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借助焊接等輔助技術,真的能打出一把精美的銀壺嗎?

花漵x

最精湛的制壺工藝“一片打”是手工銀壺最精湛的工藝。沒有一片造工藝(銀整張工藝)前,打銀壺都是兩片打,壺嘴,壺身分開打,再加焊料焊接而成。有了一片造工藝後,壺嘴可從裡往外慢慢打出,壺相佳,質感更好。

壺嘴壺身一體打,分為直炮口、二彎嘴、三彎嘴。實現壺鈕從壺身上從內向外打出,不需焊接,即所謂的“口耳一體打”、“無焊淨壺”。

一片銀,不用任何焊接等輔助技術真得能打出一把精美的銀壺嗎?一片銀,究竟是怎樣打成一把銀壺的?銀壺製作過程是不是像外界傳說的那樣要幾十萬次的捶打?

讓我來告訴你,技藝精湛的匠人是如何用一片銀打出一把煮水、泡茶的銀壺的。

“990足銀”的硬度與延展度是最適合打製銀壺的奢料。

銀料的純度“990”代表足銀,銀的含量為99%,足銀在銀器上標註為S990。

925銀,銀含量為92.5%,其餘7.5為含銅率。925銀經過拋光後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是國際標準銀,但不是高純度的銀。 925銀多用來做飾品,做茶器的銀,純度高於925的990足銀被視為是上好銀壺的首選銀料。

  • 工具

純手工定製銀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壺的每個細節,例如鏨刻紋路、壺嘴造型、壺摘形狀等等,根據款式,再從各式各樣的錘子中選取最適合的工具。在某些少數民族的語言裡,這些錘子叫作”勾搭“,每一把銀壺的美就出自這些大小不一,材質不同的”勾搭“裡。

先來見識一下各式各樣的錘子:

什麼樣的美出自什麼樣的錘,匠人很有把握。


  • 手造過程

1、熔銀

製作銀片 將銀料熔化,倒出形成銀塊。反覆錘打、退火,將銀塊打成厚度僅為0.8mm左右的銀片。

2、切出圓形銀片

在銀片上畫一個圓,沿著畫好的圓切出圓形銀片,再以此圓圓心畫出一個小圓,作為壺底。

3、將銀片退火後,用膠頭錘從加圓片外緣開始,由外向內錘打銀片,錘成碟形。

4、繼續反覆錘打銀片,期間對銀片進行多次退火處理,軟化銀料。將碟片的周邊不斷向中間收攏,變成圓筒型。

5、換錘子,從內向外敲出壺嘴,加溫,用木錘緊型, 用手反覆感知壺型。

6、再次加溫,準備下一段的錘打。

7、繼續用木錘緊型,用小一號的錘進行修補。

8、換一種特殊形制的錘子,用來敲打出表面的錘紋。手落為一錘,四錘成一紋,敲出錘紋。

9、在千百次的錘打之後,開始用小工具給銀壺製作壺嘴等其他部位。

10、最後,再根據設計稿中的樣式進行鏨刻、做舊(做舊工藝,也稱釉色工藝,其實是一個氧化的過程)或磨砂等處理。

11、至此,銀壺最終成型。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答案來源於東家匠人銀壺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