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一、五胡亂華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神州陸沉”等,幾乎所有歷史學家認為這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西晉“八王之亂”後,全國人口有3000到4000多萬,而“五胡亂華”之後,中原地區的人口銳減到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孝昌之際(公元525年),亂離尤甚。恆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齊方全趙,死於亂麻,於是民生耗減,且將大半”。 “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這就是對那個時期的真實寫照。

二、淝水之戰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少數民族政權)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苻堅統一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淝水之戰的結果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從長期看,淝水之戰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漢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並且直接影響到了此後隋唐等統一王朝的精神實質,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在“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三、安史之亂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使唐朝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中華民族從此走向了下坡路,一直到近代才得以扭轉。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促使中國歷史上北民南遷,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

四、崖山之戰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張弘範兵至崖山。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崖門海域展開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50餘萬,動用戰船2千餘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沒,南宋滅亡。

在此戰以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淪陷於異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自力成長的過程被打斷,已經高度蓬勃的經濟、文明、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權要軌制、開端受限的皇權、先輩的政治軌制等等都中斷了,文明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代開端實行關閉、守舊、輕工商業和加倍集權的軌制,並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重要內容和當局的民間思惟;而以後顛覆蒙元樹立的明代又走向守舊關閉的途徑。很多本國的史學家將宋代消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停止,所謂“崖山以後無中華”。

五、山海關大戰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四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大順軍的重要戰役。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大順軍對清軍入關助戰毫無準備,同時缺乏對清軍騎兵作戰的經驗,終為清軍所乘,精銳遭受重創,未能再起。清軍乘勢佔領北京,開啟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與大順、大西等政權,建立在全國的統治。從此,滿清成為統治中國的第二個少數民族政權。

六、日本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你不知道的歷史——影響漢民族命運的六大戰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戰爭期間,日軍所到之處,瘋狂地掠奪公私財產,破壞文化遺產,開採礦藏森林資源,發行偽鈔,焚燬炸燬軍民用設施,中華民族的物質精華,幾被侵者洗劫一空。在對中國人民實施的殘殺暴行中,日軍用盡了能夠了想象出來的所有殘忍的手段。日軍對中國人民所採取的殘殺手段,多達250多種。其中絕大多數為人類理性所無法想象。“更令人髮指的是,這些手段,大多數也用在中國婦女和兒童的身上。”

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中國軍隊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