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普京說:“沒有很多國家真有自己的主權,特別是德國。”他這個說法對嗎?

廖栩

“沒有很多國家真有自己的主權,特別是德國。”——普京的這句話很難聽,但說的是事實,畢竟,事實往往是殘酷的。

普京為什麼會公開說德國沒有自己的主權?突出的一點原因就在於軍隊,在於德國至今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美國軍事佔領下的戰敗國,因此談不上擁有完全的主權。

軍隊是國家機器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國際上,軍事力量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國際地位。戰後日本、德國、韓國經濟的發展令不少人對這一點的認識產生了模糊,不少人對經濟過分看重而漠視軍事的作用,甚至以為其無關緊要,後發新興國家社會上的這種思潮還得到了守成霸權大國的支持,但無情的現實已經一次又一次並將繼續教訓持有這種糊塗認識的人。

在《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一書第五章中,我記錄了美國高官的一句大實話,堪與普京此語相互印證。2011年春利比亞戰爭期間,美國前助理財政部長保羅·羅伯茨在接受伊朗新聞電視臺採訪時就直率地道破了西方集團內部關係的實質:“北約國家都是受美國操縱的國家,英法意德都隸屬於美利堅帝國。美國駐軍從

1945年開始已經佔領德國66年了,意大利也有美國的軍事基地,這樣的國家談得上是獨立國家嗎?”把這段大實話與普京的話對照,有助於幫助一些天真的人理解殘酷的客觀事實與規律。

類似情況不僅僅存在與德國、日本、意大利這樣的二戰戰敗國,韓國這個世界十大工業國之一也沒有擁有完全主權。同樣是在《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一書第五章中,我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中國國民普遍知道,經過多年來持之以恆的極端民族主義灌輸,韓國社會多年來普遍低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總以為中國極端落後,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前些年,一箇中國企業家赴韓國考察,韓國人很自豪地指點他看這看那,幾乎每次總不忘加上這樣一句:“中國沒有這個吧?”這位中國企業家起初很有禮貌地回答:“謝謝,中國有

”,最後終於忍無可忍爆發了,在一次酒會上再度被一班“體面”的韓國企業家們問及這個問題時,他回答:“中國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美軍!”聞聽此言,本來得意洋洋的韓國東道主們頓時啞口無言。我想,這個故事有助於人們理解主權的涵義。


梅新育

主權(sovereignty)在法律上是絕對的,但是在實際行使時卻是受到限制的。就像每個人的自由一樣,很難絕對地行使。普京說“沒有很多國家真有自己的主權”是從不同的“國際地位”來說的。一般而言,大國強國的自由度會高一些,而小國弱國的自由度就很小。舉例而言,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他們還是合法的核大國,其他國家擁有和使用核武器都是非法的。這種地位和特權,目前看是不可撼動的,會永遠存在。而弱一些的強國,如印度、巴西、日本、德國,則可以當選為非常任理事國,但是他們的特權和地位就差遠了,不僅不是永久的,沒有一票否決權,而且也不能擁有核武器。

在國際經濟組織裡,這種差別就更明顯了。比如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的投票權最多,超過16%。而要通過一個重要項目,必須有85%以上通過,因此,美國有一票否決權。其他國家的投票權根據經濟實力各不相同,但都少於美國。

既然權力不同,維護主權的能力和空間就不同。所以說,很少有國家有真正的主權。

但是,對德國而言,不僅是這些,還是因為德國是二戰戰敗國,還是歐盟的成員、美國的盟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其軍事主權首先就受到較大限制,特別是在進攻性軍備方面受限較多,所以其主權具有“先天不足”的特點。

德國所在的歐盟是一個“超國家機構”。歐盟成員國將一部分主權“讓渡”給歐盟,讓歐盟具備了一些主權國家的特徵,比如歐盟有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設置了“專職代表”負責這方面工作,還有共同的農業政策、共同的防務政策等。歐盟還有自己的“央行”,發行了自己的貨幣“歐元”等。所以,德國在這樣的超國家機構裡,他的主權是受到明顯限制的。很多決策,必須和其他成員國一起做出,最終決定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都要執行。

此外,作為美國的盟友,也就是北約的成員國,在防務政策上,甚至由此引發的外交關係上,德國都要看美國的臉色、尊重北約整體的看法。這也決定了德國主權的不充分。


布萊克懷特

作為歐盟一體化的推手和旗手,德國在歐洲政壇上表現地極為搶眼,德國是歐洲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對英法意等國擁有絕對優勢,可在其風光的背後,有很多看不見的“心酸”。

2010年5月底,連任德國總統才1年的克勒,在發表談話的時候,說我們必須要為保衛我們的自由貿易通道而進行必要的海外軍事行動,比如派軍艦打海盜,這可捅了馬蜂窩了,他忘了德國媒體都是誰在控制的,很快,德國全國媒體火力全開,抨擊他這種非和平主義的危險思想。沒辦法,他只好下臺了。在德國人,領導人很多紅線是不能碰的,就算是為了國家利益也不能說,因為美國人不許你說。

德國有美國駐軍,雖然這不是佔領軍,但其實就差不多算是佔領軍,誰讓你二戰給美國人打敗了呢?所有的戰後德國領導人,想要說話做事之前,先得朝美國軍營那邊看看,打好腹稿,才好謹慎地發表觀點,不能亂說話,亂做事。可憐的德國人經濟上是巨人,政治上就是矮子。美國人看的死死的,德國人不能表達任何與“國家”有關的“民族主義”情緒,甚至不能公開集體歡呼或者做集體操,德國人日子過得不錯,心裡其實挺壓抑。

2010年6月,比較反美的鳩山由紀夫也黯然宣佈辭職了,他政治上有點“不正確”,他想讓美國大兵搬出沖繩,其實老百姓也滿支持他的“反美”的,2009年9月,鳩山上臺時,民意支持率高達70%以上,可是美國大兵就駐紮在你家裡,日本人硬的起來麼?最終,這個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成了水中月,日本人憤怒了,但是背鍋的只能是鳩山。

德國和日本,經濟上都發展起來了,但政治軍事只能跟在美國老大後面,幫老大一路出錢買單,想要政治“獨立”純屬做夢,其中日本被養肥了之後,一紙廣場協議,最終讓美國人狠宰一刀,經濟疲軟了30年到現在也沒好起來;德國人要搞歐元,美國人帶著歐洲人轟炸南聯盟,硬生生把歐元炸的只剩底褲。美國人在歐洲東搞西搞,德國人永遠只能在歐盟做個弱勢領袖,壓根不能號令諸侯。


雲中史記

韓國日本也說自己是主權國家,但是看看他們國家領土上那些美國的軍事基地,武器裝備,和數萬的美國大兵,還有他們那被閹割的軍工技術,甚至韓國都沒有軍事自主權,就可以看出,這些所謂的主權國家,也只是名義上的。相似的例子太多,美國在全球幾百個軍事基地,駐紮在全球大多數的所謂主權國家,其中不乏那些所謂的強國,發達國家。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所謂成王敗寇。在德國戰敗後,它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美國更不會輕易放棄它在二戰中所獲得的巨大利益。伊拉克戰爭前夕,看似團結的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發行了歐元,想在世界經濟霸權上分美國一杯羹。作為歐盟大哥的德法(英國沒有使用歐元),把手伸向了美國最敏感的中東,和伊拉克商討以歐元作為石油結算貨幣,試圖拜託美元統治。但是,受到挑戰的美國一點面子不給,直接發動伊拉克戰爭,保住了美元霸權。德法在做什麼?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德法根本連大氣都不敢喘,最後,眼巴巴的看著美英等國聯軍滅了伊拉克,滅了他們希望的火種。所以說啊,這些看似強大的國家,都沒有擺脫美國的控制,主權上,也就那麼回事吧!普京敢說自己是主權國家,中國也可以說,底氣在於,本國政權有自主決策的權利,軍事外交經濟也都相對自主。


鐵嶺大呲花

這是普京深有體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國際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就像從聯合國到俄土伊關於討論敘利亞問題時,都沒有敘利亞政府參加一樣。致於德國普京從俄羅斯利益出發,暗指德國或者歐盟屈服於美國之下喪失主權。
在冷戰期間,兩大陣營國家基本都服從蘇聯和美國(中國除外)
,當時世界主權國家只有3個,即中美蘇。蘇聯解體後,以美國為老大對抗蘇聯的北約組織的歐洲國家組成了以發展經濟為主的歐盟,德國是發起人之一,不過在軍事上仍然受北約制約。另外,德國是二戰戰敗國,軍事發展和參與北約輸出武力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所以德國並不完全是主權國家。

蘇聯倒塌後,美國變成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其軍事實力和經濟實為傲視全球,又奉行的是霸權主義。可以這麼說美國當時達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全世界都屈居於美國的淫威之下,往往在主權方面都忍氣吞聲。無奈實力相比美國差距太遠,為了自已國家免遭戰火和制裁的損失,不得不按照美國的意願去辦。特朗普說“讓美國再次偉大”,實際上就是指那時的美國。
隨著東方大國的崛起和俄羅斯的復甦,尤其普京與美國及西方的針鋒相對和東方大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美國的霸權開始受挫,不管是想發動戰爭還是貿易戰,美國不敢為所欲為了。但是小國、弱國和所謂的聯盟國家還是受制於大國的。


特朗普上臺後,更是赤裸裸地把美國利益至於世界各國之上,典型的單邊主義,或者說侵犯他國主權行為。俄羅斯自從爆發烏克蘭危機,遭到美國及西方的經濟制裁,而德國本身並沒有得到好處,並受到傷害,跟隨美國對付俄羅斯。從制裁到驅逐俄外交官,再到敘利亞,德國吶喊助威、幫腔作勢,實際上普京是有所指的。也許普京這句話起了作用,德國率先與俄羅斯進行了戰略和解。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終於露出了“青面獠牙”,把貿易保護主義大棒揮向了歐洲。跟隨美國這麼多年的德國,終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已的腳。


適情雅趣

說實話,我沒有找到普京這句話的來源。因為分析一句話的對錯,除了就其內容進行分析以外,最好要結合語境和背景,那樣判斷的會更準確一些。僅對於德國沒有主權這句話來看,我只能說普京說對了一半。

\n \n


國家主權的屬性:理論上講,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擁有其屬於自己固有的、獨立的、排他的權力。當然,在現實世界中,國家的主權是受制於世界格局、國際治理秩序以及全球化等的制約,因此,又有新主權論。前美國國際關係法學會會長就認為主權是個“壞字眼”,是個過時的“口號”,一個“替代思考和明確定義的標語”。但不管怎樣,一個國家的主權雖然是個相對的概念,但無疑都應該是一種獨立的自主的排除外來干涉的權力。

\n


如果我們從以上定義出發分析普京的德國沒有主權這句話,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德國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經濟政策等都是自己獨立自主的選擇,其政府也是德國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的,他們自主行使國家管理權限。這怎麼能說德國沒有主權呢?

\n


但是,如果我們再看一下德國的外交、防務等政策制定與實施卻並不完全獨立。從防務來說,德國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其安全保障建構在歐洲安全OSCE(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以及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框架內,很多國防政策制定與實施受制於人,尤其受制於北約“盟主”美國,大家想想在對中國的軍售問題上就明白了。如果說這是出於自身安全形勢需要,那麼在外交政策方面,其受美國的干涉與影響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遠的不說,僅就伊拉克戰爭、敘利亞難民、對俄製裁等等很多方面,德美分歧就顯而易見,但很多時候卻不得不屈從美國的意志,從而喪失了自己對外政策的獨立性自主性。其實,即便在還算默契的奧巴馬時期,曾經引發德國憤怒的“監聽門”事件,也足以說明美國對德國的主權干涉與侵犯達到了令人難以容忍的程度!

這也正是普京詬病德國沒有主權的最主要原因和依據。

\n \n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普京的這一歐洲主權喪失理念形成由來已久,並且主導了他的對歐政策。灑家認為在特朗普上臺以後,他的美國利益優先政策,正在割裂歐洲與美國,尤其德國與美國的關係。尤其在默克爾重掌德國政權的形勢下,尤其在歐盟面臨恐怖主義、英國脫歐、民族自決運動等種種困境下,慣於審時度勢的普京此時此刻再次重申他的主權觀,無疑是有著現實的利益需要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普京在戳默克爾的疼處,也在給歐洲給德國上課,也是向歐盟“火車頭”德國發出一個信號。


無坡居士

喜歡國際軍事的朋友拜託點擊紅色字關注

普京為什麼會說一句這麼犀利的話,其實還是離不開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博弈,更離不開俄羅斯與美國的全球博弈。普京這句話看似是說德國沒有真正的主權,其實實際是在說整個歐盟,為什麼?且看德國對於歐盟意味著什麼。


德國經濟總量是世界第四,歐盟第一。所以德國在處理歐盟事務的時候,擁有非常大的話語權。而且歷史上德國一直是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把西歐國家揍了個遍,但是最後都被美國打敗。所以普京今天說德國沒有真正的主權,其實就是在說歐盟處於美國的淫威之下,歐盟大部分國家同美國成立的北約組織,其實只是一種附屬關係,也就是歐盟國家被美國強行綁上了戰車。

所以普京說這一句話,只是在警告歐盟國家,不要作為美國的馬前卒,來挑戰俄羅斯的底線。因為他們和美國這個主權國家不同,萬一真真鬧翻了,那麼美國願意為歐盟而去同一個核大國開戰的幾率幾乎是零。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歐盟心裡也是非常沒底的,但是又不得不聽從美國安排。



雖然普京只說了一個德國,但是卻是在譏諷警告美國的馬前卒,不管是歐盟國家,還是東亞的日韓,如果膽敢挑戰俄羅斯的底線,那麼俄羅斯一定會給予他們應有的打擊,而不會顧及美國。


小司馬遷論史

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好!瞭解一個國家就像瞭解一個人一樣需要從它的過去開始!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柏林,面積三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八千多萬,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四位!是一個老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德國目前經濟文化工業都很發達,但是很遺憾德國的政治卻深受美國的影響!原因在哪呢?在歷史上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深受戰爭的危害,特別是二戰的失敗由於盟國的大轟炸導致德國本土滿目瘡痍,經濟潛力喪失殆盡!二戰結束後盟國為了徹底剷除法西斯流毒就把德國一分為四!分為蘇佔區美佔區法佔區英佔區,其中美英法合併成立了聯邦德國,蘇佔區成立了民主德國。開始美蘇雙方都在分解德國,但是隨著冷戰的到來德國成為冷戰的前線美蘇開始扶持德國,其中聯邦德國在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迅速恢復活力,民主德國在蘇聯幫助下也逐漸強大起來,在德國的國土上雙方都部署了很多軍隊,雙方都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時刻準備著!所以此時的聯邦德國是美國的炮灰,民主德國是蘇聯的炮灰!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德國被上帝眷顧了不僅沒有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絞肉場還藉助蘇東鉅變的東風在1989年實現了統一。從此德國人民站起來了,還成為歐盟的領導人。一時間德國風光無限好啊!可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不盡然我舉個栗子,2003年德國堅決反對美國的伊拉克戰爭,當時很多人說美歐出現了分歧,可不久德國總理就下臺了。雖然他的下臺和他的施政有關但誰又能說的清美國在背後是否搞了小動作?再比如歐洲制裁俄羅斯,在這個事情上歐洲的損失可遠遠超過美國,但是歐盟和德國還是依然制裁俄羅斯,這其中的問題就很難用國家利益來說清楚了。除此之外我們還不要忘記,在德國可是有近十萬美國軍隊!我們很多軍事愛好者不太瞭解德國但是我們瞭解日本啊,日本的情況彷彿和德國有些非常相似的地方!那我們以日本為鏡子就知道德國是否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了!在此我說一個題外話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我認為恐怕只有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了!喜歡我的人可以關注我我們可以互相討論!以上全是本人手工碼字!請多多關注!


阿富汗國立大學


普京永遠是那麼風趣,卻在話語中不失尖銳。普京一貫作風強硬,能說出此類話並不讓人驚訝和奇怪。這或許是在因為某些事情而有意無意的調侃德國吧。

眾所周知,德國是歐盟一員,與中國有多個領域合作。他是歐盟的發起國之一,身居重要地位。歐盟的成立是西歐國家為了振興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解決難題的戰略性舉措。雖然歐盟讓西歐各國抱團,有統一的貨幣等等,但是他是一個鬆散的邦聯。歐盟的負責人沒有實權,可以在某些層面上說是歐洲的聯合國。因此歐盟所實行的決定、政策都是經過各成員國議會決意通過後才可實施。成員國也只是交一些會費,能夠支持歐盟運行就行,因此主權並沒有丟失,更多的是本國的利益。

比如德國,總理對外的政策是根據本國利益而定的,考慮歐盟整體是次要,所謂聯盟是在成員國中不管哪個國家受到安全威脅,就是對整個歐盟的挑戰,我想可以這麼理解。

一個主權國家應該具備:一獨立;二自主;三無別國駐軍

舉例說明

德國:擁有完整的領土,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自主權,不依附任何國家。更重要的是本國沒有美國駐軍。

同樣看日本韓國:擁有大量美國駐軍和軍港,每年都要繳納駐軍費,在做任何對外政策時都得考慮美國的利益。最近的事件就能證明。韓國部署薩德,日本想成為政治大國,安倍在極力實現國家正常化。

如果說歐盟各國無主權,那麼英國怎麼會如此容易脫歐成功。


人滾犢子什麼

美國,其實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帝國,遠遠超過大英帝國,當然其採取的統治形式與大英帝國的殖民形式不一樣,採用了軍事同盟形式,比如北約、美日澳、韓美同盟等。

為什麼這種軍事同盟,本質上還是屬於帝國統治。原因很簡單,在軍事同盟裡,美國掌握絕對的軍權,其他國家沒有染指的可能的。美國與其他的關係,是絕對不平等的關係,是主宰與附庸的關係。

歐盟想要發展獨立防務?對不起,美國反對!

韓國想要回戰時指揮權,到現在依然一拖再拖。

日本想搬遷美軍基地,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當政不到一年就被趕下臺了。再瞧瞧安倍對特朗普的諂媚相,日本真的能自主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濟蒸蒸日上的時候,被迫簽了一紙“廣場協議”,徹底被鎖定為跟班的命運。

澳大利亞,前太平洋司令部哈里斯從擬任命為駐澳大使改任駐韓大使,媒體酸溜溜地問“我們不受重視了嗎?”前高官的回答:“這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渾不自覺自己如“妾”的命運。

德國身處歐盟,歐洲國家由於抱團,情況其實要好很多,地位也高很多。但是看去年特朗普參加北約峰會,如帝王駕臨一般,隨意無禮推搡黑山共和國的總理。德國情況當然好許多,但是總歸也有自主權力的天花板。“北溪-2”項目長期受美國施壓,不得開工;95%的德國企業希望解除對俄經濟制裁,但是德國政府被迫追隨美國;正常的企業併購,美國人能以安全理由能迫使德國政府叫停。

凡此種種,能說目前全世界真正獨立自主,有完全主權的國家真的很多嗎?真的不能。德國其實也只是美帝國下的一個二級成員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