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妻子開煎餅店 請個全職太太幫忙


李師傅今年48歲,黑龍江尹春市人,老公是揚州人,當年在東北做木材生意,她當年做木材加工檢驗工作,在一起工作中建立了感情,然後千里迢迢遠嫁到了揚州,在揚州她賣過摩托車,擺過路邊攤賣砂鍋粉絲,售過酒,做過直銷、保險。去年她和朋友在揚州運河西路開了家菜煎餅店,每人投了八九萬元,後來朋友因故離開了,她一人接手了此店,等掙了錢把朋友投的錢還了。

朋友離開後,事無鉅細,開店的壓力壓到她柔弱的肩膀上。

她說服了一位全職太太給她幫忙,才解了燃眉之急。

菜煎餅是山東魯南地區的一種大眾食品,製作原料主要有面粉、雜糧、雞蛋等,老少兼宜,俗稱“中國熱狗”,流行於棗莊 、濟寧、臨沂、徐州等魯南地,後傳布周圍省市。她把菜煎餅作為店裡的主打產品,八元錢一個。剛開業每天的營業額七八百元,現在能達到一千七八百元。但每年八九萬元的店面租金也讓她不敢掉以輕心。

由於她賣過多年保險,朋友們有這類的問題都找她諮詢。

菜煎餅的發明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棗莊農村的生活還是很匱乏的,老百姓的主食以煎餅為主,煎餅的主要原料是地瓜幹,條件好一點的可稍放點小麥,剛烙煎餅時鏊子涼,需把鏊子燒熱擦些油才容易把煎餅從鏊子上揭下來,這樣烙出的煎餅就很厚,精明的母親們就將大白菜,土豆絲,粉條,豆腐切碎加點豬油,放上辣椒麵,花椒麵和鹽,做成了菜煎餅,這樣一來不但滑鏊子煎餅解決了,並且做出的煎餅還特別好吃。

1993年5月,山東省勞動廳在棗莊舉辦特級廚師培訓班,聘請某商業技工學校一行6人赴棗莊講學,這六人當中有校領導、高級講師、特級廚師,途中經臺兒莊區招待所午餐,席上菜餚豐盛,但惟有“菜煎餅”被其六人齊呼:“天下第一美食”。現在人們吃飯也是返樸歸真 ,越是大眾的食品越有市場。


她兼賣些手工水餃,12元15個。她的老公是大貨車司機,每月能掙五六千元,他倆各做各的相互起到保險作用。1999年開始他們開了四五年棋牌室,掙了錢花十幾萬首付在揚州買了117平米的房子,現在25歲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下一步結婚還要花錢,所以她還要趁現在身子骨還硬朗,把自己的店經營好,為家庭多創造些基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