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2018年被视为国内综艺市场的“街舞元年”,不止一档街舞节目的诞生让“街舞文化”在中国蔓延。然而,街舞这个看似小众的垂直品类节目其中并不好做,如《这就是街舞》总导演陆伟所言,中国舞者的态度、中国舞者的创新,以及他们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由表达,是节目所要呈现的价值,也是街舞节目的成败所在。

实际上,街舞类节目的成败,还有一个重要的核心所在——街舞文化的本土化表达。

自1997年登入中国后,街舞这一小众文化被公认为是“舶来品”, 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短,对其认知较浅的大众很容易的将其贴上刻板印象标签:耍酷、没内涵、地下……甚至被拒绝融入大众生活,认为喜欢它的大多是一些不爱学习、贪玩好动的“不良少年”和“社会青年”。

而随着中国首档街舞选拔类真人秀《这就是街舞》的播出,街舞文化在国内终于从小众慢慢走向大众,由“地下”浮出地平线。在进行了本土化的精心改造以后,更让街舞文化一跃而上,开始在大众视野与中国特色文化融合,不但开辟出街舞文化的另一条路径,也用这样的方式向世界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底蕴。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兵马俑遗址里的震感舞、街舞选手与瑶族舞者的转瓶battle、各种注入民族特色元素的街舞表演……《这就是街舞》用传统文化与街舞元素融合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中国街舞”,也让街舞文化在国内这片土壤上焕发了全新生机。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街舞BREAKING就被正式纳入青奥会比赛项目,这个曾经在很多中国家长眼中“不务正业”的运动已然在那时被主流化。

经过两年的时间,街舞文化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大大提升,今年中国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街舞国家队。而就在刚刚,官方公布了此次经过选拔最终参加集训的队员名单,其中一位正是来自《这就是街舞》16岁的选手张天赐。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张天赐代表着街舞的新生力量,可以预见,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中国街舞文化将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而通过《这就是街舞》等节目的推广和传播,也定会有更多国人认识、了解并爱上街舞这项未来的大众体育项目。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街舞并非仅是“舶来品”

注入传统文化更具中国特色

一直以来,国内观众谈及“街舞”会自然认为是一种“舶来品”,在中国跳街舞,似乎从来都是一件违和感十足的事情。然而,《这就是街舞》接连几场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街舞落地活动,却让很多国人改变了这样的刻板印象。

今年3月,来自街舞网综《这就是街舞》的人气选手空降千年古都西安,用街舞与传统文化来了一次空前的激情碰撞。兵马俑遗址内,穿着特制服装的石头、电门cos了一把兵马俑,上演了一场兵马俑“复活”的街舞style。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两位街舞人用兵马俑的视角、震感舞的方式将兵马俑的磅礴气势彻底释放。而在另一端的西安城墙上,选手奶茶大秀编舞实力,与本地舞者上演了一段行云流水的齐舞表演,无数驻足居民无不感慨:这怎么和电视上看到老外跳的街舞不太一样?街舞和咱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擦出这样的火花?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就在上个月,《这就是街舞》人气选手韩宇、Nikki陈妍臻远赴广东清远连南千年瑶寨,当时正值瑶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开耕节”,两位选手不仅与瑶族舞者进行了民族舞蹈与街舞艺术间的交流与学习,更是亲自参与到开耕节的活动中,体验了瑶族原生态的生活。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乍听这两场活动只是两个街舞“小插曲”,但其背后的深意有心者一看便知,之所以选择与千年古都的地标遗址、历史悠远的千年少数民族互动,是街舞文化这一新青年文化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一大助力,在诉说情怀之余在情感上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用融入传统文化的街舞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颠覆国人对街舞的固有印象,打破这个“舶来品”的世界性与中国传统民族性之间的界限。

作为一档网综,《这就是街舞》为什么要这么做?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无他,这档节目承载了不少中国舞者的希望,并不只是一场秀,更肩负了传播他们认可的街舞文化的使命:向国人证明街舞并非仅仅是“舶来品“;更向世界证明,在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后,中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 “街舞文化”,重新定义为“中国街舞”。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街舞刮起民族风

中国范儿街舞重燃新生活力

小众文化从地下走到地上,总会伴随这不少的质疑。在《这就是街舞》播出前,也曾有不少人担心节目会过于小众,抑或成为欧美街舞节目的“中国版”。

前两期的海选阶段,《这就是街舞》的确产生了一些水土不服,对于很多不了解街舞的观众而言,这个看起来有些距离感的舞种也需要用些时间进行消化,豆瓣评分6.5分虽然及格,但确实与最初的期待值存在差距。

但随着节目进程的推进,各种本土化改造激发出的文化特色,多元化选手迸发出的个人特色显得越来越对胃中国受众,让《这就是街舞》评分直升至8.1分。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这就是街舞》豆瓣评分从6.5一路飙升至8.1

节目中,除了众所周知的街舞大神们,一群来自各少数民族的舞者们尤为亮眼:佤族的李琰、维吾尔族的祖西、布依族的佐佐、土家族的神童童、苗族的Lingo……

拿来自佤族的李琰来讲,无论是solo还是齐舞,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着佤族的民族特色。

在与现代舞大神张傲月以“土”为主题进行编舞的表演中,第一反应就是将融入他血脉的民族元素在编舞中淋漓尽致展现,配合“一切生于土,一切归于土”的沙地场景,本土味十足却别具一番风味。张傲月更是感慨:李琰的淳朴,淳朴到让你觉得太干净了。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此外,100进49阶段,来自布依族的佐佐用民族风格强烈的街舞成功晋级,这股民族风情独有的韵味……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除了将街舞与少数民族风格结合起来,在《这就是街舞》的舞台上,中国风一直是被高频提及的关键词。黄子韬的战队直接起名叫“西泡泡”(C-pop谐音,意为中国流行音乐,态度不言而喻)。

在第8期节目中,西泡泡战队的淡淡组和易燃装置战队的韩宇组就不约而同的都使用了中国独有的“鼓”元素,且分别演绎出了不同的中国气质:前者跳出了中国历史底蕴的磅礴大气,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后者则唤出了古老东方的神秘莫测。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鼓”,更有舞者将太极拳、醉拳、长棍运用到街舞的轻快节奏中,这些深具中国风的舞蹈编排,都是来源与街舞人的创造力,让街舞彻底燃起了中国味、民族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将本身被定义为“舶来品”的街舞文化,注入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重新定义“中国街舞”。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推广“中国特色街舞”

优酷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事实上,为了助力街舞艺术能够深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优酷的确花了不少小巧思。

从海选伊始的场景布置上,节目就首创了以中国城市特色街道为蓝本的真实街道场地:恢弘大气的北京中国红大宅门、海派意味浓重的上海石库门、传统风格的广州骑楼、电玩创意的涂鸦街道,将中国风与街舞文化巧妙融合。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在背景音乐上,除了出现《好汉歌》、《荷塘月色》等不少有中国特色又极接地气的歌以外,节目组还机智的用几位队长在节目中出现的口头禅,制作了一首全新的电子单曲,利用几位明星队长在中国流行领域的影响力,用新潮、轻快、洗脑的鬼畜式BGM更有力度的推广国人自己的“中国街舞”。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其实不止于此,在笔者看来,最为洗脑和代入感的BGM,是在舞者与队长的表达中:少数民族舞者对于自身民族特色的坚持,队长及舞者对于民族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传播街舞文化,向世界证明中国街舞”一直是街舞人和节目组秉持不变的态度,同时,《这就是街舞》这档节目也没有丢掉街舞文化“和平、爱与尊重”的核心表达,更将中国舞者的距离拉近,将这股原本呈松散状的文化力量凝聚成为一个大家庭。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叙说街舞人的人生,深入的阐述了他们的理念,让大众重新认识街舞,重新感受街舞的欢乐和正能量。这正是《这就是街舞》这档节目存在的意义,也是优酷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承道路上迈出的成功一步。

总的来讲,在不温不火多年后,中国街舞迎来这得之不易的生机,《这就是街舞》贡献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毕竟在抛开了多余的剧情和真人秀后,这档纯粹的街舞节目在当下的网综大环境下,甚至干净的有些异常。

穿成兵马俑跳街舞,《这就是街舞》这次玩高了

在“牺牲”选手矛盾、冲突剧情等常规的节目噱头后,把镜头完完整整的交给了街舞本身,可以定性的说,是中国少有的资本向文化全面妥协的一次创举,同样来之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