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甘青兩省的川海大橋要來了!蘭州到青海更快了

跨越馬平西高速,甘青兩省分界線湟水河的川垣至海石灣大橋

如今已逐漸顯露出它的雛形。這座造福甘肅紅古與青海民和兩地百姓的跨省大橋,不僅縮短兩地間的通行距離,更提供了讓兩地百姓步行遊覽對方城區的便利。

跨甘青兩省的川海大橋要來了!蘭州到青海更快了

川海大橋起點位於民和縣東垣北路與川垣五路交叉口,終點與紅古區碳素廠路與紅山路交叉口相接。路線建設長度 1656.7m,其中橋樑長度 832.8m,橋樑跨徑組合為 1-45m現澆箱梁 +( 80m+140m+80m)連續剛構 +12-40m預製 T梁,最大墩高 50米,荷載標準為城 -A級,紅線寬度 31m。

來往兩地間單趟時間縮短至不到10分鐘,加快了兩地間來往頻率。

跨甘青兩省的川海大橋要來了!蘭州到青海更快了

川海大橋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以東約3公里處,是109國道和川口至大河家(省界)路的連接線,大橋南邊是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川口鎮,北邊連接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它既是民和東進蘭州紅古區西上西寧的便利通道,也是民和縣新縣城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之間最直接的連接通道。大橋全長1.6公里、寬31米,採用城市主幹道標準建設,雙向六車道,還包含東西各3米寬的人行道,大橋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

項目副主任趙永輝介紹,大橋建設之前,民和紅古兩地居民只能通過縣城東西邊緣的民和大橋和團結橋,繞行10多公里通行,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到達。而川海大橋建成後,兩地間的通行時間將縮短為3分鐘左右,特別是紅古區的群眾跨橋後可到民和南站乘坐高鐵,交通便利。

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境內的施工量並不多,大橋的大部分墩柱都在甘肅省紅古區境內。由於大橋南北兩側的高低落差近70米,因此,必須在紅古區境內用大量墩柱來填補這70米的落差。

提起大橋,胡煥猛用小、多、雜來總結大橋的特點。小是指大橋的規模比較小,不算連接線,橋樑長度也就832米左右,不算規模特別大的橋樑。但是橋樑建設採用的技術手段多,而且建設現場的地勢,環境都比較複雜。由於大橋建設需要跨越兩地的鄉村道路以及青海省境內的馬平西高速,因此,建設必須在不干擾道路正常通行的情況下進行。

此外,由於川海大橋2號,3號墩位於湟水河河床之內,承臺全部埋於河床底部,平臺開挖深度達10米,底部又有約8米至10米厚的卵石底層。為了保證安全施工,項目辦將這項在我國南方河流區經常採用的施工法應用到了川海大橋建設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