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图鉴,意为全面、系统、准确地用图文形式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而

《北京女子图鉴》最大的特点正是真实记述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这部剧没有上帝视角,陈可的生活轨迹并没有按照大家想象中的样子成为白富美、嫁个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她和很多北漂大龄女青年一样,平淡地选择了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北京土著男人结婚了,然而更不按常理出牌的是,陈可的婚姻却并不幸福,甚至最后她选择离婚。

这让往往习惯看剧有代入感的观众有些被泼了冷水的感觉——原来那个荧屏镜像中的自己也没有如期冀般一帆风顺。而实际上,这恰恰也是该剧能够引发无数看客共鸣的魅力,“我们推了一个镜像剧的概念,就是希望每个看剧的人能在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制片人卢林说,正是这样的平民视角才能激起受众的共鸣。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采样100余位北漂女子真实案例

用平等视角打造镜像话题剧

《北京女子图鉴》是2018年开年以来首部自带话题流量的大剧,其真实呈现的北漂女青年的故事刺痛了每个相关者的心。随着该剧的热播,流量与话题齐飞,制片人卢林在接受传媒柯南专访时独家揭秘了其爆款背后的创作手法。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以前我们做剧多少有价值观输出,比如类似《女子实战手册》,会告诉你当下的女性应该如何生活,但是《北京女子图鉴》没有告诉你这个结果,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多元的,所谓的图鉴意义也在于此,我们更多地是希望通过话题展示引起你的共鸣,所以我们提了个镜像剧的概念,我们是平民视角,不是上帝视角,没有对任何人进行任何指导和价值观的输出,只是希望这个故事像一面镜子一样,让观众产生共鸣,想起自己。

你(在看剧的时候)要想你自己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我们最想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去做一个价值观的输出和指导性的剧,因为镜像的意义在于鉴自己。”卢林如是说。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镜像剧的概念事实上借鉴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其核心就是对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进行思考。而为了达到“现实”,《北京女子图鉴》在剧本创作阶段取样了一百余位北漂女子的真实案例,剧情几乎全部有迹可循。

卢林说,剧中陈可从第二家公司跳槽到第三家,好友笨笨给她出招如何应对HR并成功从3000月薪要到7000就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剧中陈可险些被上司潜规则上演送烟的那一桥段则是她身边一个同事的真实故事。“这部剧是用千万人的故事组合成了一个故事,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经历,从素材源头来说,是由很多女性真实的故事拼凑而成,再由编剧去做摘取、取舍,形成了最终的成品。”

也正因为真实,这部剧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话题,每一个话题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北京女子图鉴》从预告开始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点击率一路走高,而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片尾小剧场神反转

北奔女子有点燃有点暖

尽管《北京女子图鉴》没有利用上帝视角刻意输出某种价值观,但其整体感觉依然很励志。卢林说“我们这部剧没有价值观,就是真实呈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正能量”。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比如,每一集剧的结尾处都有个剧场版的反转小故事,它就是用来送温暖的。第一集讲的是陈可异地的男朋友和自己说分手,按照剧情陈可被劈腿了,但是结尾处可以看到其实她的男友只是因为母亲病了不能去北京了,他不想耽误陈可而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还有那个送假LV的男友张超,剧情来看陈可和他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但是结尾处演的是其实张超已经偷偷找代购买了一个LV包包,只是因为还没有到货所以临时买了个假的哄陈可开心。

卢林说“我们当时命名小剧场的名字叫‘那些年你不知道的事’,陈可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事,我们其实想给她一个解释,也想暖一暖大家,不要只看生活中不好的东西,还是想给大家生活希望,告诉大家生活中暖心的东西多。”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北京女子图鉴》在开播的时候推出了一个“北奔”的概念,意思是让在北京生活的女性更加有目标感和方向感,这些女性不是漂着的状态,而是有清晰的轨迹为之奔跑。在剧中陈可提出了一个问题“女人有野心,男人会不喜欢吗?”

的确,在大多数的电视剧中,有野心的女人总会被蔑视,镜头的上帝视角大多会让她们因为野心迷失自己,但是《北京女子图鉴》则肯定了女人的野心,陈可的女上司对陈可说“当你遇到了一个和你一样有野心的男人,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里的野心其实就是目标感和方向感,北奔女子一定是有目标的,这是她们奋斗的动力,而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关注到了这个群体女性的目标与现实窘境之间的差异,尊重姑娘们的梦想和野心。卢林建议“如果有机会的话,年轻女孩儿都可以尝试下北漂,那样你会感到你的人生不一样。”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细节决定成败

《北图》不是改编是模式引进

《北京女子图鉴》从名字上来看应该是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翻拍,但实际上这两部作品的风格和故事大相径庭。

卢林说“我们做的不是搬运的工作,更多的是自有创作,因为东京和北京的文化差异非常大,是国家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我们的故事一定要反映我们当下社会的事,所以我们只是引进了《东京女子图鉴》的形式,而故事内核一定是我们自己的。”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北京女子图鉴》之所以好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剧十分苛求细节,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有的服饰道具都有顾问团队。因为整部剧是图鉴的形式,横跨了几个年度,所以让剧中的场景道具符合年份设定则是最棘手的事情。

剧中陈可一共换了7部手机,每一部的型号都要和出场年份、日期一一对应,就连LV的包装袋样式的年份都经过了仔细核对,卢林说她每天到片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道具,遮盖场景中的二维码,这让她已经养成了强迫症。

有一次有场戏都已经开拍,卢林突然喊停,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那场戏有一瓶牛奶的包装不符合年份,被卢林眼尖发现了。正因为对细节如此苛求,才会让《北京女子图鉴》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几近完美,观众看戏的时候觉得逼真,也更加具有代入感。

《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制作公司是雄孩子传媒,而提到这家公司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镇魂街》,一部成功的漫改作品。《镇魂街》和《北京女子图鉴》,这显然是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面冲着的也是不同的收看人群,但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改编或者引进十分成功的IP剧。

揭秘《北京女子图鉴》背后的那个女人

卢林介绍说,公司的slogan是童力觉醒,就是希望大家在创作中保持童心,而公司的理念就是创新。“《北图》的热播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叙事方式是创新的,这个市场并没有留给模仿者太多的空间,一直保持创新,才有可能持续产生爆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