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炸過東西的調和油,怎麼處理比較好?

一枝梅v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


在當下家庭烹調當中,其實和過去已經不同,若不是過年過節的,家裡已經很少會使用大量的油來煎炸食物了。


這個隨著生活習慣、對食物與健康的認知包括烹飪用具的革新都有著關聯。譬如空氣炸鍋越來越被家庭接受,如此,油的用量在逐漸減少。


即便是喜歡傳統烹飪的家庭,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煎炸食物我想也是越來越少吃了吧。


以上,雖說是所問非所答,但也絕不是廢話。接下來我們說重點。一般來說,我在家做飯,就算有有烹炸的食材,一餐飯做下來也基本上不會有油剩下,這裡和烹飪時的步驟相關。


舉例說明:譬如我家週日宴客,菜單上需要煎炸的食物有耦合、帶魚,其他會用上大量油的就是在劃炒肉類的時候,也無外乎蠔油牛肉和冬筍裡脊絲的牛肉與裡脊絲需要劃油。


如此,在準備工作的時候,先炸帶魚,然後油瀝出,待其稍微沉澱後,將醃製好的牛肉和裡脊絲劃油,之後再倒入碗中待其沉澱片刻,最後炸耦合。這個步驟至少我認為是較為科學和實惠的,食材與食材之間相互基本上不會串味,最後炸完耦合的話,油基本上就不會剩下太多了,剩下的油我的處理是,再次待其沉澱,然後在正式烹炒菜餚的時候,依次將其用完。


如果還有剩下,我會選擇放棄不用了。原則上真的不會有剩下什麼了。關鍵是最開始的初始量要掌握好即可。


這是針對我做一餐家宴的經驗 。那麼你說,我就想吃個紅燒魚外加一個青菜,炸完魚還剩下好多有呢,怎麼辦?


原則上,炸了一次魚的油炒菜絕對沒問題,我的保存方式是,倒入瓷碗中,蓋上保鮮膜,讓它自然沉澱,炸完魚的油裡肯定有渣滓,下次使用前將渣滓撈出,直接炒菜即可。不用放冰箱保存哈,陰涼乾燥處即可,基本上後一天也就用完了吧?哈哈。


胡元駿的美食空間

樓主這個問題問得非常不錯,這種健康意識令人十分欽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曾就此問題做過明確回答,其表示:“我們是說油脂不能反覆加熱,但是沒說加熱過的油是絕對不能用的。”

處理步驟如下:①等油鍋自然降溫變涼,然後用濾網把裡面的雜質過濾乾淨。雜質不要,油放在一個乾淨的碗裡(或者瓶子裡),不要和新油兌在一起;

②碗(瓶)裡的油不能放冰箱裡,建議蓋上一層保鮮膜(或者蓋好蓋子),然後放在陰涼的地方待用。注:一星期內要用完。

使用方法如下:①炒菜的時候先放一點新油,待加入主料之後再把舊油放進去;

②用來做涼拌菜,而且味道更香;

③燉菜的時候可以放這些油;

④煎包子、炒饅頭條、拌包子餃子餡、炕蔥油餅等;

⑤焯菜的時候也可以加點舊油,會使蔬菜保持鮮嫩的顏色,還能促進胡蘿蔔素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