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近日,在杭州武林路喝到一奶茶,看似很普通, 沒想到店員說,這個奶蓋是用3D食品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從奶茶上看,這朵白色玫瑰,要比普通的拉花更有立體感,但是味道與普通奶茶沒有區別。

據瞭解到,一臺3D食品打印機,用戶可自助打印巧克力、餅乾、糕點等甜品。用戶只需要掃描二維碼,選擇食材、造型(或DIY),支付完成後等待幾分鐘,即可取走甜品食用,甜品的客單價在10~20元人民幣左右。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表面上看,這些3D打印食品與通過模具製作出來的食品差異不大,但是看下面兩個萌萌的孿生姐妹的表情就知道,3D打印的食品更重在產出的過程。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有業內人士的角度表示,“3D打印機器和模具不一樣,模具製作一般週期較長,費用可能比食品本身貴很多。而3D打印機可以很快DIY,更方便製作一些鏤空和不規則的物體形態。”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不過,個人覺得時印科技很討巧的是,打印的食品都有固定形態,原材料配比相對簡單,巧克力、餅乾這些都是方便製作的小西點。只要原材料用得好,口感與普通製作的幾乎沒差。

相比之下,日本人挑戰3D打印壽司的難度就頗大。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在今年SXSW大展上,日本技術公司Open Meals發佈了一款“Pxiel Food Printer像素食物打印機”,用小方塊疊出了可以吃的壽司。

只要按下“開始”鍵,然後選擇壽司口味、顏色、形狀,最後機械臂會根據配置打印出一個個呆萌的壽司。

不過,這些壽司並不是米飯做成的,而是由一個個可食用的凝膠小塊組成的。也就是說,像素壽司只具備壽司的形,但並不具備壽司的魂。

準確地說,這些壽司就是一些長得像壽司的果凍啫喱類食品。

從形狀上看,這些壽司,像是由樂高積木拼接而成的,其實是通過眼前這臺機械臂一樣的 3D 機器打印完成的。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由於這個食材是由普通食材粉碎後加水堆凝固而成的,所以吃過的食客們都說,這款壽司並不好吃!

目前,Open Meals公司也不打算量產這臺像素食物打印機。即我們不用也沒有機會嚐到那麼難吃的壽司。

打印米飯不可行,那麼食物當中另一大肉類又如何?

去年,一家西班牙公司就這麼幹了。通過將肉攪碎填入機器的材料盒中,得到肉沫從而打印出肉類食品。

這不就是現在市面上調製牛排的做法嗎?有肉的味道,但已經完全吃不出是什麼肉做的。

看樣子,這塊肉也非常像鵝肝。好吃?應該不存在的!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3D打印食品總的來看,是一個原材料重構的過程。

有一些食物,原本就有自己的味道,如肉類、米飯、蔬菜、水果等,經過解構再重構,一定會變得超級難吃。

但有一些食物,本來就只需要把幾種不同的原材料組合在一起,應該非常適合3D打印,比如披薩。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和一般披薩製作過程不一樣,這款披薩打印機可以通過數據控制披薩的油份、糖份,還能精確配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因此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披薩中的不健康成分。

製作時,機器先在加熱板上打印麵餅、然後將番茄、水和油打印上去,最後再在表面上打印一個“蛋白層”。

如果說上述3D打印食物的應用範圍還不是很廣的話,那麼一家真正對外開放的3D打印餐廳,他們提供的食物應該味道不會差吧?

今年4月,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餐廳Food Ink在荷蘭芬落(Venlo)成功開張,與著名3D打印機生產商Byflow聯袂合作,後者是世界上第一家發明便捷式多材料3D打印機的公司。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這家餐廳裡應用了很多3D打印技術,包括桌椅、刀叉、勺子、燈具、杯子,一切餐具和裝飾都使用陶瓷和木頭等對食物安全的材料,通過3D打印而成。

餐廳的理念是,“將3D打印等高科技帶入日常生活,營造最直接的體驗和享受”,希望探討如何用高新技術引領餐飲業未來,包括改變食物、營養和健康理念,甚至改善我們的飲食生活和文化習慣。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這道菜名為“Steak Tartris”,就是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的。牛肉醬、醃製洋蔥和土豆泥,配上多種蔬菜,聽說這道“打印菜”口感不錯。

牛肉生吃,只要品質上乘,調味得當,這就是一道高級的分子料理。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這道菜名為Caesar’s Flower of Life,把調味過的麵包用3D打印成鮮花的形狀,配上花瓣和蔬菜,畫面漂亮。估計就是派的味道吧?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這個名為“Fish and Chips”,在薄薄的海藻脆餅上,是用泡菜沙拉醬繪製的電路圖案,聽說口感非常地奇妙。相當於低熱量減脂主食?

3D打印食物來了?我們在杭州喝了一杯3D打印的奶蓋

這款白色立體感花朵的甜品應該是巧克力蛋糕之類的,看上去好看又層次分明。

看樣子應該好吃,裝飾也如此華麗。

3D打印食物是如何實現的?

3D打印技術又稱“增材製造”,是一種同時涉及集成計算機技術、精密傳動技術、數控技術以及材料學等科技與學科的最新型快速成型技術。其具體原理是先利用計算機三維軟件設計出立體的CAD模型,再運用蠟、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最後通過拷貝或傳輸到特定的成型設備(俗稱3D打印機)裡,以逐層打印的方式製造出來。

3D打印食物,就是在這個流程和原理的基礎上,將耗材換為食品材料,從而實現打印出食物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食物不僅可以實現原材料打印不同形態和設計,還能夠通過對不同食物的“分區”,打印出完成度更高的食物,例如披薩、餃子等等。

有人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什麼都能打印,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