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的最高境界,士為知己者死

管人的最高境界,士為知己者死

企業有這樣兩位員工,一位是部門張經理,年薪15萬,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福利。一位是部門基層員工小劉,月薪3500,每年除了過年過節發一些禮品外,基本無任何福利。

張經理雖然有很好的薪資和福利,但是仍然很不滿足,因為老闆只顧著賺錢,對自己管理的項目和部門經常不管不問,有時候一個項目完成好久了才在開會中隨口問他一下。為此,他覺得老闆很是不關心自己和企業,老闆給自己這樣的薪資和福利是自己應得的。雖然他一直在努力工作,但心中不管對老闆還是企業都有那麼一些不滿。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絲毫沒有創新的激情。

小劉是張經理部門的一名員工,雖然薪資待遇不怎麼樣,但是工作卻非常積極努力,很有激情。很有意思的是小劉的這種激情來自於張經理,張經理覺得,要讓員工做好自己的工作,發揮出潛力,提高部門業績,讓自己在管理中更加輕鬆,必須激發其正能量,減少其負能量。

為此,他經常會和小劉談心溝通,告訴其公司未來的發展規模,在全球將會處於什麼地位,小劉將會得到怎樣的提升,某個項目完成後小劉在其中將會有怎樣的重要性等等。

當然,張經理說的這些話並不是空話,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對此,小劉在工作中每天都充滿著激情,渾身都是正能量。

一年之後,張經理由於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老闆的重視,跳槽到了另一家企業。小劉由於工作積極認真,坐到了張經理的位置。

管人的最高境界,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善於激勵他人的張經理因為覺得不被重視跳槽了,而薪資待遇很低,被張經理激發出正能量的小劉最後卻當了經理。原因是張經理的身上缺乏正能量,而負能量在不斷的增加,如覺得老闆對自己不重視。小劉身上的正能量足夠,而且在張經理的激發下在不斷的增長,負能量少或者沒有,所以他的工作心態是積極的。

顯然,導致張經理缺乏正能量的人正是企業老闆,雖然老闆給張經理開了很高的工資,給予了很好的待遇,但由於不善於管人,對張經理缺乏該有的關注,使得張經理的工作心態變得消極。

但是,雖然張經理的工作心態是消極的,但是他深懂用人之道,懂得激發員工身上的正能量,減少其負能量。因此,他的工作及部門的工作業績一直非常好。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正能量和負能量,有些人在大多時候會釋放自己的負能量,表現出一些消極情緒,整天埋天怨地,這使得他變得浮躁,對工作開始怠慢,失去創新精神,工作的敬業心、責任心以及忠誠心慢慢的淡化,工作沒有了激情,如案例中的張經理,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而有些人大多時候都會釋放自己的正能量,每天自信滿滿,工作富有創新精神,整天研究如何將工作做的更好,不管對企業、老闆還是自己都有強烈的責任心,這樣的員工通常是我們老闆最為喜歡的一類。

然而這類員工的出現以及保持,離不開企業家對其的引導,激活其心中的正能量,或者將一些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驅散心中的負能量。

有一段時間我們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弘揚正能量的公益廣告及新聞報道,比如某人得了病,沒錢醫治,眾人捐錢救治;某位很可憐的孤寡老人得到了社區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等等。這些新聞及公益廣告的出現,其目的就是激發人們心中的正能量,讓社會充滿愛,更和諧。

作為老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激活正能量所要達到的就是這個目的,讓員工對企業感恩、對工作感恩,積極發揮自身潛力,推動企業發展。

管人的最高境界,士為知己者死

那麼,一個企業的領袖,我們如何激發員工的正能量呢?

首先,讓其有陽光的心態。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源頭,為此我們要找到正能量的源頭。我們知道,世界萬物生長依靠的是太陽,也就是說,太陽是萬物生長的能量源頭。而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能量就來自於他的心態,只要心態陽光,我們才有可能播下正能量的種子,讓正能量在心中生根發芽。

其次,讓其有自信的心態。自信是積極向上的基礎,也是思維習慣的基礎。為此,要培養員工健康的思維習慣,凡事引導其向積極的方面思考,讓員工看到希望,從而構建其心中的自信力。如果員工自信了,那麼不管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會有意無意的釋放出正能量,促使自己更加積極的走向成功。相反,如果員工的內心是自卑、消極的,那麼他在無形中就會釋放出負能量,導致自己走向失敗。

當然,激活員工正能量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引導其感恩的心態,每天帶著微笑去工作,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等等,對於不同狀態的員工,可採用不同的方法去激活,這樣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