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專業戶王剛,小學差點被開除,10歲時寫信給偉人意外收到回信


《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熒屏經典,劇中人設忍俊不禁,對白詼諧幽默、情節扣人心絃,故事發人深省,圍繞著剛正不阿的紀曉嵐、君主政治的乾隆以及貪得無厭的和珅,產生了一幕幕令人唏噓的悲喜劇。這部戲中和珅這個角色,被完全定義下來。從此王剛成了和珅“專業戶”,他扮演和珅共十一部戲320多集,創造中國歷史上一人扮演一角最多的演員記錄。

王剛兒時非常聰明,成績也好,但是極為調皮。四年級被學校記大過,幾次被學校勸退。父親為教育他,鼻血都被打出來過,但還是難改他頑劣的本性。有一次期中考試,王剛第一個考完又不能交卷,於是鑽到教室地板下面,不小心把地板燒著了,幸好師生髮現及時,將火撲滅,王剛才撿回一條命。

熟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剛四年級時,由於太調皮,被老師“打入冷宮”,不許任何同學跟他玩,十歲的王剛感覺跌入人生低谷。也許是因為太孤獨,他突發奇想寫了封信寄給毛,還落款: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北安路小學四年級二班王剛。大概一個星期後,他居然收到回信了。


圖為當時辦公廳秘書室的回信,內容是:王剛小朋友,你六月二十四日寫的信和圖畫照片都收到了,謝謝你。今天寄去相片一張,請留作紀念。希望你努力學習,注意鍛鍊身體,準備將來未祖國服務。這事很快傳到區裡、市裡,成為全市的光榮。

說起王剛與文工團的淵源,也是富有戲劇性的。王剛妹妹王靜在文工團面試時,評委對其表現很滿意,便問她:你會這些都誰教你的?王靜回答:都是跟我哥學的。之後王剛便被評委叫了進去,他當時朗誦了一首《沁園春•雪》。評委們都點頭叫好,便邀請他加入文工團。在當時兄妹倆能入伍,不亞於現在都考上清華北大的光榮。

1982年,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出版,王剛開始播講七十五集評書版《夜幕下的哈爾濱》,獲得播演一等獎。1984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列王剛為十大演播藝術家。


從出演《宰相劉羅鍋》這個戲開始,再到油腔滑調、隨機善變的奸臣和珅,王剛自己也懷疑,劇組更是懷疑,可他慢慢打破了這種懷疑,甚至一度開始“搶戲”,從那時開始知道人們都知道他已經把和珅演得出神入化了。

戲中是奸臣,戲外卻光明磊落,王剛老師現在生活美滿幸福,60得子,嬌妻鄭東豔比自己小20歲,但在《我本頑痴》中也不禁感慨:“等兒子長大想了解父親的時候,我恐怕已經不在了,所幸會有我寫的白紙黑字留給他,包括我的感情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