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些醉美的鄉村,你還認為農村會消失?每一個都是聖地


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分佈於雲南紅河南岸的元陽、紅河、金平、綠春4縣的崇山峻嶺中,面積約18萬公頃,具有極高的經濟、科學、生態和文學藝術價值。已有1300多年的耕種歷史,養育著哈尼族等10個民族約126萬人口。形成了獨特的農業生態系統,是我國的農業文化遺產之一。

江西萬年稻作文化—享有“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中國優質淡水珍珠之鄉”的美譽。早在14000年前,這裡便是天地形勝、稻花飄香。是當今世界最早的栽培稻遺址。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位於新化縣水車鎮,享有“梯田王國”之美譽,被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景區”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始於秦漢,盛於宋明,至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

雲南漾濞核桃—漾濞核桃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3500多年前。早在公元前16世紀就有核桃生產,現在全村樹齡在200年以上的核桃約有6000多株。光明核桃以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出仁出油率高、營養豐富而譽滿中外。

雲南普洱古茶園—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素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之說,是祖國西南邊疆的瑰麗寶地。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之一,也是野生茶樹群落和古茶園保存面積最大、古茶樹和野生茶樹保存數量最多的地區。擁有完整的古木蘭化石和茶樹的垂直演化系統。

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從江縣位於黔東南層巒疊嶂的大山裡,清澈的都柳江從北向南宛延而過。稻田為魚和鴨的生長提供了生存環境和豐富的餌料,魚和鴨在覓食的過程中,不僅為稻田清除了蟲害和雜草,大大減少了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而且魚和鴨的來回遊動攪動了土壤,無形中幫助稻田鬆了土,魚和鴨的糞便又是水稻上好的有機肥,保養和育肥了地力。這種方式在從江已經延續了上千年。

陝西佳縣古棗園—佳縣古棗園位於“中國紅棗名鄉”佳縣朱家坬鎮泥河溝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千年棗樹群,總面積36畝,現存活各齡古棗樹1100餘株。泥河溝村也被譽為“天下紅棗第一村”。

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鄉。在該系統中,農、林、牧之間的循環複合使其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遊牧、農耕、狩獵和樵採等多種生產活動的合理搭配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漢地農耕文化與藏傳遊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農業文化。


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近郊,黃河之濱,這裡現存百年以上的古梨樹九千多株,面積達四千畝。2013年正式錄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被譽為“世界第一古梨園”。

新疆吐魯番坎兒井農業—是吐魯番綠洲特有的文化景觀,至少已有2000多年曆史,是古代吐魯番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傑出成就。坎兒井總長度約五千公里,幾乎趕上了黃河、長江的長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被譽為地下萬里長城,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