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這17家企業 關係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及中國製造2025成敗

突破核心技術和高端產業,關係著中國製造2025的成敗和我國經濟的未來,這17家核心企業將主宰我國經濟的未來。


我國這17家企業 關係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及中國製造2025成敗

中國商飛:是我國大型民用客機的載體公司,旗下ARJ21支線客機已實現批量交付,已經有兩架首飛的C919大型客機預計2021年實現交付運營,正在研製的寬體客機C929客機預計2025年首飛。2020年中國商飛將形成年產150架客機的生產能力,遠期300架的產能目標。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是我國最大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商,承載著治癒我國飛機發動機“心臟病”的重任。旗下長江1000A也是C919客機未來的國產標配發動機。

阿里:入圍國家人工智能城市大腦項目,依託阿里雲建設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阿里城市大腦內核採用阿里雲ET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錯誤與漏洞。
我國這17家企業 關係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及中國製造2025成敗


騰訊:入圍國家人工智能醫療影像開放創新平臺,騰訊於2017年8月發佈人工智能影像產品“騰訊覓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尿病、宮頸癌和乳腺癌等6個人工智能系統。

京東方:是我國最大的液晶面板和柔性顯示屏製造商,承受10餘年虧損700億和不間斷的鉅額投入研發,實現了國產屏幕替代進口的偉大轉變,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製造商。
我國這17家企業 關係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及中國製造2025成敗


中芯國際:是我國最大的半導體芯片製造商,我國每年進口半導體芯片2600億美元,中芯國際主導攻克的14納米芯片製造工藝將有力替代半導體芯片進口產品,實現芯片製造國產化。

長江存儲:我國最大的存儲芯片研發製造商,2018年長江存儲將實現32層存儲芯片批量投產,2019年實現64層存儲芯片投產。

華為海思:擁有我國性能最好的移動處理器――麒麟970,也是我國最大的半導體芯片研發設計商。
我國這17家企業 關係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及中國製造2025成敗

比亞迪:我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在當下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趨勢下,是我國罕有的佔據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的汽車公司。

中科曙光:是我國重要的服務器和高性孟計算機研發製造商。

申威科技:公司研發的申威處理器是我國超級計算機的大腦,實現我國高性能超級計算機的處理器國產化。我國排名全球第一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用的就是申威處理器。

中國中車:是我國及至全球最大的高鐵動車及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商。

邁瑞醫療:是我國最大的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製造商,其生產的高端醫療器械出口至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恆瑞醫藥:是我國最大的抗腫瘤藥物研發製造商,有力提高了我國抗腫瘤藥物的國際話語權。

龍芯中科:是我國通用芯片――龍芯處理器的載體公司,有利維護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安全。

寒武紀:是我國近幾年初創的一家AI芯片研發企業,在人工智能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寒武紀AI芯片至關重要。

當然,以上只是看得見的攸關未來的企業,關係國家產業升級的核心企業遠不止這17家公司。中航工業、中核集團、上海電氣、國家電網等都是我國經濟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