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幾年前的匈奴研究界忽然掀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波瀾。

美國體質人類學協會的官方刊物發表了以韓國Kijeong Kim教授的研究論文,稱在對位於蒙古國的Duurlig Nars匈奴墓地一例男性人骨進基因檢測分析時在其DNA中找到Y染色體R1a1和線粒體U2e1單倍型,顯示該男性基因與印度高種姓人群最相似,屬於歐羅巴人種。為了說明提取過程沒有遭到汙染,報告指出所有接觸性工作都是韓國和蒙古的亞洲人操作的。

在我國北方到中亞的廣袤草原上,很早就生活著多個遊牧部落。在西漢以前從東到西分別屬於東胡、匈奴、月氏、塞種幾個系統。匈奴在秦朝末年冒頓弒父自立單于之後崛起並先後打敗東胡和月氏。之後月氏西遷,東胡分裂為鮮卑和烏桓兩部分。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秦與西漢時期草原

西部的塞種和月氏都是白色人種印歐人,分別說東伊朗語和吐火羅語。對於早期匈奴來說,從考古和體質人類學完全沒有任何支持匈奴是源於印歐人或屬於白色人種的證據,可以確定是蒙古人種。但是,匈奴長期與新疆和中亞的月氏等印歐人混雜居住並進行貿易和戰爭,有白種人基因和成分混入是必然的。作為被匈奴征服的羯族就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徵,他們不是來自月氏,就是來自塞種人。出生於上黨郡武鄉(今山西榆社)的羯族人石虎、石勒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後趙政權。還有另一支匈奴別部稱為盧水胡,也是混有月氏等印歐人的黃白混血部落。其中來自盧水河畔臨松郡(今甘肅張掖)的沮渠蒙遜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北涼政權,也堪稱一代英雄豪傑。 匈奴征服的這些白種人混血部落形成相對獨立的“別部"形式 ,也說明他們和匈奴在種族、文化上有明顯的區別。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內附南匈奴分佈

當然,匈奴在同樣早的時候就開始與東胡和羌、漢等漢藏語系民族發生混血,所以血緣成分越發展越複雜。而且還有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的說法。目前對於匈奴語言的歸類有很大爭議,有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葉尼塞語系等。雖然沒有人認為匈奴語可以歸入漢藏語系,但確實有不止一位學者認為葉尼塞語與漢藏語有同源的關係。另外後來興起的突厥早期的居住地也追溯到葉尼塞河一帶,說明他們確實是和匈奴有一定關聯的。現在甘肅的裕固族先人與維吾爾族一樣主要是與突厥同族的回紇(回鶻),但裕固族還有匈奴文化的傳承,其民歌仍然保留了匈奴兩千年前的曲調特色。但也很難說突厥是匈奴的後裔,草原上各部落一直處於不斷分化和重新組合之中。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南匈奴歸順漢朝後大批內遷,被安置在幷州西部(今山西呂梁、臨汾等地),魏晉一直設自治機構。西晉末年發跡於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的劉淵就是漢化的內附匈奴貴族子弟,冒頓單于的後代,後來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前趙政權。前文提到的後趙羯族石勒就是前趙的部將謀反而來。而與劉淵同屬匈奴屠各部的赫連勃勃是十六國之一夏國的建立者,他建造的都城統萬城遺址今天還默默矗立在陝西省靖邊縣縣城之北。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描寫匈奴融入漢族的文學作品

後來這些匈奴人在其主要居住的晉西南、陝北等地完全融入漢族和我國其他少數民族。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西遷北匈奴路線

公元91年被東漢徹底打敗後,北匈奴一路西遷,五世紀席捲歐洲的匈人就是他們的後裔,但匈人是成分更加複雜的部落聯盟。隨著首領阿提拉的突然死亡他們捲起的風暴也隨之熄滅,民族主體不復存在,慢慢融入亞歐大陸各其他民族中去。

蒙古古墓出現雅利安基因,匈奴到底是什麼族群,又消失於何方

匈牙利冰舞美女

匈牙利人的祖先與匈奴有關是可能的,但也只是非常有限的血緣成分,完全不應根據現在匈牙利人的體質人類學特徵來判斷匈奴人種。反倒是匈牙利語不屬於印歐語系有可能成為匈奴非印歐人的一個有力證據。

至於韓國教授的基因研究,首先雖然R1a1可能與印歐或雅利安人的遷徙有關,但並不是印歐人獨有的特徵基因。據推測我國宋代詞人辛棄疾家族就攜帶此基因。其次,即便該人骨來自高加索人種,也可以從上文匈奴與印歐民族很早就發生接觸的歷史得到合理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