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做了媽媽之後,特別焦慮。

除了成為隱形貧困媽媽,還要對付一些育兒道路上的"熱心"的觀眾。

"你寶寶都禿枕了,肯定很缺鈣,趕緊補鈣吧"前陣子,在小區溜娃的時候,就被一些"熱心"的大媽傳授經驗了。說實話,這句對白小貝已經聽了不下五六遍了,內心想大吼一句"禿枕真不是缺鈣的表現呢~"!!!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鈣大概是所有微量元素中最憋屈的一個了,因為在新生兒階段,什麼都可以跟鈣扯上關係。

比如"寶寶長牙晚""寶寶經常搖頭""寶寶頭髮少頭髮黃""寶寶吃飯不香睡不安穩""寶寶肋骨外翻""寶寶個子不高""寶寶睡覺容易出汗"。

這些,統統都不是缺鈣的表現。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今天,小貝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曾經在醫生那裡學到的一些知識,好讓更多的媽媽們能正確認識孩子到底是不是缺鈣。

  • 枕禿是缺鈣?那是寶寶經常躺著,蹭掉的!

  • 頭髮黃是缺鈣?那是因為寶寶胎毛還沒換!

  • 容易出汗是缺鈣?那是因為孩子熱的!

  • 出牙晚是缺鈣?那是因為遺傳,等等就有了!

  • 容易醒是缺鈣?那原因可就多了去了,可能是寶寶腸脹氣、腸絞痛、太冷了、太熱了、尿了、想媽媽了......

  • 個子不高缺鈣?那是因為個體差異,跟遺傳很大關係!

所以你們說 ,鈣是不是很冤枉…….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正常飲食,寶寶難缺鈣

一般兒保的時候,醫生都會問一天奶量大概是多少,因為根據寶寶每天的奶量就可以判斷寶寶鈣的攝入量達不達標。

所以,只要寶寶正常喝奶,基本很難缺鈣。

不同年齡段孩子推薦鈣攝入量參考:

0-6個月寶寶,推薦每天攝入200毫克鈣;

7-12個月寶寶,推薦每天攝入250毫克鈣;

1-3歲寶寶,推薦每天攝入600毫克的鈣。

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的食物還是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為主。

一般來說,母乳中的鈣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了;喝配方奶的寶寶,媽媽需要根據不同品牌的 奶粉,瞭解奶粉中鈣的含量,然後控制好寶寶每天的喝奶量,更不用擔心缺鈣。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6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了,鈣的攝入來源也多了很多,綠葉蔬菜、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想要缺鈣,更加難了。

一歲以後的寶寶,更加多樣化,奶酪、酸奶、蝦乾、豆腐乾等食物或者小零食都可以作為寶寶攝入鈣的來源。而且這個時候的寶寶,還可以喝牛奶了。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你們說:寶寶缺鈣的難度比補鈣的難度大多了。

總體來說:不同階段的寶寶,只要正常喝奶,飲食均衡,是不會缺鈣的。當然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如果媽媽們擔心自己把握不準,可以去諮詢兒保醫生。

醫生:比起鈣,寶寶更缺維生素D

還記得小貝和寶寶出院時,醫生叮囑15天后,要開始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並建議一直保持到成年或甚至更久。

每次做兒保,醫生都例行問:"有沒有給寶寶滴維D,有沒有曬太陽?"

比起鈣,醫生更加關注你有沒有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為什麼要補充維生素D?

是為了促進鈣的吸收(鈣必須通過維生素D才能被人體吸收),加上嬰幼兒時期是佝僂病的高發期,所以必須保證寶寶每天有足夠的維生素D攝入量。

沒有維生素D,補再多的鈣都是浪費!!!

那,維D具體每天吃多少?

我國營養學會規定:每天需要補充400IU≈10ug。

但是,單靠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和配方奶中維生素D的含量遠遠不夠寶寶每天需要的量,所以就需要通過額外的渠道來補充,這個就是為什麼醫生會叮囑15天后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維生素D的原因了。

幾乎媽媽們都會中的坑,孩子缺鈣!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只要維生素D補充到位了,鈣才能更好的吸收。

溫馨提示:曬太陽是很多媽媽作為給孩子補鈣的一個渠道,小貝提醒帶寶寶曬太陽必須避開中午陽光暴烈的時候,以免造成寶寶肌膚曬傷。儘量選擇早上或者傍晚的時候,而且要保護好寶寶的眼睛哦~

貝知美用心打造守護寶寶健康的紙尿褲、成長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