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後成績一落千丈,危機時刻給你四個靠譜建議

第一、文理分科後成績出現較大波動屬於正常情況,理性看待排名。

分科前的排名是按照所有科目的總分排的,一般有九科,而分科後則只有六科。相比來說,政史地三科學生成績差距較小,而理化生的差距有時候會非常大。如果正好是理化生髮揮不好,很容易導致成績直線下降。

一次考試不能衡量學生的水平,到底學的怎麼樣,主要還看平時狀態。但是如果學了四個月也就意味著高二第一學期快要結束,如果前幾次都考的不理想,那就是學起來比較吃力了。

文理分科後成績一落千丈,危機時刻給你四個靠譜建議

第二、分析具體原因,決定因素是興趣和理化生。

文理科選擇是大事情,可以看出,學生當初的選擇受父母的影響較大,這樣做不一定合理。而現在出現這種問題後,當務之急是應該要和孩子進行坦誠、細緻、全面的交流。

要弄清楚她轉文科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是理化生太難,根本無法學下去,那轉科是應該的;如果理化生還可以,有一定的興趣,導致成績低的是語文、英語的話,不建議轉科;如果相比於理化生,她對政史地更沒有興趣,甚至比較牴觸,那最好還是堅持學理科。

導致轉科,尤其是理轉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一上高二,整個理科的難度大幅增加,這對女生的挑戰更大。但是也存在一個適應期,這種難度是普遍存在的,等隨著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學習的難度會逐漸下降。到了高三總複習後,情況會好很多。

文理分科後成績一落千丈,危機時刻給你四個靠譜建議

第三、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繫,老師的建議很有參考性。

比起家長,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對學生的瞭解要更為全面深入些,因此要和老師及時取得聯繫。讓老師結合學生在各學科的表現,平時的學習狀態,學科學習能力,做一個分析,是很有參考性的。

對於一個學生和家長來說,遇到這樣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畢竟從來沒有處理過;可對於老師來說,這是他們的工作,這樣的案例很多。這時候,老師會結合學生情況,參照以前相似學生的選擇,給出的建議,肯定是很有價值的。

其實在每個學校,高二第一學期都存在轉科現象,只是數量並不多,多數有此想法的學生,最終考慮的結果是堅持了原來的想法。

文理分科後成績一落千丈,危機時刻給你四個靠譜建議

第四、要考慮將來高考的難度因素。

理科的高考難度小於文科,理科生的出路大於文科生,這是事實。從這個角度考慮,文科生的全級200名和理科生的500名高考的難度差不多。但是,理科生的進步空間一定要比文科生大。

理科內容,只要堅持好的方法,積極主動學,勤於動腦,樂於分析總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到中等水平還是不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