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文艺片”之于电影,较“摇滚”之于音乐的负面影响可大的多得多!以下五点是本人对于这一观点的具体论述:

一、标签化让人望而止步

现代人很少用经历和回忆来记人了,其替代品便是一个个简洁化的社会标签,比如说谁谁谁是个大夫,谁谁是卖车的,谁是个搞摇滚的,谁是个文艺青年;谁谁谁是老板,谁谁是二姑,谁是某部电影的主角等等。给人或事物贴上这些标签有什么好处呢?一来,不用费脑子再深入研究了,二来方便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取利用。

“文艺片”便是在这种标签化的时代应运而生的。不同的是,搞摇滚的还要细分成金属、朋克、布鲁斯;.医生要细分成儿科、外科、内科;而相对于电影就简单多了:大众习惯性的把市面上的电影一刀切两半,一半商业片,一半文艺片。其不费时间和脑力就能将其筛选利用到社交上的好处不言而喻!

很少有人去研究被他们称之为“文艺片”的电影本身讲了些什么,最多也就记记电影的一些特有符号及幕后八卦,比如说《刺客聂隐娘》获过戛纳最佳导演;里面有舒淇和张震;摄像师李屏宾很牛等等,这些标签就足够了。

正所谓,西方人在为电影尽可能分类分级,中国人却在极力把娱乐片、文艺片划清界限。

二、概念让不懂的显得懂,让懂的显得不懂

怎样算懂,怎样算不懂,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热衷于日本 AV,在我看来,男人看硬了,女人看湿了,这就足以证明看懂了!问题是,人家学院派或者大专家们不干了!于是,便要成立个AV研究会,那些电影专业词汇便在此起到作用了,它成了把懂和不懂划清界限的唯一工具武器。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或是野路子出身的电影爱好者可千万别随便使用电影词汇,否则会被“老师和专家们”劈头盖脸一番。至于那些心灵、生理所感受到的“懂”,劝你还是别拿出来,那对于彰显一个人的电影品味和天赋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和加分。曾经本人就在“蒙太奇”这一概念的理解上领教过专家们的“教导”。

这点不仅在电影圈如此,音乐圈、文学圈、金融圈、学术圈统统如此。

三、“文艺片”是烂片的庇护伞

不知道曾几何时,“文艺片”成了闷、晦涩难懂、没有故事情节、没有逻辑的代名词;又不知道曾几何时,某些人把所有自己认为闷、晦涩难懂、没有故事、没有逻辑的电影全部划归到“文艺片”的范畴里;

这一大众现象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那些非主流逻辑严谨的电影和那些结构散乱,讲故事、讲观点手法糟糕的电影全部混到了一起,反正对某些人来说都是不看或看了也白看。

好吗!既然大众都看不懂,或是不爱看,媒体或宣传方便有机可乘了,乘什么,自然是“文艺片”的概念。换不来票房总能换的来“口碑”和“投资”吧!由此便不难发现,为什么中国当下圈里好多人吆喝着文艺片文艺片,却鲜有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你能说是人家国际大奖评委无能吗?!当然,中国这么大,不乏有才能的导演和作品,只不过没入圈罢了。

那么,那些经典艺术电影是不是就等同于闷、晦涩、没情节、没逻辑?这自然是大众的主观想象。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一部经典电影的内部创作逻辑是松散的,哪怕是欧洲的那些“反故事”的或先锋试验派的导演。可悲的是,没有人去就事物的好与坏钻研下去,因为一个“文艺片”的标签就足以止住人们的脚步了。

四、“文艺片”让大众丧失社会感知能力

本人喜欢沿着大街走路,随时也会被一些细微的人或事件所感动。就拿最近溜达中的一件事情为例: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一个脏兮兮的民工和自己脏兮兮的儿子。儿子像是犯了错误,老爸还在生气。于是两人隔着很远的距离前进着;老爸不时回头看眼儿子,确保他在自己视野内,儿子躲躲闪闪,像是在跟老爸怄气却又害怕老爸不要自己了。短暂的接触后,两人又再次拉开了距离。这便是现实的感动。

我想到了《偷自行车的人》里的父子。没错,真正的经典电影从来就不是用文艺和商业概念来划分,它们也从来没有忽视讲故事的方法,它们从来也没有脱离对现实的表达和对真理的探讨。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贺岁片开门红,却想谈谈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偷自行车的人》剧照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财力有限,不能走遍全世界,不能看透每件事,不能照顾到看问题的各个角度,于是,电影便成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窗户。换句话说,影视的真假、高低、角度以及内容等要素直接影响到了观众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选择不看这个世界,要看就看美的!怎么屏蔽丑的和下三滥的人或事物呢?那些轿车、洋房、高档餐馆、咖啡馆、商务街区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当然还有类似于“文艺片”、“摇滚”、“文艺青年”这些标签式的概念!我把所有这些因素称为“小资情结”。

自然,大众也不喜欢在影视中看到那些城市街头、农村里的“下三滥”的事物与色调(体现在电影中对色调、化妆、演员的美化),那些小资情结在这方面起到了无与伦比的引导作用。它让大众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感知能力,哪怕是对一个乞丐的怜悯,对一场街头争吵的思考,对一个卖菜小贩的感动…

五、“文艺片”在加深社会阶层间的距离

不管你信不信,我接触的文艺青年里,相当一部分都很会享受生活!他们会在优雅的办公室里喝着咖啡聊肖邦和贝多芬;他们会在文艺范儿十足的画廊里谈加缪和存在主义;品着红酒美食说安东尼奥尼和帕索里尼…没错,爵士乐、交响乐、文艺片、社会话题等丰富了白领和中产的生活情调,另一方面,又让那些嚼着劣质流行音乐、看着低俗喜剧片的屌丝又妒又恨,这种恨甚至上升到了对交响乐、文艺片的鄙视(体现在漠视与不接触上)。而夹在中间的媒体、影评人便在不断地幸灾乐祸地制造着那些类似“文艺片”的概念,以此来划清社会阶层间的界限,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至于藏在这些概念后的作品呢?它们无奈地被那些边缘化了的小众群体默默钻研着、热爱向往着。就像那些默默为社会尽着自己一份力的身体力行的公益人士一样。只可惜,这些小众群体永远不懂那些文艺青年乃至大众所谓的“文艺片”的概念!


撰文:太虚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