後果,最為直接的表現之一還有養老的困境,使得越來越多日本人在家中孤獨死去。





說起日本老齡化嚴重最核心的原因,當下日本和韓國是老齡化問題特別嚴重的兩個國家之一,當初是美國前國務卿在70年代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動議,併到各個國家通過加大獎金扶持和宣傳鼓吹,而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的殖民地,是直接在思想上受到危害最嚴重的,這也就是了受騙之後,人工減少,勞動力嚴重不足,而且老齡化嚴重!


很多人不解的問,為什麼日本老齡人不選擇去敬老院住,實際上不是不想,是現實中無奈。因為當下日本的老齡化加劇,是整個日本政府沒有意識到的,他們也一直以來不會很重視民生投入,這就導致了養老設施嚴重不足。護理和醫療專家長岡美代在2016年11月號的《中央公論》的論文指出,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等待入住“特別養護老人院”的老人達到52萬人,經過這一年多,現在這些等候進養護老人院的人數已經超過了70萬人。但是不管日本民眾如何呼籲,安倍政府的重心是服務好財團,以及他的政治野心,民心工程是他們想做的事。


此外,即使目前在日本特別養護老人院住的老齡人,也面臨著無人手照顧,隨時被趕出院的困境。因為老人院護理領域的人手嚴重不足,這也導致養老設施舉步維艱。由於日本社會排外情緒一直很強烈,向外國人大規模開放護理市場還看不到眉目。加上現在日本年輕人處於無慾望或者說低慾望,很多人宅在家裡不出去工作,即使打工,護理的工作收入低而且沒有社會地位,也經常招不到人,所以日本老齡人在家中孤獨至死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



嶺南觀察

這是不少西方發達國家遇到的問題。不光日本有這個現象。大洋州北美歐州都有。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很多發達國家社會福利好,生活水平高。子女成年它後一般都不與父母一起居住,而很多國家公寓少,獨立別墅多。子女一且離開則只剩下老人居住。而別墅間隔又很大,鄰居也不像中國人互相走動,隱私是他們必須尊守的。故養狗成為這些國家人民最有意義的事情,但老人一出意外,幾天無人覺察是常有之事。同時,社會發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社會服務業發達到相當程度時,往人類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也使家庭和人際關係互相依賴程度越來越低,親情也自然談薄。這是一種規律性的東西,無可避免。老人在家死去的現象就會發生。


寧靜致遠john

當今日本老人很多孤獨死,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人口密度位居世界前列。就日本民族性格講,日本人大多拘謹內向,是典型的島國人心態。日趨老齡化的社會,高密度的人口,有保障的社會生活,這些都是日本老人具備單獨生活的條件。

日本老人大都喜歡清靜,不願與子女住在一起生活。而日本人的長期西化,年輕人懶散,自私,孝老敬老思想淡薄,對老人的生活起居不聞不問。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老人孤獨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