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土木工程的搬磚青年,轉行做互聯網,現在是公司的業務負責人,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成功算不上,但應該不算失敗吧。

恰好今天有空,跟跟你分享下我的經歷,也是想告訴每一個初入職場的同行,進錯行業並不可怕,只要你勇於去改變和嘗試,機會總是會有的。

2016年,我從西南一所985高校畢業,放棄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機會,放棄了國家電網的offer,一心進入了自己以為的好公司——中建。

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進公司的前半年,我每天都很努力,每天跑工地、回來做方案、畫圖,做申請專利和獎項的策劃,最嚴重的時候,連續一個月每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

於是進公司半年的我破例得到了提前轉正的機會,那時候,我以為等待自己的會是一片光明的前途。

可惜,好景不長,畢業的第一個春節,我留守項目,和新入職的一個同事一起在一個遠郊的項目上過了春節,沒有人煙、只有幾個人在諾大的一個項目上。

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幾個人在項目上看春晚

那個時候,我忽然覺得,能夠跟家人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開年後,我剛休息了四天就被召回公司做項目,來不及一絲猶豫。

回到項目上,周邊所有的事情都壓在自己身上,公司還不停地召喚自己,每週休息的時間不到半天,我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生活,拿著入門級的工資,卻幹著三個人的活。

新的一年,我媽告訴我,我表哥(做程序開發的組長)去美國學習,月薪3W了(我表哥跟我是同一屆的)。

我忽然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些蒼白,在一個傳統行業、國企,我始終要依靠歲月去熬,最終可能就是個勉強的中產階級,我需要將近十年才能達到那個水平。

於是,我開始去看行業的趨勢,到底這個行業是否還值得奮鬥下去。

最後我悲哀地發現,建築業早就已經過了黃金時代,甚至很多項目都是虧損接過來,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在這個人才過剩的行業,人才變得廉價而且苦逼,剛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會走向工地,不知道多少年的奮鬥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長痛不如短痛,如果未來等待自己的並不是想要的生活,那麼在這一行奮鬥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決定轉行之後,我就一直在尋找出路,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去要去商業最前沿的行業——所以我選擇了互聯網。

要麼學我同學做技術,搞研發,做一個歡樂的碼農;

要麼做市場或者運營,成長為企業的首席運營官;

我選擇了後者,大概是因為自己從骨子裡就更想從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希望自己的思維侷限在代碼裡。而且,首席運營官這個職位聽起來挺霸氣的。

但當我真正下定決心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除了會搬磚之外,對於其他行業一無所長。

我嘗試著投了幾份簡歷,結果全部都是石沉大海。那時候甚至懷疑自己除了一輩子待在建築行業,已經別無選擇了。

就是這樣的我,也很難想象自己在工作一年後轉行互聯網,半年內加薪3次,直接成為了部門的負責人,還拿到了公司的期權。

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晚上閒下來在公司拍的

一年前,我開始籌備轉行,當時還屬於互聯網純小白,連流量和H5是什麼都不知道。以為“流量”就是“上網流量”,H5就是易企秀這些頁面。

就是這樣一個純小白,到現在為公司的業務增長負責,還要參與到戰略規劃的制定中來,帶領公司從零開始到開通兩座城市,並且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增長,連競品都來模仿和學習我們的模式。

我不敢說自己多麼精於互聯網運營推廣,但起碼已經從入門的階段進入了登堂入室的階段了,也能夠開始和一些大神探討和探索一些新奇的東西了。

說起來有點神奇,從我接觸互聯網行業到我成功進入互聯網行業,大概花了3個月的時間。恰好是這3個月的時間,我重塑了我的職業觀念,也成功地印證了一句真理——人真的可以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以前的我,只覺得自己按部就班去發展,現在我發現人生多了一些可能性。大概就是因為,很多改變的因素,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以前的我,是這樣子的:

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現在的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未來想要什麼,所以進入互聯網公司之後,就非常努力地去發揮自己的能力,去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地看到反饋,越做越好。

所以,想在這裡跟你分享下,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又是如何去思考工作>>生活>>事業的關係的。

首先,不要輕易裸辭,否則會很容易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職業迷茫期

他接觸過很多行業,但卻沒有做好任何一個行業,因為每一次裸辭換行業都是淺嘗輒止,根本沒有接觸到該工作和該行業的核心。

其實這是在透支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從事的基層崗位多了以後,不僅公司會懷疑你是不是能力有問題,就連自己都會懷疑自己。

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想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其次,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前,你應該充分準備,找一家靠譜的公司和崗位,避免隨便找一家公司敷衍自己。

人在著急的時候很容易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比如說有一個不錯的offer時就欣然接受,卻沒有考察公司的背景和未來的發展。

如果你打算進入一個新的行業,以互聯網行業為例:

如果我沒有做任何準備,就裸辭想要進互聯網,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我找不到工作,失去信心,隨便找一份工作應付了事

所幸我選擇了前者,做了充分的準備之後才選擇辭職去面試,一出手就拿到了別人三年工作經驗才能拿下的工作。

最後,想跟你分享一下,進入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的工作狀態和自己對生活和事業的一些看法

在一份自己並不喜歡的領域,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很憔悴,上班就像上墳一樣:疲憊、焦慮、迷茫

從土木工程到互聯網公司業務負責人,我總算轉行成功了

當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之後,我會主動去研究自己不懂的每一個問題,也會從策劃到執行去關注一個計劃的全過程,甚至因為我堅持寫作和分享互聯網相關的知識,還獲得了成為某知名平臺簽約作者(保密協議不便透露)、某知名教育平臺的市場合作機會,也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互聯網賺錢學習平臺生菜運營,利用業餘時間搞一些事情。

越來越多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我開始可以去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也開始可以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現在即使是辭掉工作,我的副業收入也足以支撐我走下去,甚至比大部分白領的收入都要高。

大概最大的變化就是:

我開始接受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下班後,我依舊會選擇主動去完成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我也開始明白,事業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事業可以獨立於現有的工作之外。(大概就是,除了工資收入,還要有保障自己職業安全感的一份事業。)

雖然剛開始很難,但我們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從難變成容易,再從容易變成輕鬆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