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周大發、周生生、週六福,為什麼中國的珠寶品牌都姓周?

臥室餘人

這裡面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兩家,名副其實的“周氏”。

周大福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裕彤家族的珠寶產業,也是鄭家發跡的根本。

鄭裕彤已於2016年9月份過世,終年91歲。

現在家族大管家是鄭裕彤長子鄭家純,而鄭家純長子鄭志剛也正在接班路上。

鄭家產業之所以稱為周大福,而不是“鄭大福”,是因為鄭裕彤岳父周至元早年在廣州開金鋪,1943年鄭裕彤取周至元之女周翠英,繼承周家金鋪生意。

後來鄭家到香港發展,在鄭裕彤手裡,家族產業由一間小金鋪,發展成為幾億港幣資產的珠寶產業,隨後在香港上市,直至今天成為數百億規模大珠寶商。

在周大福珠寶基礎上,鄭裕彤又介入零售和地產——新世界百貨和新世界發展。

現在鄭家是擁有上千億資產規模,與李嘉誠家族,郭得勝(已故)家族(新鴻基地產),李兆基家族(恆基兆業)並稱香港四大家族。

周生生也是起源於上個世紀之初,由周芳譜在廣州創辦金行。後交由二代周君令,周君廉,周君任三兄弟打理。

三兄弟從澳門起家,一路進軍香港,十幾年後做成上市公司。現在也是資產幾百億大珠寶商了。不過沒有像鄭家那樣多元化,沒有剛地產業務。

第二代的周君廉也於2016年9月過世,終年89歲。周君令已經93歲,早已退居名譽主席之位。周君任早於2001年便過世。

現在是第三代周永成、周敬成、周允成持有公司,周永成擔任執行主席。

其他的周**,看名字就是在抄襲這兩家了。


盧曦採訪手記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金生、週六福……從北上廣深,到N線縣城,中國大陸常見的珠寶品牌,大部分都姓周,充滿了喜氣洋洋的親屬關係。這究竟是神秘周氏家族的壟斷,還是莫名其妙的歷史行程決定呢?


周氏家族的發家史

-+-

所有周字打頭的品牌裡,稱得上歷史悠久的,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這兩家現在算是香港品牌,其實創始人都是廣東人,第一家店也都在廣東。

1929年,廣東順德人周至元開了家“周大福金鋪”,1938年廣州淪陷,周至元把店遷到了澳門,1939年又在香港開了分店。

這個時候,周大福還只是中國成百上千家金鋪裡很普通的一家。1943年,金店學徒鄭裕彤迎娶了老闆的女兒周翠英,逐漸接手金行生意,正是在鄭裕彤手中,周大福從一家小金鋪,變成了大型珠寶品牌。

早期的周大福金鋪

1956年,鄭裕彤在港澳推出了“999.9黃金首飾”,也就是老一輩人心心念唸的,比“千足金”還厲害的“萬足金”。此後幾十年間,在鄭裕彤的掌管下,周大福推行珠寶首飾一口價政策,成為控制全球鑽石產業鏈上游的戴比爾斯公司的全球特約配售商,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在大陸開設2000家零售點,業務拓展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再加上週大福近些年有不少很接地氣的款式,發展到今天,誰家中老年女性沒買過一件周大福首飾?

周大福爆款 福星娃娃

周生生的發展歷程和周大福差不多,它的創始人也姓周,也是廣東順德人。小道消息說,周生生和周大福兩家創始人是親戚,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1934年,周芳譜在廣州開了一家“周生生金鋪”。1938年因為時局動盪,金鋪遷往澳門。1941年,周芳譜把澳門金鋪交給三個庶出的兒子:周君令、周君廉、周君任。1948年周家兄弟把業務遷到香港,並於1957年成立“周生生金行有限公司”。1973年周生生上市,比周大福還早了好多年。

1948年 香港旺角上海街分店

周生生的珠寶設計比周大福稍微年輕一些,“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品牌解釋源自《易經》,聽起來也非常有文化。總體上講,周生生在年輕人中的市場佔有率,是稍高於周大福的。


取名都是“周大福生”的排列組合

-+-

先說說撞名字最厲害的周大生。

關於它的起源,有個故事廣為流傳:1966年海外華人周氏家族在香港創辦批發珠寶的“港龍洋行”,90年代初與“周氏合大”公司合資,創立香港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不過這個說法在周大生官網上是不存在的。

官網上的品牌起源,只有簡明扼要一句話:“1999年,在北京王府井百貨開設第一家專櫃”。不過,周大生的名字算是站得住腳:它的創始人叫周宗文,福建福清人。

周大生官網 1999年北京王府井第一家專櫃

周金生、周百福和周福生又是怎麼回事呢?

周金生珠寶2005年在深圳註冊,法人叫李楚宜。周百福珠寶2010年也在深圳註冊,它的法人叫葉偉嶺。周福生珠寶2009年在浙江衢州註冊,法人叫鄭志斌。工商局備案裡與周大福、周生生名字類似,但是知名度比上面幾個更低的,還有福大周珠寶、金週週珠寶、周百發珠寶、周大周珠寶、周大鑫珠寶、周大發珠寶、周夫子珠寶……

周大發珠寶

另一個相對常見的品牌,是週六福。週六福的迷惑性在於,它聽起來不光像周大福,還很像另一家有名的香港珠寶品牌——六福珠寶。

與周大生試圖溯源香港一樣,週六福據說也是1968年的香港老字號。不過,查工商局備案可以知道,週六福是一家2004年成立於深圳市的公司,法人叫李偉蓬。

“週六福”這個名字本身,也和周家沒什麼關係,據說是“全健康、平安、和諧、富裕、美德、成就之六福”的意思,可以說是非常喜慶吉祥了。

週六福珠寶有限公司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意外躺槍的

六福珠寶。六福珠寶是1991年由黃偉常、港姐楊寶玲等人在香港共同創辦的珠寶品牌,1994年進入內地。這家進軍吉隆坡、首爾和紐約,擁有上千家分店的珠寶公司,在內地除週六福之外,還遇見了“百年六福”、“六桂福珠寶”、“金六福”等攀親品牌。

1991年 香港北角首家六福珠寶

深圳水貝,中國最大的黃金代工點

-+-

不過,大陸這些走阿迪王風格的珠寶品牌,和香港周大福、周生生、六福和謝瑞麟四家之間的差距,並沒有許多人想象的那麼大。

工商局註冊過的周大發們,主要的問題是款式不夠時髦,鑽石質量略差。當然了,比起款式新穎有創意,也很難說港系品牌們和廣深系相比,誰的腦洞更驚人。我們可以理解周大金的粉鑽戒指像章魚,周大生的金鑲玉像地主傳家寶,但是理應請得起高級設計師的周大福和周生生,一個對小金娃娃和卡通生肖興趣濃厚,一個無休無止地推出新款足金轉運珠。幾十年如一日摧殘珠寶界的審美觀。好在,當你去一趟

北京的黃金老字號“菜百黃金”之後,你會選擇原諒他們。

周生生 雙喜轉運珠

周大福 卡通吊墜

不過單論黃金K金,無論周大福週六福還是周大金,只要是正規品牌,都還是值得信賴的。在那些店裡,你買到假貨的幾率同樣很低。這些品牌的

主要代工地,也在廣東和深圳。

中國大陸的珠寶加工地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廣東番禺,主營寶石鑲嵌;另一個是深圳水貝,主營黃金K金。

深圳水貝

“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羅湖,羅湖珠寶看水貝”,水貝有將近2000家珠寶開採商、生產商、批發商、出口商,中國半數以上的黃金K金首飾,都是在這裡代工的。上海黃金交易所年成交量中的80%至90%從水貝批往全國各地,其中,有些大型金商一天的成交量就有幾噸。

那麼為什麼同一個地方代工,黃金純度也差不多,周大福們賣得還是比周大發們

貴呢?

黃金首飾的價格除了金價、工費、可能存在的佣金、增值稅和關稅之外,就是由

品牌溢價決定的了。

周大福3.6克的足金耳墜賣1448元,工費178元。同樣的價格,在周大生和週六福分別能買到4.02克、4.03克的足金首飾,工費80元左右。而1400元左右去買Tiffany只能買條基礎款小銀鏈,換成梵克雅寶,大概只能買二十分之一條K金手鍊。可是8月1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價是274元一克,4克黃金其實只有1096元。

某東全球購賣人民幣22500的梵克雅寶K金手鍊

女性買珠寶首飾,大多不是為了保值,所以同樣是金子,大牌流行款和村口老爺爺手打的,帶來的美滋滋指數肯定不一樣。不過幸好不是所有人都對品牌溢價感興趣,喜歡真材實料的人也不在少數,手指粗的金鍊子,指節寬的金扳指,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千足金大鏈子

參考資料:

1.周大福官方網站,http://corporate.chowtaifook.com/sc/about/milestones.php
2.周生生官方網站,http://www.chowsangsang.com/tc/our-story/heritage-milestones
3.六福珠寶官方網站,http://www.lukfook.com/tc/about-lukfook/corporate-overview/milestones/?fyear=2014
4.《水貝 珠寶一條街20年流金歲月》,《南方都市報》,2015年。
5.孫仲鳴、張紅燕、王燏霞、楊淑琪,《周大福與蒂芙尼珠寶首飾設計風格的對比》,《珠寶和寶石學雜誌》,2015年第4期。


關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頂部關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健康、電影、男裝、寵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知識看得見。

視知TV

黃金k金誤導成黃金賣,誤導消費者,欺騙消費者者!周大福重慶合川店員工,無職業道德,有損周大福大品牌形象!9月27日,我陪我小姨去為妹妹選購生日禮物,到店我已說明要黃金的小手鍊,當時那員工就介紹了一款新款黃金手鍊(並沒有說是K金,我們更不瞭解黃金還有22k金含96點幾的黃金,在我們老百姓眼裡就只有99點幾的叫黃金,並且此款黃金在其他店還打7.9折,而她卻原價賣給我們)期間還介紹了彩金及帶小鑽石手鍊,我都一直否認不要,肯定的告訴她要黃金,黃金保質,不要其他的,結果就選中了她推薦的,並且她在我小姨付款時讓我簽字,後來我妹妹從外地回來,把手鍊送給她,她覺得不對,才仔細看單子,結果是k金!期間並未詳細介紹這個新品,而現在就以我簽了字為由,拒絕更換!


藍骷髏5611454

姓周的人會做珠寶生意!周立波如果早改行,也不致於現在這樣!



打扮兒

習慣性的跟風思維。

當年安踏紅的時候,周邊出現康踏、宇踏等各種踏踏。

港資周大福、周生生之後,也牽引出國內各種周字輩品牌。

這種現象在各個行業中都有類似者。

君不見康師傅之外有康帥傅或別姓別的師傅嗎?

從正常人的角度,可能反感這種李逵、李鬼氏的命名方式。

但是從廠商的角度,"傍大牌"如同"傍大款",不失為一種捷徑。

尤其在該品類處於市場早期、市場透明度低的階段,或者在低端市場(比如農村鄉鎮),消費者品牌意識弱、尤其對價格敏感的環境下,或者在非主流商圈(比如汽車站、郊區便利店),消費者缺少更多選擇比對的情況下,這些"李鬼們"就可以活得滋潤了。

但是對於追求長期發展、有使命感的廠商,會謹慎對待品牌命名的問題,因為"傍大款",容易被看輕。

珠寶市場有封閉性,以婚慶剛需消費為主,消費者重產品(價格/材質/價值)而輕品牌(款式/商標/附加值)。

珠寶零售商普遍沒有自己的研發設計工廠,以集中採購為主,所以產品同質化程度遠高於其他行業。

所以各種周某某,不僅名字像,產品還可能是一樣的。消費者購買的實質,可能差別不大。

這是周某某們在珠寶業流行的真正支撐。

目前珠寶各種周某某中,傍名成功的前兩家,一是周大生,一是週六福,業績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附貼如下,不嫌麻煩的朋友可以讀讀,歡迎批評討論。

從晉江牌說到珠寶圈,對周某某們的勸告

2015-12-24 向金港

前些天和朋友一起聊往事,說起安踏剛紅的時候,晉江出現了很多“踏”,比如宇踏、穩踏、康踏之類。踏遍青山人未老,踏踏們近來可好?


不免幾聲唏噓。順著傍名牌的話題,我憑著這兩年在珠寶圈的見聞,歷數周大福、周生生衍生的周氏兄弟們,比如周大生、周大金、周金生、週六福、周大發等等,改了周姓的還有金大福、正大福之類。


凡是對晉江運動品牌的來龍去脈有所瞭解,又涉及珠寶圈的朋友們都有一個相近的觀點,那就是珠寶圈正在走晉江十幾年前的路子。


我覺得這個觀點也對也不對。


對的地方在於,晉江運動品牌的創牌早期,兩個痕跡很重:


1.從名字開始,就存心傍大牌。

比如匹克、爾克、金萊克、美克們敢說與耐克無關?三六一度的前世叫別克,是的,別克車的別克,喬丹直接就是那個喬丹,如果我沒記錯的,當年晉江還有一個僑豐,聽起來像是喬丹和喬峰兩個大英雄靈魂合體。


2.明星+廣告+央視。晉江品牌把明星請了個遍,如今這些明星們還在,甚至更紅,但是多數相對應的品牌卻消失不見了。套用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來形容一番,妥帖得很。如今,珠寶圈燒錢打廣告的牌子前仆後繼,財大氣粗,勇者無懼,和當年的晉江牌有的一拼。


不對的地方在於,事同時不同,環境不對了:


1.晉江大舉創牌,大致在2000年以後。珠寶圈除了幾個港資品牌之外,國內多是區域式的存在,一直小富即安、悶聲發財,動作明顯的創牌擴張還是近兩三年的事兒。晉江創牌,剛好處在全國零售業的黃金十年,順風順水,而珠寶圈創牌,則是發生在傳統零售業萎靡不振、電商業雲裡霧裡的當口,所以格外艱辛。


2.運動品牌集中在晉江,安踏、特步、三六一度大小數百家品牌同時發力,彼此高度同質化,事實上就是一家作風兇猛、體量龐大的晉江集團,一開始耐克阿迪們看不起,也看不懂,彼時李寧正孤獨的擎著民族體育的大旗,也是一副貴族氣派,輕視晉江的泥腿子們。所以,晉江集團集百家之眾,硬是在國際品牌和李寧之間殺出一條路來,當然,打仗必有傷亡,一將功成萬骨枯,反正活下來的品牌更加壯大,比如安踏、特步、三六一度、貴人鳥、匹克,都是不差錢的上市公司。但是,珠寶圈雖有潮州幫、莆田幫、水貝貨之說,卻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不足以對港資品牌乃至國際品牌造成什麼實際上的困擾,甚至一圈傍大牌的行為,反而讓大牌本身的招牌常傍常新,金光熠熠。


3.晉江集團顛覆了市場上原有的消費習慣,讓運動成為休閒潮流,特步與美邦可以搶同樣的客群,運動鞋不再是用來上體育課的。但是,珠寶圈卻一直走不出黃金婚嫁的魔咒。儘管有I DO、通靈相對超前,但是獨木難支,個別品牌的規模畢竟有限,想去顛覆傳統,談何容易?


每個行業的領導者品牌,都是香餑餑,眾望所歸。但是行業的領導者,往往就那麼幾個。


從本質來說,領導者品牌的獲利能力是大多數品牌望塵莫及的

。這是因為:


1. 從消費者意識來說,消費者對於領導者品牌的首選意識和整體自發意識是數倍於落後品牌的。牙膏就選佳潔士、高露潔,涼茶就選加多寶、王老吉,手機就選蘋果、三星,多數消費者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


2. 從廣告的投資回報率來說,領導者品牌同樣佔據天然優勢。肯德基、麥當勞推出了什麼新品、搞了什麼促銷,可口可樂的主題新包裝,蘋果推出幾S的廣告一出來,立即影響一大波的消費者(突然想起昨晚聽的相聲,小嶽嶽向郭師傅抱怨一直怎麼沒等到“一大波兒殭屍”向他走過來,真是口味夠重的),小品牌做了廣告十有八九是在打水漂。廣告界的一句名言“一半的廣告費不知道去哪兒了”,擱在今天,毫不誇張的說,小品牌九成的廣告費不知道去哪兒了,理由很簡單:誰讓你小,沒幾家店,沒名氣,又沒個性,完全沒有讓人非記住不可的理由啊。


3. 從忠誠度或者重複購買(購買頻率)來說,領導者品牌擁有更高的市場滲透率。有數據表明,消費者對於市場佔有率更高的品牌,有著較高的購買頻率。


一個詞“強者恆強”,說的大概就是這個理兒。


當然世事無絕對。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領導者品牌也並非是千秋萬代的。


這其中,距離領導者一線之隔的二線品牌,造反上位的可能性應該是最大的。


但是,這首先取決於二線品牌的志向,是甘心做一個老實巴交的追隨品牌,還是做野心勃勃的挑戰者品牌。志向不同,行為迥異,結局自然是千差萬別的。


踏踏們,周某某們,觀察其志向,怎麼著也不會有挑戰者品牌的氣質的。


品牌的本義大家都知道,牛屁股上的烙印,用來區別和標識財產權的。也就是說,品牌最怕的就是造成混淆。

最理想的品牌,應該具有一眼即可的辨識度,蘋果、耐克、星巴克就是這樣了不起的品牌。


落後的品牌們,發力之前,先問問自己的初心,志氣夠不夠?


沒有打算成為挑戰者品牌,就不要妄動,少瞎折騰,因為你經不起折騰。


如果打算成為挑戰者品牌,記得首先離領導者品牌遠一些,再遠一些。否則,你所有傍大牌的手段,都只會讓人家變得更強。


因為,一個歌手作品的傳唱度越高,這個歌手越紅。


這個道理,小孩子都知道啊!


向金港

周大福和周生生不是中國的.是香港的珠寶巨頭.週六福和周生生是中國的山寨版珠寶商.為了藉助周大福和周生生的名聲.中國商人搞的三寨版.可以讓很多不明白的中國人.看成是周大福和周生生的品牌...


手機用戶75700151137

他們不兄弟,但是都一個周氏大家族的。周大福起於1929年,周大福金行,主營黃金首飾。周生生創於1934年,周生生金鋪。周大生創於1966年,主營鑽石引進出與批發,連鎖店銷售。週六福,主營黃金,鉑金,K金,鑽石,翡翠各方面的珠寶首飾與設計,生產等(山寨別人)。周生生,周大發,週六福借周大福的牌子做產品,說明點抄襲別人的。


逍遙青衣

周大福,周生生,

周大生,週六福

大家逛商場的時候經常看到這幾個相近的名字,而且還都是賣珠寶的。很多人對它們關係感到困惑。為什麼它們都姓周?是巧合,是跟風,還是兄弟反目各立家門?

Honey仔本著嚴肅的探究態度,為大家扒一扒。先看一下各大品牌成立時間:

從時間軸上來看,周大福和周生生成立時間最接近,且都以周姓開頭。

再說品牌:周大福

周大福是珠寶界周姓風潮的引領者,周大福的歷史能追溯到1929年,前身是廣州“周大福金行”。創始人叫周至元,廣東順德人。

以己之姓,冠店之名。這在傳統的作坊品牌很常見。

比如北京小吃:

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至於為什麼叫大福,解釋一下:

周禮傳承

大德載物

福祉共享

(圖片截自周大福官網)

最開始,周大福就是家庭小作坊,然後,影響大福後80年的人出現了他就是——

鄭裕彤

鄭先生其實是周至元的女婿,先是繼承衣缽,繼而發揚光大。消費者去周大福很大一部分是衝著黃金飾品,這要歸功於1956年鄭裕彤強推的9999金,俗稱千足金(當然,現在只能叫足金)這一舉動相當於規範了行業標準當時市面上黃金都是含金量99%許多商家會以次充好,拿94、95金當99金來賣。而周大福的9999金,直接將金條純度應用在首飾上,大大提高了金飾的保值程度。這也是很多金店

起名字擦邊球的重要原因。目的是想說明自己的黃金純度。

周生生

裝修風格很不錯周生生同樣很有歷史,成立於1934年,創始人叫周芳譜,也姓周。

他和周大福的創始人周至元據說是同宗堂兄弟,不過是很遠的那種。周生生的品牌名也很講究,從易經得來:

週而復始

生生不息

香港的早期店鋪

產品主打時尚造型和鑲嵌工藝

黃金十二生肖是他們在1983年首創先河

這是我最喜歡的周生生作品,沒有之一,1999年的黃金奧特曼

2004年DTC鑽石展獲獎作品別的珠寶品牌名字含生字,目的可能是想表明自己工藝非凡。

周大生

我想了半天,廉價感這詞還是比較恰當

這位90後不甘寂寞,採用全國加盟連鎖的方式迅速擴張,

能見度還是很高的。好巧不巧,周大生的創始人也姓周......

周宗文

至於叫周大生的目的......

蜜汁微笑

雖然歷史不長,知名度相對較弱,不過,在請代言人方面捨得花錢。

先是志玲姐姐

現在是AngelaBaby但是,自己的門店和代言人的形象相去甚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在大型超市的一層以及郊區的商場都能看到周大生。

週六福

風格請自行感受關於週六福的名字,官網是這麼解釋的:

古之“周”者,“周全、齊備”也;

“六福”,即“健康之福、平安之福、和諧之福、富裕之福、美德之福、成就之福”。

說的還挺像那麼回事哦,對了。週六福的法人姓李,不姓周。

當然,週六福採用的也是加盟連鎖方式,導致了門店店員素質良莠不齊,服務標準有區別。請明星代言的套路不能忘

蔡少芬

這裡要說一下,

週六福和香港六福珠寶不是一家。

不過,現在看來,週六福要比六福珠寶在內地發展的好。還有這些品牌,名字起得真是厲害。

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也不能稱為山寨品牌,畢竟都是合法的存在,賣的東西也都是真金白銀。

比較常見的香港珠寶品牌有四個:

周大福,

周生生,

謝瑞麟,

六福珠寶,

個人認為,現在以周、生、福命名的珠寶品牌,原因多是周大福等已成名多日,優秀品牌形象根深蒂固,取同字就是蹭熱點,東西賣的又差不多,會容易讓人分辨不清。但這樣,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很多人年輕人認為比起卡迪亞,Tiffany

X福,X生系列的國產品牌很土Old Fashioned都是媽媽輩兒的人會買,自己根本不會想要嘗試。那麼請看看

以下數據:

周大福2014年營收約100億美元,內地市場約55億美元老鳳祥2014年營收約50億美元,基本都是內地市場,周生生2014年營收約24億

美元,內地市場約10億美元,卡地亞2014年營收約70億美元,內地市場5-8億美元。Tiffany2014年營收42.5億美元,內地市場約3-5億美元。


更多好玩好看的寵物故事盡在Honey寵物派~

皮皮寵PPPet

其實區分他們蠻簡單的,正兒八經有歷史淵源的是周生生、周大福,還有香港的六福珠寶、謝瑞麟才是香港老牌的珠寶品牌。當然,從側面可以看出:珠寶品牌的混淆,周大金、周大發、週六福等”周”氏品牌都是打擦邊球,缺少品牌創新意識,只是抱住大品牌大腿。


珠寶生活E家

為什麼都姓周,真心沒有研究過,我猜大概是為了混淆概念,通過一個知名品牌套知名度,從而都被人熟知的商業起名營銷方法吧,要不然怎麼有那麼多雷同的名字:什麼紐百倫、新百倫、;什麼好利來、迎利來......應該都是一個道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