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大揭祕:能斷凶吉的黃曆是誰寫的,又是如何推算的?


要說千餘年來,國人最篤信、民間最暢銷的書,非“黃曆”莫屬。但逢大事,必先查黃曆看日子,儼然成了人們的行動指南。但這高深莫測的黃曆,到底是誰編寫的呢?

黃曆,又叫“曆書”、“通書”,據說堯帝創立了最早曆法。黃曆的主要內容是二十四節氣日期表,以及每日的吉凶宜忌。

圖:清朝頒行曆書大禮。古時黃曆由欽天監推算,皇帝親自審看頒行天下,象徵著皇權統治受天命、合天理。

唐朝時黃曆備受推崇,是上至朝廷下至民間的“生活寶典”。還曾一度成為皇帝賜予大臣以示恩寵的珍物,唐代名相杜佑就曾收到過皇帝賜予的黃曆。

後來,民間商人為爭利私印了大量曆書,搶在官曆之前佔領市場,惹得官員上奏皇帝。

明清時期,百姓會親友、掃屋子都要看黃曆了。

圖:1937年建屋擇吉時間表。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宣佈廢農曆、改用公曆,但歷忌、擇日的觀念在民間根深蒂固。此後,民間黃曆就由道家術師、擇日師排出了。

古人認為,天地間有許多神煞,他們或善或惡、或強或弱,但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輪流值日管事。所以,黃曆的兇吉就是根據煞神的“值日表”推算排出的。

清朝乾隆年間頒發的歷忌工具書《欽定協紀辨方書》中,各類煞神近300項。

黃曆之所以能延綿千年不衰不滅,本質上是因為它對人類趨吉避害的本能的迎合和暗示。

近幾年,在各地考古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日書》,其內容不僅涉及嫁娶、出行等日常行事,還牽涉攻伐、出兵等軍國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