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新能源車進度成謎 競爭白熱化突圍待考

万向新能源车进度成谜 竞争白热化突围待考

5月25日,國家發改委表示,早前向有關部門印發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目前徵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並將於年內正式出臺。一時間,業界普遍認為,未來企業要想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難度將會大大提高。

在早前發放的15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牌照中,目前僅有7家實現了“雙准入”,剩下的8家都處於前期建廠的過程中,距離最終實現量產上市銷量仍有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新京報》曾報道萬向斥資2000億元打造的“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進度成謎。這個位於杭州蕭山區橋南新城的項目,不僅是去年已過世的萬向創始人魯冠球實現造車夢的關鍵,更是萬向進軍區塊鏈、試圖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的試驗場。

在美遇阻

2017年5月,首批Karma Revero正式在美國加州進行交付,這款售價高達13萬美元的油電混合動力豪華轎車,不僅承載著2012年Fisker Karma的復興願望,還決定著萬向今後能否在如今競爭早已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突圍。

雖然新車上市的時間一拖再拖,但為了讓車變得更好,Karma在新車上市前幾乎把車上的所有部件都經過了重新審核驗證,大到動力傳動系統,小到發動機蓋和車門密封條。與此同時,公司在加州莫雷諾谷投資建造全新的生產工廠,為汽車的量產做好準備。

然而,“復活”後的Karma在生產節奏以及市場營銷上似乎仍比較落後,據官方介紹,Karma工廠現在日產1輛車,產能提升後在年底達到日產3輛車。2018年,Karma希望生產150輛,到2019年可以達到200–300輛。

EPA測算,Revero的實際續航里程僅有240英里(約482公里),與其聲稱的300英里相距甚遠,而且由於Revero使用的是相對於昂貴的汽油,加上其油箱容積僅有10加侖(約45L),所以Revero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並不會為消費者帶來燃油費上的節省,相反在5年的使用期內會給他們帶來額外500美元的燃油花費。這一項對其他同類插電混合動力的競爭對手,甚至如今某些傳統燃油汽車相比,Revero可以說優勢全無。

在這樣的條件下,Karma意欲與其“宿敵”特斯拉在美國市場上一較高下的願望,顯然再度落空。事實上,早前由菲斯科主導生產下的Fisker Karma,在生產質量上一直難有保證,這也導致了其最終不敵對手特斯拉。有相關數據顯示,從2011年啟動銷售到2012年7月暫停生產,Fisker Karma才一共賣出了1800輛。其間因自燃、著火、召回、驅動系統“小毛病不斷”、成本甚至超過售價等問題,Fisker一直未能成功地打開銷售局面。

因此,這也不得不讓人對Karma今後在中國開展國產的工作打上問號。

國產化迷霧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核通過了“萬向集團公司年產5萬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這意味著萬向集團有望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之後,獲得第六張純電池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此前,萬向集團已擁有新能源商用車生產資質,年產5000輛新能源客車項目亦獲批准。此時,萬向的造車夢終於有了一個關鍵的落腳點。

資料顯示,Karma公司成立以來,已在加利福尼亞州建成了總部、設計中心和生產基地;同時在底特律市設立了供應鏈管理和工程中心;而在萬向的手上,公司在杭州蕭山則設立了研發、工程、供應鏈管理中心。如今Karma已發展成為功能齊全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製造公司。

根據萬向在杭州蕭山工廠的生產計劃,增程版的Karma Revero和Atlantic將是兩大主力,共佔到45000輛的產能。在2018年,Revero和Atlantic的純電動版和增程版也將是萬向首度向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然而,直到今天,國內仍未見萬向就Karma的國產化工作作出任何宣傳。

事實上,以汽車零部件業務為主業之一的萬向,在造車上應該具備一定的能力,尤其在收購了破產的Fisker汽車公司以及它的電池供應商A123公司後,萬向在造車產業鏈上應該已較為完備。

值得注意的是,萬向旗下的三大業務中,包括萬向錢潮以及承德露露等公司,已經出現衰退的危機。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萬向錢潮2014–2016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6.12%、4.20%和5.31%,淨利潤增幅則逐漸下滑,分別為33.2%、10.29%和7.08%;而一直作為萬向集團“現金奶牛”的角色而存在的承德露露,2017年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21.12億元,同比下降16.22%;歸母淨利潤4.18億元,同比下降8.3%。這同時也是自2015年以來,承德露露的營收淨利潤第三年下滑,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也從頂峰時期的8.3億元大幅跳水,2017年僅為1.49億元。

為此,可以想象在資金鍊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對於投資普遍需要百億元級別的汽車行業,萬向的造車前景仍然存在較大疑問。

或許可以值得慶幸的是,早前菲斯科(Fisker)正申請一款固態電池專利,稱這款電池可以將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提高到800公里,重點是充電時間縮短在1分鐘。按照公司的說法,這款電池能夠在2023年實現量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萬向或許能抓住下一波機遇實現爆發。”上述分析人士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