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昨晚(17號),新時代之光·2017“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發佈儀式在湖北廣播電視臺舉行。

在2017年131人(組)“荊楚楷模”月度人物基礎上,經提名推薦、網絡投票、綜合評審、公示等程序選拔,省委宣傳部授予王子豪、王華君、盧自德、田仲生、楊漢軍、谷山強、翁新強、續輝、謝愛娥及武漢大學六院士2017“荊楚楷模”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先跟隨湖北新聞(ID:hbxwwx)一起去活動現場看看~

用愛滋養 初心不改

黨的十九大代表、通城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續輝,20年來,通過法律援助、挽救失足青少年。最讓她難以割捨的是一位廣西的聾啞女孩小鐘。幾年前,小鐘在通城偷竊被抓,按法應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續輝考慮到小姑娘不諳世事、被盜竊團伙欺騙,竭力援助,小鐘被依法減輕 判刑5年。出獄以後,小鐘回到老家的一家企業上班,續輝這些年依然自掏腰包兩萬多元繼續幫助她。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續輝和小鐘相擁而泣)

現在,續輝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徵,腿腳走路不便。小鐘為續輝送上她精心準備的禮物——一雙護膝。為了這次見面,聾啞女孩小鐘練習了很久,只為了親口叫續輝一聲“媽媽”!

崇德向善 孝老愛親

襄陽市第二十中學學生王子豪是孝老愛親的代表。2016年10月4日,一場災難突然降臨,父親王開久在工作時不幸被燒傷,生命垂危。年僅13歲的王子豪不顧母親和親屬的強烈反對,瞞著父親先後兩次割皮救父。移植手術完成之後,王子豪的第一句話是關心爸爸手術是否成功。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王子豪的後腦勺仍可看到取皮痕跡)

“他是我父親,救他,我義不容辭”。13歲的他,是湖北省年紀最小的割皮者。13歲的他,是湖北省年紀最小的割皮者。

銳意創新 勇於開拓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防雷輸電技術事業部總經理谷山強詮釋了銳意創新。2007年,博士畢業的谷山強來到南瑞集團武漢南瑞公司,主動申請到電網防雷研究第一線工作,從此開始了他“捉雷”“追雷”“防雷”的雷電探索之路。對雷電大面積預警,國內外沒有先例,谷山強和團隊成員經過10年攻關,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指標國際領先、覆蓋全國的雷電監測網,可提前30至60分鐘準確預報 雷電來襲,廣泛適用國家電網,高鐵、民航等領域,創造直接經濟效益 6億多元。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每當雷暴發生時,別人總是躲避不及往屋裡跑,而谷山強常常一個箭步衝到屋外,第一時間站到距離雷電最近的位置。他常開玩笑說:“咱就是跟著雷跑的人,雷在哪咱就追去哪。”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自2014年以來,“荊楚楷模”評選活動已經成為湖北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構築起湖北精神、湖北榜樣、湖北價值、湖北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蜜蜂爺爺”盧自德

耄耋之年,本該兒孫繞膝、安享天倫,鶴峰縣86歲的老黨員盧自德卻像一隻蜜蜂一樣奔波在全縣2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把中蜂養殖當成富民產業積極推廣。

在他的幫扶下,該縣近2萬農民依靠中蜂產業或摘掉“窮帽”或健步走在脫貧路上,中蜂成為鶴峰縣產業脫貧的新路子,而盧自德也被譽為“蜜蜂爺爺”。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盧自德(左二)

上世紀60年代末,盧自德開始潛心鑽研中蜂養殖技術。為記錄中蜂的生活習性,他曾經連續三天三夜守在蜂桶邊上。為了調查鶴峰的蜜源,他走遍該縣1300多個自然小組,通過三年努力,最終查得全縣共有蜜源植物112科4179種,其中可以利用的有3000多種。

退休27年來,經盧自德手把手培訓出來的“高徒”達300餘人,當地中蜂的單群產量由原來的均產不到10斤提高到20多斤,最高的達到80多斤,蜂群也由原來的1萬多群增加到現在的4萬多群,產值達3000多萬元。如今,鶴峰縣正在探索打造“協會+公司+合作社+示範基地+大戶+貧困戶”的中蜂產業扶貧良性發展模式,大踏步向“10萬人養蜂、10萬群規模”進軍。

“獅子型”幹部楊漢軍

2017年8月9日下午5時45分,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漢軍突發心臟病倒在辦公室,經搶救無效,於當晚10時30分因公犧牲,享年55歲。

楊漢軍是一名典型的“獅子型”幹部。他打破招才引才瓶頸,曾10天跑了1.8萬公里,每天兩到三場推介洽談會。他改革招才引智工作機制,組織實施“城市合夥人”計劃,按照“虛擬機構、實體運作”模式設立市招才局,創新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增強城市對人才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群眾利益無小事”是楊漢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16年夏季武漢遭遇歷史罕見暴雨,作為聯繫蔡甸區防汛工作的市領導,他多次深入一線指導防汛工作,徹夜駐守督導群眾轉移工作,深入實際前往對口聯繫的貧困村毛衝村調研指導。

就在犧牲前兩天,他剛隨省人才工作代表團出訪回來。在經過8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抵達武漢後,他直接來到辦公室,召集相關同志研究工作,一直到晚上10點閱批完30多份文件才回家。8月8日、9日兩天他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直到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醉心“最奢侈基礎課”六院士

武漢大學六位院士和多位著名科學家,堅持20年面向大學新生講授專業基礎課《測繪學概論》,被學生們稱為“最奢侈基礎課”。

這門課程既是嚴謹的專業知識課,更是由院士們生動演繹的愛國思政課。院士的師德師風感召著學生,民族情懷和愛國真諦引領著學生,無形的價值觀教育與有形的專業知識深度融合,讓一代代大學新生入腦入心。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5年前,6位院士合影,左起張祖勳、劉經南、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龔健雅)

教學團隊很快組建,延續至今已包括寧津生、李德仁、劉經南、張祖勳、陳俊勇、龔健雅等六位兩院院士,以及多名測繪學界的知名教授。其中最年輕的龔健雅院士60歲,最年長的寧津生院士85歲。授課形式為每人主講一個章節,每週一次課,從未間斷。

為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院士們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利用新媒體等教學工具,聯手編寫教材教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活力課堂。雖然授課內容已經非常熟悉,但院士們每年暑假仍會留出時間專門備課。每位院士的課堂都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如涓涓細流滋養著學生的心靈。

最美“的哥”王華君

開出租車19年,王華君安全行車170萬公里,拾金不昧120多次,價值達35萬多元,收到乘客送來的感謝信、錦旗36次。2014年,以王華君命名的“王華君出租車文明服務工作室”成立,並提煉推廣“王華君出租車文明服務工作法”,得到乘客們的一致好評,被親切地稱為“雷鋒車隊”。

2000年3月的一天,王華君看到殘疾女子楊麗華帶著年邁的母親在路邊候車,便將車停下,攙扶老人上車,幫助楊麗華入座。當了解到楊麗華是帶著母親看病後,王華君沒有收她的錢,並遞給她一張名片說:“大姐,你以後想出門就打我的電話,我保證免費把你送到。”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一句承諾,18年來,只要楊麗華或家人需要乘車,王華君總會上門免費接送,甚至到銀行去取低保金、繳納水電費,楊麗華都交給王華君代為辦理。

2014年,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掛牌成立,王華君出任中心主任,為家鄉622名流動黨員、28600多名進城農民工架起服務的橋樑。

幾年來,王華君帶領他的團隊為農民工調解大的矛盾糾紛42起,維權金額高達1380多萬元,還義務為700多名老鄉在宜昌發展租店面、跑業務、墊資金,讓秭歸在宜務工鄉親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平民孝子田仲生

14歲那年,田仲生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哥哥,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其後數十年來,為照顧父母,他數次放棄改變人生的機會,老母親2017年去世時已是114歲高齡,是孝感市最長壽的老人。

1966年,19歲的田仲生瞞著父母報名參軍,但看著鬢髮斑白、老淚縱橫的父母,孝順的田仲生始終放心不下,大哭一場,放棄了當兵的夢想。

1970年,按政策要求,67歲的小腳母親和76歲的父親雙雙要下放雲夢沙河鄉田家畈合作社務農。已是棉線廠工人的田仲生數夜無眠,主動提出隨父母一起下鄉務農,但政策只要求其父母下放,田仲生的請求不被受理。護母心切,父母下鄉的當天,一向溫厚的田仲生捲起鋪蓋跟隨下鄉。7年後,83歲的父親在鄉下去世。3年後,田仲生攙扶著76歲的老母親回城。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2012年6月,田仲生的母親夜間起床時不慎摔傷,經過田仲生精心照料,老人生命無礙,卻從此生活不能自理。

近4年來,無論冬夏,田仲生每晚定時起來二次,察看母親,或送杯水,或幫母親大小便。為照顧母親,田仲生一生沒出過遠門,最近8年,更沒走出5公里範圍,時間也必控制在2小時內。田仲生的孝行感動了身邊無數人,2017年10月被評選為孝感市第九屆“十大孝子”特別獎,2017年11月當選“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新法強村翁新強

2012年6月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後,翁新強加入某酒業集團鄂西北銷售團隊。因業績突出,兩年後,他被提拔為銷售總監,掌管4市20多個縣級市場,前途一片大好。

2014年中秋節,翁新強回家鄉看望父母。看到村裡的落後面貌,他萌生了辭職回村競選村幹部,帶領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念頭。

經過深思熟慮,翁新強毅然辭職參加了湖北省大學生村官招聘考試。通過筆試、面試後,被分配到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村擔任村支書助理。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為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他籌資50餘萬元,新建了一個佔地百畝的湖北省五味子項目眾籌扶貧觀光采摘基地,就近安置了十幾戶回族貧困戶就業,同時還培養了多名種植五味子技術指導員。

目前,他負責的五味子產業已經帶動100餘戶回族同胞種植五味子。本村社員261戶,周邊分社成員782戶,一共帶動1043戶抱團發展五味子產業脫貧項目。

水上村醫謝愛娥

從1992年開始,謝愛娥和丈夫一直堅守在洪湖中心一條不足20平方米的小船上給漁民看病。湖上物資匱乏,生活必需品都要搖槳駕船,花大半天的時間,走幾十裡水路從岸上買來。

湖面開闊,“無風三尺浪”,小船隨著波濤起伏飄蕩,讓人一陣陣眩暈。湖上的冬天異常寒冷,夜裡不管蓋幾層被褥,都難以捂出一絲熱氣,冷得讓人無法入睡。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夫妻二人相互依靠著熬過了9000多個漫漫長夜。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小小的醫務室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50多號病人,有些時候還需要划船上門給漁民看病。25年來,他們接診病人多達3萬多人次,出診3000餘次,不管白天黑夜、雨雪風霜,只要病人需要,她都要出診。

隨著洪湖溼地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一一出臺,2017年1月起,洪湖禁止任何形式的漁業圍網養殖行為。在漁民上岸之後,她依然選擇在安置點的衛生所為上岸後的漁民們繼續服務。

道德的光芒溫暖人心 (點開前請備好紙巾)

自2014年以來,“荊楚楷模”評選活動已經成為湖北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構築起湖北精神、湖北榜樣、湖北價值、湖北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感受榜樣的力量

道德光芒溫暖人心

向他們致敬!

洽談合作事宜 | 請聯繫在線客服

本期主編:梁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