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上萬的培訓費後,我總結出這3條成長經驗

這篇文章,也許能讓你的價值翻倍。

花了上萬的培訓費後,我總結出這3條成長經驗

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我花費了上萬的培訓費用,購買過N次知識付費產品後,總結出這樣三條經驗。

1

我花錢是買的別人的經驗

花了上萬的培訓費後,我總結出這3條成長經驗

去年4月,我籌備轉行互聯網,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選擇了某在線教育網站作為自己入門的平臺。

最後報名的時候,我依舊猶豫了很久,畢竟將近4000塊的費用,對當時的我來說甚至有些昂貴。

經過兩個多月時間的學習,我成功入職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市場運營崗位,並且成長很迅速——轉行不到一年,收入比之前高2-3倍,自己也開始帶團隊。

可以毫不驕傲地說,我不僅把自己的學費賺回來了,而且賺回來了很多倍。

我記得在購買課程的時候,每一次老師講課都會有這樣一句話:“人一定可以通過學習改變命運”,以前我覺得這是在洗腦,現在想想反而覺得,真他媽太划算了。

等我真正體會到知識付費的快感之後,才發現買課程真的太划算了。別人七八年的經驗,我花幾千塊錢就能買到,而這些經驗賦予我的思考和能力的提升速度,是同齡人的兩倍。

所以,如果你準備all in一個領域,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這個領域經驗豐富的人,然後向他學習。

2

最好的學習就是刻意練習

花了上萬的培訓費後,我總結出這3條成長經驗

前段時間,我組織了一次暖石(http://t.cn/RpF024S)同學的線下見面會,竟然意外地發現:有很多同學都是先聽了盜版課程,再決定購買正版課程。


至於是什麼原因,他們給出的回答是:“盜版課程沒有實操,學的東西感覺不能落地。”

的確如此,我們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如果只是看書、聽課,不花時間進行刻意練習,最終只是紙上談兵,談不上掌握。就好比為什麼很多人懂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上這一生,你只是懂了而已,卻並沒有掌握如何運用。

插坐學院副總裁粥佐羅就是刻意練習的好例子。

粥佐羅在進入新媒體之前,沒有任何新媒體寫作的相關經驗,他大學讀的是體育,畢業後甚至流落到去擺地攤。

2016年3月,粥左羅幫公司註冊了一個新號“毒舌科技”,最初用戶只有2000左右,在粥左羅的精心打磨下,這個小號也產出了一篇篇的爆款文章,多篇突破10萬閱讀量,最高閱讀量70萬+,5 個月時間做到了 10 萬精準用戶。

2017年3月6日,粥左羅入職插坐學院任副總裁,同時擔任插坐學院的新媒體講師,保底年收入50萬。到現在一年多時間,粥佐羅的課程營收已經突破1000萬,年收入已早就翻了N多倍。

為什麼同樣是做新媒體,粥佐羅成長速度如此之快?在他的分享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刻意練習。

剛開始入行的粥佐羅為了寫好文章,不停地研究熱門文章,對每篇爆文都會做詳細的拆解,從標題到排版、從內容選題到遣詞造句,經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粥佐羅可以說對爆款寫作得心應手了,已經成為新媒體領域的大咖級人物。

粥佐羅的成就離不開刻意練習,可以說刻意練習是從小白到高手的最佳路徑,沒有之一。

那麼什麼樣的練習才能稱為刻意練習?

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喜歡做筆記,喜歡把老師講的東西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但卻不願意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戰中去,看起來很勤奮,實際上是低效勤奮。

還有一部分人,喜歡通過不停的重複練習來提升自己的水平,卻缺乏深層次的思考,這種學習者在高中、大學尤為常見。明明很努力,但是卻很難考出好成績,問題的本質就在於,他們只是在做簡單的重複,這是一維的努力,並不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一套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它不是簡單地重複,而是在重複只上不斷收集反饋,從微小的變化上抽絲剝繭,找到更有效的訓練方式,不斷地提高練習者的水平。

就好比新媒體寫作,即使重複寫作一萬遍,缺乏深層次的思考,你永遠也成不了高手。

由於篇幅原因,關於刻意練習,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詳細闡述。

3

圈子是知識之外最寶貴的東西

花了上萬的培訓費後,我總結出這3條成長經驗

之前聽過一句話:高手之間的差距不是能力的差距,而是格局和資源的差距。

在社交領域有一個常見的心理效應叫作圈子效應,意思是說一個穩定有效的圈子可以為生活、工作的正常運轉提供很多機會和便利。

為什麼同是做單車,小藍單車的運營如此之強,最後卻拼不過摩拜和ofo。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摩拜和ofo創始人背後強大的圈子。

在摩拜單車的投資名單裡,高瓴、華平、騰訊、紅杉、啟明創投、貝塔斯曼、愉悅資本、熊貓資本、祥峰投資和創新工場,幾乎所有的帶有投資風向標的企業都投了。

這麼多大咖的站臺和投資,摩拜想失敗都難!這就是圈子的力量。

最近,有一位業內知名的自媒體做了一堂收費上萬的私房課,內容其實跟線上課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就是這樣一堂課程,竟然有上百名學員報名,而且很多學員已經實現了百萬年薪,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一類人了。

我開始還不是很理解,為什麼那些年薪百萬的人都喜歡抱團,甚至不惜花高額的費用去參加MBA、線下私房課這些高端的付費培訓。

後來我慢慢清楚了:年入百萬的人想要突破已有的收入水平,僅僅靠自己的努力已經很困難了。

這些人在各個領域已經有所成就,線下私房課能夠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本身就已經有上萬的價值了。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平臺,能夠讓優秀的人跨界學習、互換資源,把自身的價值放大很多倍,這是圈子的效應。

你在什麼圈子,決定了你未來能夠達到的高度。

在互聯網領域,尤其如此。自媒體圈子、知識付費圈子、電商圈子、運營圈子,

圈子可以給人賦能,更重要的是,互換觀點和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