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傳統實體百貨、商超的關店潮不是新聞,而且仍在繼續。從3月7日到4月10日,一個月的時間,沃爾瑪就關閉了在華的4家門店。而過去的2017年裡,華堂、百盛撤店,莊勝崇光“撤櫃潮”……這樣的新聞接連不斷。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至少有45家知名百貨店關門歇業。

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不只是國內,國外許多零售商正在以創紀錄的方式倒閉,僅在2017年,美國就有21家連鎖零售商申請破產,其中包括RadioShack,Toys R'Us和Aerosoles等知名品牌。與此同時,像梅西百貨和西爾斯等零售商也宣佈它們將在全國範圍內關閉數百家商店。

消費升級、新科技的突破正在改變零售空間,傳統門店已經無法適應消費者更高層面的需求,出現了競爭力下降、顧客滿意度下降、銷售量和銷售額下降等問題。

這些現象凸顯了一個問題:

傳統門店變革和進化已是必然。但是如何升級進化?升級進化哪些內容?

智能商業時代,人、貨、場的重新構建

傳統門店經營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貨場”,在智能商業時代,一切應以“人”為中心,消費者喜歡什麼,需求什麼,追求的是什麼,我們就應該經營什麼。先聚集人,再到貨,最後是場景。智能商業下場景也發生了變化,要通過多元化的場景提升門店銷售,比如線上訂單送貨上門或線上訂單實體店取貨等等。

傳統門店只有認識到“人”的變化,“商品”需求的變化和消費“場景”的變化,才能更好地理解門店升級改造的方向。

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智能化、數據化發展是升級進化的大趨勢

目前實體店鋪升級進化的思路中,主要存在兩大方向:

一是實體門店的升級改造,以提高商品力和顧客的體驗為主;

另一個方向要求的是店鋪全渠道發展,即全面觸“網”。

由於目前線下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尚未完全建立,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店鋪有不同的轉型方向。

有的店鋪著重於門店的升級改造,忽略了繁榮的線上業務的發展;有的店鋪新開拓了線上銷售渠道,但經營方式卻依舊是傳統的那一套;還有的店鋪雖然線上線下齊齊做出了調整,但應對市場層出不窮的新興需求時,仍是摸不清門路,找不到正確的道路。

最直觀的表現是,一些線下店鋪仍存在難以解決的經營痛點,例如缺乏線上線下互動交流、服務流程繁複且效率低、缺少客戶數據統計、營銷針對性不強、門店對顧客缺乏黏性等問題。

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那麼從傳統運營模式升級進化到智能商業模式,傳統門店到底需要做出哪些變革?總結行業內實體門店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全渠道融合發展:

商業本質決定了不會有線上線下之分,而是應該全渠道,全盤打通、融合在一起的。

2、打造社區生活鏈接器:

打通最後一公里,將社區家庭服務類的所有內容都鏈接到實體店裡來,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服務。通過智能化的手段,實現社區居民“想到即刻得到”的極致購物體驗。

3、進化為智能供應鏈:

有效的智能供應鏈將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智能商業時代,供應鏈是一套具有可持續性的運營生態系統,優鳥智能商業打造的去中心化的智能產業孵化系統就很好的實現了這一點。

4、數字化運營:

實現活數據閉環,真正有價值的數據不在於量大,而在於業務流程在線上形成真實的數據沉澱,時時的處理和反饋。另外,未來數據不是為了支持人的決策,數據就是決策,機器自動完成。

智能化商業為傳統店面升級帶來新方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當線下實體店鋪的升級進化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混亂和不明晰時,我們最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涵蓋以上四個業務模式的解決方案,來對升級進化過程進行指導。

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前幾日在上交會上誕生的“第六屆上交會十大人氣項目”中就有一家為代表的智能化商業轉型升級服務商--優鳥科技,為傳統店面潛在的經營痛點,提供全方位、可執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從公開資料瞭解到,優鳥科技旗下的優鳥創孵已在全國構建多家子公司、服務網點和社區服務站,通過優鳥智慧商務系統

、新實體商業模型和新實體商業聯盟等多維賦能,幫助中小企業及商戶實現實體商業在線化、數據化和智能化。觸達海量用戶,構建異型數據智能應用中臺,為智能產業品牌孵化提供全國渠道、用戶、數據等多體系支撐。

在接下來的幾個年頭裡,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固步自封的門店在智能商業的衝擊下止步不前,而率先完成向智能商業轉型的商家必能在升級進化之戰中收穫消費者的芳心。升級進化成智能商業是線下實體經濟當下的熱點,也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