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绝顶,览众山,不是一般的享受(微小说)

凌绝顶,览众山,不是一般的享受(微小说)

文/申弓 图/网络

柯山红日 (微小说)

申弓

在阴郁的日子突然染上了阴郁的心情,每天里总觉烦,烦,烦,一个烦字就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罩住,东奔西进南闯北撞总也逃不出来。完了,书读不进去,文章写不出来,什么工作也做不上手。请教过先生,说是短路,是思想短路。据说是人总会不定期出现的现象,而有些人跨过去了,前途一片光明,而有些人则迈不过去……

怎么可以迈过这一坎?

爬山。经验告诉我,凡心中不平,就找座山爬爬,爬出一身臭汗,累坏一副身骨,什么烦呀恼呀愁呀闷呀便烟消云散。为此,我曾爬过泰山,爬过华山,爬过嵩山,爬过黄山,还爬过我们这里海拔100米的尖山。哈哈,海拔100米,不要见笑,因为它座落海边上,出水便上山,是真正涵义的海拔,不含铺垫,不含台基,要一口气奔上去,100米也真够你受的了。

当然,这爬山还有个讲究,是大烦爬大山,小烦爬小山。现在这个烦,看来不大不小,没有必要去五岳,不过100米的尖山也不行。于是我便选了南宁的青秀山。

凌绝顶,览众山,不是一般的享受(微小说)

青秀山该算是南国最好的一座森林公园了,四季长绿,且有山有水,整个地形是个凤凰,据说南宁的风水就在这里。从凤尾爬到凤头,汗是出了,不过感觉还未解决问题。远远地看到了青山塔。好,今日就登临此塔。

塔建在凤腰上,是座仿古建筑,据说原塔早在明朝就有了,后来建了毁毁了建,最后这次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历代来最雄伟的一座,九层,36米。

步梯建在塔中心。环绕圆柱而上,刚上第一层,就听到了一个微微的笛声,音虽微,却能入耳,那优美的旋律好象挺熟。好在登塔人不多,没有杂乱的脚步,那笛声是越上越清,那优美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

我不知道它发自哪层,也不知道它出自何人之嘴,当然,它肯定就在塔上面,登上极点,就会发现。可我故意地放慢了上攀的速度,让这凫凫之音多点浸淫我的耳鼓,抚慰我的心田。笛音翻来覆去就是一支歌。上到了第六层,我突然记起了,是《柯山红日》,难怪这样熟悉。

6-123-2,3-561-6,11-6565-3,6-123-2……越听越感到亲切,越听越想看到那吹笛的人。

我一反常态,急切地往上攀往上攀。

直到顶层,第九层,一老者头仰着,眼闭着,一支横笛贴在嘴边,凫凫之音源源而来,直灌耳鼓,吹得是那样的尽情,旁边三脚架上架着架望远镜,柱子上有字曰:登高观景,一元一次。一青年抓过望远镜东南西北转着望过一圈,掏出一元钱交给老者,老者却没有看,一个劲地吹着他的柯山红日。青年将钱放在老者的袋里,轻轻说声“疯子”,便步下去。

凌绝顶,览众山,不是一般的享受(微小说)

老者依然眼眯着,6-123-2,3-561-6,11-6565-3,6-123-2更加悠扬。

这一幕我自然是看到了,然而我更潜心的是那优美的6-123-2,3-561-6,11-6565-3,6-123-2。

是老者吹得尽情?是我听得忘情?啊,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了,眼前就只有高山,只有青松,只有清风,只有笛声……

凌绝顶,览众山,不是一般的享受(微小说)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