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旱之年,寸草不生卻生蝗蟲,這是為何?

想爩

俗語說“大旱之後必有蝗災”,乾旱和蝗災似乎聯繫緊密。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中都認為蝗災是對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可見蝗災的危害之大。



蝗蟲主要從植物中獲取水分,並不像人一樣,要額外補充水分。因此,只要有植被,乾旱並不會對蝗蟲的生存造成影響。蝗蟲在土壤中產卵,相對乾燥的條件肯定更利於孵化成活。還有一點,乾旱的條件,會使大量的土地利於產卵,這相當於棲息地擴大,為蝗蟲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


蝗蟲在高溫潮溼的環境更容易生病,其實這跟兔子吃多了帶露水和雨水的草料容易生病有點像。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更利於蝗蟲生存。較乾旱的環境,植物的含水率低,吃進同樣多的植物,蝗蟲的營養物質攝入更高,生長更快。

蝗蟲的遷徙能力非常強,像山東一帶的蝗蟲可能是由西北方向蒙古大草原遷徙而來。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不適合蝗蟲產卵,那種半長草,半裸露的地區最適合蝗蟲繁殖。現在蝗災減少一是和防治力度大有關,另一個是西北地區土壤沙漠化,蝗蟲的源頭減少了。



蝗蟲的產地由於乾旱造成蝗蟲的大量繁殖和植被減少。這會造成蝗蟲向植被豐富的地方集中。蝗蟲在低密度下是獨居的,危害不大,當蝗蟲密度達到臨界值,蝗蟲會變的狂躁,焦慮,變得有攻擊性,並會出現同類相食的現象,這時蝗蟲會你追我趕,像烏雲般集結,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產生嚴重危害。


養花家

原因很簡單。蝗蟲處在食物鏈底端。並且蝗蟲直接從食物中攝入水分。

之所以越是乾旱越容易蝗蟲氾濫。是因為由於缺水。以蝗蟲為食得其他動物數量大量減少。如此一來,食物鏈的平衡被打破。導致蝗蟲數量大幅度增加。


逆水行舟F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

原因是,頭年乾旱,造成土地缺乏水分,冬天難以上凍,無法徹底殺死土中的蝗蟲卵。


張勇達州

我國俗語有說“旱極而蝗”、“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災和旱災的這種特性使得古時候人們把蝗蟲視為神明,他們蝗蟲是神蟲,一旦發生規模性蝗災,便認為是帝王犯了錯,上天降下派其進行懲戒,這時候統治者應該沐浴更衣,向天謝罪,不久之後神蟲就會在地上趴著不動,最終退去。



當然了,這是那時候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大家的片面認識。其實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越是乾旱的環境越適合它們繁殖,當乾旱發生時,土壤會變的堅實,土壤含水量較低,這時候事蝗蟲繁殖的最佳時期。



乾旱後,水位的下降,為其提供了大量合適的繁殖場所;含水量較低的植物,為其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青蛙等天敵的減少,物種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每當這時候蝗蟲產卵數增加數倍,最多的每平方米土中產卵量高達4 000~5 000個,其中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這樣每平方米就有20萬~40萬粒卵,蝗災因此產生。


鐵腕時局

"天機玄妙,妙不可言”。

這句話是先賢對以“陰陽三才”為道的智慧之言。國學之所以高深,就是因為它通“天"而知人之始終。天之為道,“渡人也"。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罰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斯人即是我們所有的人。試想,如果天對於人只是一味的行婦人之仁,怎麼能鍛造人的心性相合而使之達到智慧的彼岸呢。

所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即是天在用現實的方法在鍛造人的智慧,無分貧富貴賤,是人都在其之中。

所以,無論是本題之天災,還是其它之天災,亦或是災中之災,都是對人的磨練與鍛造,使我們在不斷的發展中,更加創造智慧的未來,從而抵禦更大的災難而提升我們應有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