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久居城市的人們,大概都會渴望瞭解農村的生活方式及農村的原生態美食。

我們目之所及的鄉野靜幽、口之所嘗的特色小食,無不滲透著鄉村人的智慧與勤勞,自然與和諧......

本期推薦油炸粑,來自貴州安順的特色小食

油炸粑的起源已無證可考,在雲貴川不同地區均有其身影。在貴州,主要以安順的油炸粑最為出名(黔東南也有,做法稍有不同,但都好吃),遍佈安順的各個縣市村鎮,大街小巷、門店小攤,隨處可見的特色小吃。熱鍋熱灶,現炸現賣。熱吃口味尤佳。

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一棍一棒的手藝

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油炸粑,然而從搗米棒的選材,到純糯米的浸泡、蒸煮、再到打餈粑,最後揉成團,再包上赤小豆豆沙,卻都有著獨特的手法。做成後的餈粑,外形精細均勻,米白無瑕,純手工做成的餈粑,還會略有顆粒感。湊近鼻子一聞,一股幽幽的糯米香撲鼻而來。

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一口一酥的味道

將做好的餈粑團,放進油鍋,炸上幾分鐘,待兩面金黃,撈出即食。外層松、酥、脆!內裡軟、糯、香!入口消化,一點也不膩,待到入肚後,整個胃裡都暖暖的,甚是舒服。實在算是可以招待遠方客人的特色佳品。

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小提示:餈粑屬於現做新鮮食品,如果沒有特殊包裝,存儲時,儘量冷藏。常溫下儲存不建議超過3天。

年年歲歲的小小鄉愁

每年臘月的貴州,是日子過的最緩慢的時候。煙霧縈繞滋滋燎燎燻著臘肉的柴火聲,彼起彼伏吆吆喝喝打著餈粑的棍棒聲,交織著如同一首歲月悠悠的思鄉曲。

時代在變,貴州在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食物也越來越豐富,但像油炸粑這樣的小食,卻是幾乎所有貴州人的家鄉情結,承載著我們的小小鄉愁。無關身份,無關年齡。

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有時候,鄉愁,是一塊小小的油炸粑……

或許有一天,這些地道小食文化會在時代的闊步前行中悄然失去了蹤影。那時,我們一邊為發展歡呼著,卻一邊又陷入沉思:“我們該不該留住、如何留住我們的地方特色?”或許缺失的,看起來是最普通的,卻也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中最閃亮的。

所以,在遠離故鄉之前,在這些特色小食特色產品成為記憶之前,我們都應該多多關注貴州,關注【貴電商】,關注我們自己的特色,留住生態,留住健康。

留言告訴我,你的鄉愁是什麼?下一期,我們就聊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