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關羽還善戰卻有著關羽一樣的毛病,最終被俘而死

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最終的結局大概分為三種:一是功高震主兔死狗烹,比如韓信;二是恃功矜能晚節不保,比如關羽;三是謹小慎微壽終正寢,比如郭子儀。

在南北朝時,南陳也有一位名將,比關羽還善戰,卻有著關羽一樣的毛病,最終結局也有點類似。這個人就是吳明徹,號稱南北朝最後的漢人名將。

吳明徹出身將門世家,幼年父母雙亡,但憑藉著個人努力力保家門不衰。他對待鄰里極為友愛,深受鄉里敬重,連盜賊都不敢進犯,在當地小有名氣。

陳霸先鎮守京口時,聽說了吳明徹的事蹟後,很想與之結交。吳明徹則主動前往拜訪,陳霸先降階相迎,一見之下,更覺得他很了不起,授其為戎昭將軍、安州刺史。

他比關羽還善戰卻有著關羽一樣的毛病,最終被俘而死

剛開始,吳明徹的表現並不亮眼,時勝時敗,而陳霸先則始終信任他,經常讓其獨當一面。經過多年曆練,再加上侯安都、杜僧明、周文育等人的凋落,吳明徹終於熬出了頭。

然而可惜的是,待到吳明徹成為南陳的頭號名將時,陳霸先卻已過世了,沒能等到吳明徹真正出關的那一天。吳明徹大器晚成,成就也超過了侯安都等人。

五十歲之後,吳明徹開始大放異彩,先後平定華皎、王琳叛亂,反攻西梁。公元573年,吳明徹奉命北伐,收復了淮河兩岸大片土地,個人聲望達到頂峰。

公元577年,北周滅了北齊,陳宣帝想趁機收復兗州、徐州,已六十六高齡的吳明徹再度出山。寶刀不老的吳明徹首戰即大破梁士彥於呂梁,率領舟師圍攻重鎮彭城。

退守彭城的梁士彥向以善守著稱,北周大戰北齊時,正是他固守晉州,為宇文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從是年底到第二年初,梁士彥將彭城守得固若金湯,還等來了北周的援軍。

他比關羽還善戰卻有著關羽一樣的毛病,最終被俘而死

北周赴援的王軌不直接攻擊吳明徹,而是在彭城下游的淮口結起長圍,又用鐵索連接起數百個車輪,沉入清水河,意圖阻斷吳明徹的水師退路。

果然,南陳士兵開始驚恐不安。吳明徹麾下第一猛將、譙州刺史蕭摩訶建議道:“聽說王軌封鎖下游,還在兩岸築城,現在還沒建起來。如果讓我前去攻擊,對方一定不敢抵抗。只要水路沒有阻斷,他就奈何不了我們。如果城築好了,我們將無路可走。”

吳明徹輕捋虎鬚,悠然道:“斬將搴旗、衝鋒陷陣,那是將軍的事;運籌帷幄、深謀遠慮,那是老夫的事。”蕭摩訶嚇得臉上變色,再不敢多言。

十天之後,王軌在下游完成了封鎖,兩座城堡也已築成,北周的軍隊源源不斷而來。當時,吳明徹因久攻不下,急火攻心,背上長瘡病得很重,蕭摩訶再次請求道:

他比關羽還善戰卻有著關羽一樣的毛病,最終被俘而死

“現在求戰不得,進退無路。軍隊如果秘密突圍,也不為恥。希望您率領步兵、戰車於陸路穩步撤退,我率領幾千騎兵前後護衛,必定能夠讓您平安回到建康。”

吳明徹回道:“你的計策很好,但步兵很多,我身為總督,必須在隊伍後面,率領他們一起行動。你的騎兵行動迅速,應該在步兵前面迅速撤退。”

於是,蕭摩訶奉命率領騎兵連夜突圍,吳明徹則決斷水堤,希望藉助水勢用船撤退。結果,吳明徹的戰船被沉在水底的車輪困住,動彈不得,三萬將士皆成俘虜。

吳明徹被俘後,宇文邕對他還算客氣,封其為懷德公,位至大將軍。但吳明徹豈能忍受敗軍之恥,不久就憂憤而死,享年六十七歲。

此戰,吳明徹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先是自恃其能想要一舉拿下彭城,完全不顧退路;之後又不聽良言,非要頭鐵走水路,最後導致全軍覆沒,身死異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