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官員被奸商猾吏整下臺,一年後堅持回到原地一雪前恥

隋朝初年,一個名叫梁彥光的人在岐州刺史的任上幹得極為出色,連續多次政績考評位列第一,被隋文帝楊堅下詔表揚,賜給他一束絹帛和一把御傘,號召全國官員向他學習。

不久後,楊堅將梁彥光調到相州當刺史。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相州的百姓都稱呼梁彥光為“著帽餳”。餳,飴糖,用米、麥芽之類熬成的糖稀,諷刺他軟弱無能。

這位官員被奸商猾吏整下臺,一年後堅持回到原地一雪前恥

楊堅很不滿,將梁彥光撤職。一年後,楊堅覺得梁彥光還算有點本事,將其任命為趙州刺史。未料,梁彥光卻請求再去相州當刺史,楊堅大惑不解,你忘了怎麼撤職的嗎?

梁彥光說道:“岐州百姓民風淳樸,我採取無為而治,所以錢糧、納稅都是全國第一。相州則不同,衣冠士大夫都搬到了關中,大多是手工業者、商人和樂戶,民風險詐刻薄,喜歡造謠訴訟。我竟採取和岐州一樣的治理方法,這才導致失敗,現在我找到了對策。”

這位官員被奸商猾吏整下臺,一年後堅持回到原地一雪前恥

楊堅同意了梁彥光的請求,將其改任為相州刺史。相州的奸商猾吏聽說梁彥光又來了,奔走相告:“那個廢物又來了,我們的好日子要開始了。”

但是,梁彥光讓他們失望了。到任後,梁彥光首先開展嚴打,嚴懲不法行為,審理案件料事如神,奸商紛紛逃亡,猾吏抓了一批後,其餘的都變老實了,相州的治安大為好轉。

這位官員被奸商猾吏整下臺,一年後堅持回到原地一雪前恥

嚴打之後,梁彥光又聘請了一批名儒,在相州建立學堂,親自主持考詩,表揚獎勵勤奮好學的,開除懶惰不上進的,對於州郡薦舉的秀才,他親自在城外設宴送行,並資助路費。

經過樑彥光軟硬兩手的治理,相州的社會風氣大為轉變,官吏不敢為非作歹,商民不敢無理取鬧,家家安居樂業,行行秩序井然,梁彥光本人也再次得到楊堅的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