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我就是一個母親了 36週歲,頭胎,順產過程及經驗分享

產科醫生是個男的

”哇,這個寶寶頭大。“ B超醫生饒有興趣的看著屏幕說。

這是我產前的最後一次B超,結果顯示娃雙頂徑近10,繞頸三週。

產科醫生看報告時笑了:”有點淘氣哦。“

產檢報告上顯示:孕中期繞一週,孕後期不繞了,第38周繞一週,這眼見就要生了,繞成了三週。

我36週歲,頭胎,身高155釐米。產科醫生是婦產科門診唯一的男醫生,有的孕婦介意,也有孕婦特意掛他的號:技術好脾氣好,長得還帥。

我聽過產科醫生的孕產講座,記得他說,日常門診四分之一的時間用於勸說年輕孕婦嘗試順產。但他卻對我溫和地說:“你這樣的情況,還是剖吧。”

帶著小抄去產檢

39周+3天,我們辦理了入院手續。醫生忙忙碌碌的,我看到走廊上住著不少待產的孕婦,而我幸運地被安排到一個兩人間。

有天產檢,我看主產醫生太忙,問題沒問就準備離開,他叫住了我:”你手裡攥的是啥子小抄?還藏起來的喲,拿出來我看看嘛。“

在場的孕婦們都笑起來了,主產醫生背後站著幾個印度實習醫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歡樂場面,顯得格外茫然。然後主產醫生拿起紅筆,在我那列舉了十來條諸如:“補鈣會使胎頭變硬,不利於順產”的小紙條上,刷刷刷全部劃上了紅叉叉。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饞死我了

我早孕反應不嚴重,能吃能睡,沒吐過。但口味變化很大,專門跑了老遠想要吃的,等菜上來,聞到味道就讓娃爹馬上端走——孕婦還真不是自己作,孕激素作用下,胃中的翻江倒海和忽然而起的情緒,不是孕婦自己能完全控制得了的。

還有一個明顯變化是,女漢子我孕期雖然照常自己買菜做飯,但竟膽小到不敢買活魚活蝦,每當感覺到它們在袋子裡的掙扎,我就閉上眼睛有當街扔掉的衝動。隨著肚子越來越大,慢慢就頂著了灶臺的邊沿,炒菜時,娃感受到火源的熱度,就在肚子裡翻滾或踢幾腳抗議。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廚渣,但自己做的飯怎麼能隨便辜負?於是,到了孕中期,我已經……呃,圓潤了很多。

24周查血糖,餐後二小時高了0.5。雖然只高出了一個小數點,主產醫生卻很重視。我去上營養課,買了控制血糖的書,每頓飯後都堅持至少一個小時的散步,少油少鹽,主食換成雜糧,水煮青菜,控制水果的甜度和量……定時餐後測血糖,再對照自己記錄著每口卡路里的表格,調整食物品種和結構。

饞,真的是饞。饞到半夜餓醒,但也只能喝脫脂牛奶,啃黃瓜。饞到去買菜時,總徘徊在超市試吃品區,厚著臉皮扎幾片嚐嚐。

但控制飲食的效果還是明顯的,從24周到40周,孩子在不斷長大,而我一斤肉也沒再長,連臉都清瘦了。意外的是,孩子出生後很健康,不僅體重剛剛好,還有一頭黑長的頭髮,讓我更加信服醫生的經驗和權威。

破水了!

辦完入院後,我戴著住院手環,樂顛顛地踩著雨後的水窪,和娃爹去吃羊排。雨過天晴後的傍晚,天空格外青藍,新月在空,空氣溼潤涼爽。

等我們回到了產房,護士給我備皮,告訴我,明天早上八九點,我是主產醫生的第一臺剖宮產手術。

羊水不受控制的不斷流出。一位年輕的醫生來問情況,然後他說,你的宮頸條件很好,完全可以順產。我一下子轉不過來彎,說:可是寶寶繞頸三週啊。醫生說:臨床上很常見,我們經常遇到,繞頸不是剖宮產指徵。

後來又來了兩位讓人產生強烈信服感的中年醫生,他們也一致認為我可以順產。

我本來就一直想要順產,醫生們這麼一說,我心裡其實已經傾向於一試。於是開始問一些幫助綜合判斷的問題,反覆確認了諸如:羊水是不會流完的,因為身體會不斷產生新的;孩子是不會缺氧的,因為由臍帶供血,胎監儀也隨時監控著胎心;羊水很清,宮縮有力,胎心強而有力;如果發現任何異常,會在最短時間內組織緊急剖腹,母嬰都不會有危險……

醫生說,順產沒有那麼快,如果要剖現在就緊急手術。

我決定做兩手準備,堅持到主產醫生早上八九點上班時,再聽聽他的意見。

但是,我不能上無痛分娩,醫生說順產的麻醉和剖宮產的麻醉是不一樣的。

陣痛

練過幾年瑜伽普拉提,最初的陣痛,我尚能用深呼吸來調整,同時默默在手機上記錄宮縮的頻次,保持著左側躺一動不動,還時不時看看胎監儀上胎心是否穩定。漸漸疼痛開始加劇,頻次開始變密,自己已經記錄不了了,只能示意娃爹幫忙。

破水後因為胎兒直接壓迫膀胱,我排不了尿。護士來插尿管,我問她要不要打麻藥,她笑著瞟了我一眼:“你還要順產呢,插個尿管打什麼麻藥。”

呼吸法完全沒用了。疼!疼!疼!終於熬到符合醫生交待的三五分鐘一次陣痛頻率時,醫生來了,淡定而和藹地說:“除非把寶寶從肚子裡拿出來或生出來,會一直疼,而且會更加疼。”

我提前做過關於順產的功課,知道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疼時不能大聲哭喊。同房間還有剛剛做完剖宮產的媽媽,新生的嬰兒和陪產家屬,我不想打擾他們休息。所以這時我還能忍著痛,不發出聲音。

待產室裡的故事

我盯著牆上的表,一分一秒的數。醫生來指檢的頻次變多了,這似乎是一個好消息。終於在天色將亮時,護工把我搬到了一張推床上。我疼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以為是要進產房了,給自己打氣:“我一定會很勇敢。”護工大姐說:”對,你一定會很勇敢。“

天真的我啊,其實不過是轉進待產室繼續疼而已。

待產室已經有一名年輕的產婦了,大聲喊著哭,她老公跪在床頭低聲安慰,她的母親泣不成聲,手足無措。這時醫生進來把她的母親請出房間,對她說:”某某床不要哭了,保持體力,寶寶的胎心不太好。“話音一落,她忽然安靜下來,自此連一聲呻吟也沒有了。她和我也在同一間產房,一直很安靜,唯一的聲響是幾小時後那一聲痛苦的大吼——孩子隨之降臨人間。一個在呵護中長大的嬌嬌女,因為一句“寶寶的胎心不太好”,將所有的力量貫注到儘快把孩子帶到人間這件事上……這,就是母親吧。

而此時此刻的我,無瑕他顧。在每次宮縮來臨時,身體已經開始抑制不住地發抖,我死死地抓住床沿,身體卻自己繃緊成一張弓。娃爹開始掉眼淚,說:“老婆,我們還是剖吧。”我已疼得神志模糊,理智居然還能工作,默默咬著牙沒接話。娃爹去求醫生給我打麻藥,得到和之前一樣的解釋:順產的無痛和剖宮產的麻醉不同,而且值班的麻醉師都在忙,沒人手。

我開始不由自主的流淚,小聲喊了幾句:”媽媽。媽媽。”此時,我的老母親正在千里之外,毫不知情。為了不讓老人們擔心,我們故意把預產期說得含糊不清。

我想起有誰說過:”生孩子雖然很疼,但也沒有疼死的。”

度秒如年

時間怎麼過得這麼慢。

我想也許主產醫生來了就好了吧。於是勉強在陣痛間隙,顫著聲音問主產醫生來了嗎?醫生說主產醫生已經知道我的情況了,正在查房,過會兒會來看我。

我疼痛的樣子,已經超出了娃爹承受的極限,他問醫生:“那我們現在可以轉剖宮產嗎?”

"不行。現在只能靠自己生了" ,醫生輕聲說,“宮口都差不多開全了。“

”有要大便感覺時叫我。“ 看慣了疼痛的醫生,語調卻很溫柔,”如果太痛,你可以使一點點勁,但不能大力,宮頸會充血的。“

雖然仍在劇痛中,我仍像是得到了赦免:因為我已經七八個小時保持同一姿勢了。

一波接一波頻密的陣痛,讓我感覺到了,什麼叫生不如死。我分不清什麼是大便的感覺,管不了那麼多了,我作弊地大喊了一聲:“我要大便!”

結果是,我迅速被抬進了產房。娃爹不能進來。

從進入產房的這刻起,你要記住,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我就這麼稀裡糊塗疼得神志不清的爬上了產床:兩腿分開,屁股基本是懸空的,雙手抓著環(嗯,嘴裡不用塞布,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肚子上綁著胎監儀,鼻子裡塞著氧氣管,手上是護士備下的準備剖宮產的粗針管。產床正前方圍了好多張年輕實習醫生的臉。

我分不清醫生們的職責分工,只知道他們有時一下來幾個,有時又全都走了。

陣痛間隙時思緒好像飄得很遠很遠。我努力想一些讓我平靜和有力量的場景,體會醫生說的用力方法,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似乎沒有任何進展。手上的針不知道我崩到哪裡去了,又重新紮,多粗的針管也不再覺得疼了。氧氣管我嫌礙事,也不用了。

我累得沒有一絲力氣,可醫生不讓併攏腿,說娃會縮回去。

主產醫生來了,看到他我立刻找到了整個孕期的信賴感。他幫我撐宮口(技術真的比別人好),溫和地安慰我、鼓勵我。

看得出來,包括主產醫生在內,所有的醫生神情都很放鬆,他們甚至面帶微笑,這證明我的情況還可以。我想。

過了一些時候,有一個年輕的男醫生說要幫幫我,給我壓肚子(尚能忍受),他接著又給我手工轉胎頭:就是伸隻手進去把胎兒的頭擺正,聽起來很平常吧?

可是沒有麻藥!這真是人類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吧,已經哭不出眼淚的我說:“還能再疼一點嗎?”

我又成功地在產房裡引起一陣笑聲。

他帶著笑搬了個圓凳坐過來問我,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我沮喪地說,就是總要坐著的工作。

他說:看得出來。你運動嗎?他問。我說我運動啊,瑜伽普拉提快走打球爬山。他說,這些運動強度不行,你要練有氧練器械。

……

大約我還是有進步。因為終於有護士給我喝紅牛吃巧克力了(剖宮產提前12小時不能吃喝):我從晚飯後滴水未進又流失了大量羊水,已經渴得不行了。

喝了紅牛後似乎我鎮靜多了,也可能是身體更適應了疼痛,開始能夠自己琢磨了。

我完全忘記除了生產之外的世界,醫生說什麼做什麼,我全不關心。心裡默唸:“我要好好利用每一次宮縮”、“寶寶和媽媽一起努力”,和之前忍耐陣痛不同,我現在在等待陣痛:一旦感覺到陣痛將來,我就自己拚命用力,儘量按醫生說的憋長氣。

主產醫生又來看我了,他說“對對對,就是現在這樣用力,你找到方法了。”

產房外,在我平靜用力期間,醫生找娃爹籤可能需要使用產鉗的協議。娃爹看完風險說明,不安地追問:“是每個產婦家屬都要籤這個嗎?”“不是,今天進產房的就你媳婦一個人要籤。”此時,一起進去的那位年輕產婦已經生完出來了。於是娃爹一個人在產房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產房內,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忘記了時間,只是不斷重複用力。

中午時分,我們的孩子,自然分娩,來到了人間。

第二產程我用了三個小時左右,沒用產鉗,從破水到生,歷時12個小時。嘴唇咬破了,身上多處淤青,臉頰上毛細血管破裂。從此,什麼樣的疼痛我都不會再怕了吧,我想。

“個子小、胎頭又比較大的這種情況,年輕產婦也是比較惱火的。”,主產醫生看著我說:“你是靠意志力生下來的”。

我對每一個在場的醫生道謝,仍在不自主的流淚。身體非常疲憊,精神反而很好。

孩子很可愛,他努力地找奶吃,很大力。

感謝上天。

從此以後,我就是一個母親了。


孕產經驗總結

1、早點生養好。

趁年輕體力好,能早生孩子,還是早點吧。

恢復的好一些,養育的時候精力也跟得上一些。當然了,如果單身,不要為了能早點生孩子,而胡亂湊和嫁人。如果生得晚,我就是一個例子:稍微吃力些(也不一定,我身體素質很一般),恢復的稍微慢點。現在醫學發達,聽醫生的,不用太擔心。

2、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孩子不是為老人生的,不是為丈夫生的,也不是為自己生的。

孩子是自己準備好了,自願生的:他因你來到這世界,生命卻是屬於他自己的。他能帶給你的,有時比你能給予的多。

3、備孕。

最好的備孕,是心情放鬆+合理飲食+長期運動。

推薦陰瑜伽,對盆腔血液循環和生殖健康有好處。還要建議你,重點鍛鍊腹部肌肉和盆底肌,這不僅能幫助你順利生產、增加肌膚彈性預防妊娠紋、預防腹直肌分離(產後腰疼和大肚子的罪魁禍首),還能幫你產後更快恢復。臨時抱佛腳的效果不如日常建立起規律運動。

4、早孕期。

我身邊朋友們的經驗,往往感冒了,或是照了CT,吃了緊急避孕藥,喝了點酒……結果發現中標了,你說這世界怎麼這麼巧?

從此以後,我就是一個母親了 36週歲,頭胎,順產過程及經驗分享

孕早期

這裡有一個你需要知道的醫學知識:

5、胎兒不宜過胖。

胎兒需要全面的營養,但所需的熱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從此以後,我就是一個母親了 36週歲,頭胎,順產過程及經驗分享

胎兒

人的身體很聰明,不需要因為擔心胎兒營養不足而胡吃海塞,只會胖了你自己,為未來生產帶來不必要的困難。過胖的胎兒,患遠期代謝類疾病的風險要大於體重剛好的,醫學一般認為新生兒體重在5-7斤比較合理。有很多成年女性希望自己很瘦,卻希望胎兒越胖越好,這不符合醫學的建議。

6、保障營養。

營養好不是指吃得多、味道好,或食材貴重,而是指攝入搭配合理而豐富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少量優質脂肪和糖類等。中國居民的飲食結構,整體碳水化合物攝入偏多而蛋白質攝入偏少,更要特別注意鈣和鐵的補充。

從此以後,我就是一個母親了 36週歲,頭胎,順產過程及經驗分享

孕期飲食

家常便飯就很好,日常可以有意識增加豆製品、牛奶、紅肉、深色綠葉蔬菜、雜糧的攝入。有條件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孕期複合維生素。

7、尊重醫生的專業意見。

醫生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會選擇最符合產婦利益的孕期指導和生產方案。醫生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在每天的重複工作中,見慣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習慣了不露聲色。

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他們看人的身體就只是身體而已——我學醫的同學,詳細描述過自己花樣年華時,是怎麼提著一箱真的人骨頭穿梭校園,又是如何去上解剖課的。當我們理解一名醫生從學醫開始,就不斷磨練的強大內心和承受力,就更能讀懂醫生平靜表情下的友善和關切。

8、順產還是剖宮產:聽醫生的。

能順產就順產,順產創傷小,恢復更快,對胎兒的健康也更有利。

如果出於醫學需要,選擇了剖宮產,也不用太擔心,現在技術很成熟。另外,剖宮產確實也有一些順產沒有的好處。有一個事實是,大多數產科醫生都鼓勵自己的孩子順產。

9、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孕期激素變化迅速,孕婦身體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心理上也承受著不少壓力,加上對胎兒發育的擔心,情緒起伏或略有忐忑是正常的,要學會自己調節。

孕期和產後是孕產婦焦慮症的高發期,所以能正確識別自己的情緒,並及時排解顯得尤為重要:多和人交流,多接觸大自然,適當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10、科學鍛鍊,是產後恢復的關鍵。

從醫學的角度,自懷孕那天起,你的身體就開始整體協作,分泌激素,默默為哺乳、生產做準備。鬆弛素讓你的骨盆、韌帶、關節變得鬆弛,支撐力變弱,與此同時泌乳激素讓你的乳房脹大,變得更為沉重。所以,很多下垂不是因為哺乳,而是在懷孕時就已經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