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人文特徵,在歷史的鴻溝面前,社會結構的改變與不斷向前,不斷更新的不止是人的思想,還有很多物件兒。品古代珠寶文玩,或許是我們致敬歷史的最佳方式。

現在的翡翠飾品多是用金鑲嵌翡翠戒面製成的戒指、項鍊、耳環等,但清朝—民國時期,最常見的翡翠飾品卻是扳指、朝珠、龍鉤、翎管、表槓等等。

一、髮簪

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長髮被作為一種對父母尊敬的象徵而蓄留。女子婉約之美,往往從一支長髮簪中體現。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作為古代用來固定和裝飾頭髮的一種首飾,髮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吉祥紋飾圖案。

二、朝珠

朝珠是清代大臣上朝時禮服上配戴的飾物,共108顆,其隆重、高貴性不是其他飾品可比的。朝珠用珍珠、珊瑚、琥珀、蜜蠟、瑪瑙、藍晶石、翡翠等製成,其中翡翠朝珠較為罕見,而顯得尤為珍貴。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上好完整的翡翠朝珠只有故宮博物院還有,國內外市場上從未見過。1995年在香港拍賣的一串由27顆翡翠圓珠組成的翡翠項鍊,就是取自一掛朝珠,拍了3300萬港幣,創出當時單件翡翠首飾價格的最高紀錄,可試想一掛完整的翡翠朝珠的價格該有多高。

三、扳指兒

最早是實用性的器具,在射箭拉弓時,以扳指兒護手指。到清代扳指兒逐漸演變為純裝飾物,上到皇帝下到大臣,平時均愛戴個扳指兒,以表示不忘武功。

扳指兒有詩文的、山水的、人物的等等,方寸之間精工細做,傳情達意。閒聊時,互相欣賞、比評一下彼此的扳指兒,也成了一種很雅的消遣。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扳指最早是在拉弓射箭時,用來護手指的。清朝時演變為純飾物,從皇帝到大臣,戴上扳指,證明你是會功夫的。沒事兒時比評、欣賞一下彼此的扳指,是種文雅的消遣。

以扳指兒所用原料分,有青玉、白玉、碧璽、象牙、瑪瑙、翡翠等,其中以翡翠扳指兒最為珍貴。極品翡翠不用再施雕琢,完全以翡翠本身天然的顏色、質地和圖案取勝。那時好的翡翠扳指兒是要出大價錢的,一個上好的扳指兒換幾個小宅子不成問題。

四、翎管

翎管是清代官員帽頂上用來插翎子的,翎管多為圓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菸嘴,翎子就由此插入。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翎管的材質有翡翠、白玉、碧璽、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銅等。翎子的不同表示官階不同,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鎮國公、輔國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得用白玉翎管。所以翎管成了重要的身份標誌,和扳指配成一套賣叫“扳翎”,送禮很體面。

五、龍鉤

龍鉤是衣服上的帶鉤,古人束帶之用,是束腰時繫帶的用具。龍鉤一頭雕成龍頭,一頭雕整隻小龍,也叫“螭虎”。早期龍鉤多用白玉製作,後來也用翡翠或瑪瑙製作。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在20世紀80年代,翡翠龍鉤被熱賣,很多人將翡翠龍鉤做為案頭擺設,下邊配木座,佔地不大卻又非常氣派。

六、帶扣

帶扣與龍鉤的作用類似,是束腰時繫帶的用具。帶扣現如今依然在使用,只是用其它材料製成。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七、表槓

翡翠表槓中間常鑲一金扣,用來拴繫懷表,下邊有時還配翡翠表墜。好的翡翠表槓比懷錶要珍貴許多,故宮博物院亦收藏有成套翡翠表槓、表墜。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八、鼻菸壺

鼻菸壺和鼻菸最早非中國所產,為舶來品,鼻菸,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菸草末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加工製成,有提神等療效,最早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行。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鼻菸壺是裝鼻菸的小瓶子,鼻菸壺的造型,非常奇巧,早期僅有仿古瓶式,後來改為圓形、葫蘆形、橢圓形、荷包形等,不勝枚舉。清初以玻璃瓶最為時尚,清中葉則風行珠瓶、玉瓶,晚清則盛行瓷瓶,材料還擴大至象牙、犀牛角、翡翠、瑪瑙、琥珀、珊瑚、水晶等。

九、別子

別子是古人們為了方便隨時隨地用懸掛於腰上的菸袋荷包或蒙古刀,為了繫帶不丟失小工具。

品九件古代裝飾玉器,致敬歷史……

小巧玲瓏的鼻菸壺、雕花精湛的髮簪、古色古香的翎管……它們已經沉睡了數百年,洗盡鉛華呈素姿,伴著時光的靜靜流逝,有的已斑駁不堪,不顯當年本色,但這些曾陪伴我們的祖先走過一段段風光歷史的名俗古物卻在歲月的痕跡中,因沉澱染上新的色彩,靜靜地向我們訴說著一段段塵封的記憶,講述著中華文明的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