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無法抹去的歲月,點點記憶上心頭(2)

點擊藍字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關注我們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1935年,周氏五兄弟各執畢業證書的合影。左起:周治良、周艮良、週一良、周珏良、周以良。其中週一良曾執教於清華歷史系,周珏良曾執教於清華外文系。這張照片被戲稱為“五子登科”。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1900年,北京的刑事罪犯,面對外國人鏡頭露出傻笑。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段祺瑞曾留學德國。此照片攝於1890年德國埃森梅噴射擊場,左一為德國教習瑞乃爾,右二為段祺瑞,餘者為商德全、吳鼎元、孔慶塘、滕毓藻。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一戰期間,中國境內設立了若干戰俘收容所,關押德奧戰俘。“成立最早的是南京的德國戰俘收容所。在1914年11月日英聯軍攻佔青島之前,部分德國海軍即炸沉艦船在江蘇青口登岸,向中國當地駐軍投降。中國方面將他們收容在南京城北丁家橋省議員公寓。”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濟南模範監獄。監獄內設有裁縫廠、木工廠、棉紡廠、印刷廠等,參加勞動的犯人還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圖為犯人在縫紉廠裡縫製國旗和國民黨黨旗。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中國曾於1915年夏定每年夏曆清明節為植樹節。後來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忌日,1928年將植樹節改在3月12日。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農村的一家五口騎著自行車外出,父親騎著自行車,媽媽抱著一個兒子坐在自行車後座,自行車前面的大梁上還坐著兩個兒子。八十年代的農村,能買得起一輛自行車的還不多,只有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的人才買得起,雖然這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應該還可以,但是在那個勤儉節約的年代,父親身上穿的褲子也是打了補丁的。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那時候農村人吃飯的時候,喜歡乘碗飯夾點菜,端著碗到屋外或者去左鄰右舍,邊吃飯邊和鄰居們聊聊家常,非常的有意思。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80年代中國農村真實歷史老照片:圖為農民到鎮上交公糧的場景。以前,每一年農民都要將所種的糧食交一部分給公家,現在已經取消了這一制度。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農村一對新人結婚,親朋好友在鬧洞房。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END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圖書出版 論文發表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老照片——无法抹去的岁月,点点记忆上心头(2)

樂讀出版 真誠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