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現鬆動跡象,約30家機構仍然排隊

核心提示:在支付市場對外資開放的背景下,國內支付牌照申請也出現解禁跡象。

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現鬆動跡象,約30家機構仍然排隊

  在支付市場對外資開放的背景下,國內支付牌照申請也出現解禁跡象。上市公司廣電運通5月20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廣電匯通向央行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申請的支付業務具體類型是全國範圍銀行卡收單;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處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審批階段。

  事實上,自首次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起,央行累計發放271張。在2016年支付牌照發放按下“暫停鍵”,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持“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截至2017年底,支付牌照減少至218家。有分析認為,國內公司又有機會申請支付牌照的信號,之前已經不抱指望的企業重新又燃起了希望。

  今年5月,央行已收到外商WorldFirst公司關於申請支付業務許可的來函。這意味著3月底央行放開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准入限制以來已有首家外商嚐鮮。在易觀分析師王蓬博看來,國內支付牌照有放開的可能性。在他看來,支付市場對外放開,對內也不能搞歧視政策。從之前出的一系列監管政策,可以看到監管思路是先進行規範,然後再去進行場景梳理。

  而在此之前,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曾就“支付開放”事宜公開表態。範一飛表示,“均衡開放要求我們要營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既不實行歧視政策,也不搞超國民待遇;既不對內歧視,也不對外歧視。不是說要擴大對外開放了,只受理外資機構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而不管國內機構申請。政府監管將繼續遵循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重點做好對已獲牌機構的監管引導和整改規範,通過續展等監管措施淘汰落後機構,同時開渠引活水,鼓勵有實力、可持續發展的中外資機構入場開展業務,鼓勵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實現支付機構結構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