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醉美的乡村,你还认为农村会消失?每一个都是圣地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面积约18万公顷,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术价值。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个民族约126万人口。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享有“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早在14000年前,这里便是天地形胜、稻花飘香。是当今世界最早的栽培稻遗址。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位于新化县水车镇,享有“梯田王国”之美誉,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水利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云南漾濞核桃—漾濞核桃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早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核桃生产,现在全村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核桃约有6000多株。光明核桃以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出油率高、营养丰富而誉满中外。

云南普洱古茶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素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之说,是祖国西南边疆的瑰丽宝地。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拥有完整的古木兰化石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从江县位于黔东南层峦叠嶂的大山里,清澈的都柳江从北向南宛延而过。稻田为鱼和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鱼和鸭在觅食的过程中,不仅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大大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而且鱼和鸭的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无形中帮助稻田松了土,鱼和鸭的粪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这种方式在从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陕西佳县古枣园—佳县古枣园位于“中国红枣名乡”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总面积36亩,现存活各龄古枣树1100余株。泥河沟村也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近郊,黄河之滨,这里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树九千多株,面积达四千亩。2013年正式录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是吐鲁番绿洲特有的文化景观,至少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吐鲁番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出成就。坎儿井总长度约五千公里,几乎赶上了黄河、长江的长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