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小美的婆婆是個很固執的人,自從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小美跟婆婆每天都要在廚房“大戰”,我們都知道一歲以內的寶寶是不能吃鹽的,但是老人家覺得寶寶怎麼可以不吃鹽!不吃鹽哪來的力氣?小美的寶寶現在8個月,婆婆做輔食的時候總是愛放鹽巴,小美怎麼說都不聽,最後沒辦法寶寶的輔食小美都自己來做,因為這件事,跟婆婆的關係也變得有點僵。

為什麼寶寶不能吃鹽呢?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不讓1歲以內的寶寶吃鹽,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腎臟還很脆弱。眾所周知,鹽是經過腎臟處理,隨著尿液排出的。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未發育完全,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鹽,攝取過多的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同時增加心臟負擔,從而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甚至會引起尿蛋白增多(與腎病相關的一個指標)。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寶寶天生有非常靈敏的味蕾,對鹹味的感知比大人敏感多了,只要一點點鹽就能感受到鹹味。食物中的鹽太多,寶寶即使感覺很鹹也不會表達,只能慢慢適應這種鹹度,最終口味越來越重,在吃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十頭牛都拉不回來了。而且過早接觸人工調味品,還會影響孩子味覺發育的過程。所以,此時讓孩子吃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選擇。

少鹽應該是全家人的行動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將食鹽量控制在5克,但是我國人均食鹽攝入量已達12克/天。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一道菜中可以沒有醬油,沒有味精,但絕不能沒有鹽。然而,這些看起來“不鹹不淡”的問題,正悄悄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吃鹽過多,小心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病跟著來。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如果每天少吃6g鹽,中風、冠心病發生率可以分別減少24%與18%;英國每年因中風或冠心病的死亡人數將減少約3.5萬人;全世界範圍可以減少250萬死亡人數。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與隨機試驗結果表明,鹽吃多了鈣質會隨鈉一起從尿液流失,鈣流失了骨頭裡的鈣自然也會少。如果長期食用過多的鹽,可能導致骨骼變薄和骨質疏鬆症,尤其是對於女孩子。所以媽媽不要再天天囔囔著要給娃補鈣,一邊又給他猛加鹽了。

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鹽,這樣解釋婆婆就知道了

媽媽們,從今天開始,給寶寶做菜繼續不放或少放鹽,要善於利用天然調味食物給輔食增添風味。比如,在給寶寶做蛋羹時,可以放一些切碎的蝦皮(對蝦過敏者勿用此法),這樣一來,蛋羹的味道就會更加鮮美。而在煮粥的時候,白粥中可以放入一些瘦肉、青菜、紅薯等,不僅味道更好,孩子攝入的營養也更加全面均衡。

注: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