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過濾河南人?河南人為什麼總被黑?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憑什麼看不起河南人的壹讀君 | 思思

這兩天,愛奇藝在微博和知乎都火了。

因為招聘歧視。

愛奇藝員工在招人的溝通郵件中說:以後儘量先過濾掉河南人。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後來愛奇藝也在招聘官方微博證實了這一歧視,並開除了涉事員工。

但河南人的心還是受傷了:河南人咋地你了你要這麼地圖炮我大河南?

事實上,這只是歧視河南人n多件事情中的其中一件。河南人,在網絡的形象一直都不太好。

隨便一搜“偷井蓋”,結果自動匹配河南人,好像全世界井蓋都是河南人偷的,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關鍵詞換成“河南人”,出來的答案沒一條好的:騙子、垃圾、壞佔齊了,

堪稱中國名聲最差省之最,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我們不地圖炮地講,河南人真的有這麼壞嗎?為什麼河南人名聲這麼差?又是怎麼變差的?

人窮就要被鄙視

地域歧視老早就有了。早在先秦時期,宋國人就一直被歧視。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這些事兒都是宋國人乾的。

而那時候的宋國,就在現在的河南。

歷史學者葛兆光說,自古以來,一個地方的人受到歧視,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這一地區由盛轉衰、由富變貧、由中心而邊緣之後

對河南人的歧視,歸根結底也是經濟歧視。

當河南的開封還是首都的時候,河南人也挺受尊敬的。兩宋交替之際,一大批河南人隨著宋朝皇室遷到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因為這些人裡有皇族、有富人,既有錢還有權,臨安人也不敢看不起,河南話也不覺得土,還跟著學。

宋以後,開封失去了首都地位,河南人形象也開始下滑。尤其在民國之後,河南因地處黃泛區,多災多難,加上戰爭波及,大批人民離開河南。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1942年大饑荒來說,當年1000萬河南人中有300萬被餓死,300萬難民逃到陝西、湖北、安徽等地。這些難民逃到別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構成了別人對河南人的認知——

這一認知在新中國建立、改革開放後也並沒有得到改善,因為河南省雖然有所發展,但依然“窮”。

河南省作為糧倉,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省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2017年各省產糧量統計,河南第二

國家也把河南當做全國糧食供養地,定位為“確保農業基礎”。為了守住18億耕地紅線,鄭州大學修新校區還上了CCTV,被說建太大浪費耕地。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在農業大省的定位和政策下,河南的開放程度並不高,2006年末的開放指數才2%,中部六省中最低,遠低於國內平均水平。

而農業也比不上工業和第三產業掙錢和光鮮,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與“農業”“農民”連著的,既是“窮”,也是看不起。

早在2005年,河南省委副書記王全書就說過:河南人的負面形象,說到底還是個窮的問題。

到了2017年,河南GDP上升到全國第五,人均GDP卻排在18,富得有點虛胖。

媒體放大鏡

窮只是一方面,早期河南人的整體形象還是很樸實的。

60年代,美國一社會學家調查了大陸各省的印象,大家普遍都覺得河南人誠實、直率、守規矩,比小氣的福建人、貪圖利潤的江西人、狡猾的湖北人、脾氣暴躁的四川人印象好得多。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衣食足才能知禮節,因為窮,河南人中確實也有一些小偷小摸、行騙之人,這些人直接導致了外人對河南的不好印象。據說70年代末,青海西寧的一個小商店掛了一條橫幅:處理河南壞蛋,每斤一毛錢。河南人抗議,橫幅改成:處理河南蛋,每斤一毛錢。河南人還是覺得不好,又改為:處理河南壞雞蛋,每斤一毛錢。

93年鄭州一次“五金訂貨會”上,外商更是直接打出了標牌:“不和三陽人(信陽、洛陽、安陽)做生意”。

到了90年代中期,河南人形象開始全面崩壞

從把獸藥當人藥賣的假藥事件被廣泛報道、甚至上了全國兩會後,河南形象就一直就進入“負面”模式,之後的原陽毒米、尉氏黑心棉、艾滋病扎針等一系列事件更是讓大家對河南整個省的印象都不好了。

媒體作為信息渠道的一種,對一個省的報道會影響大家對一個省的看法。鳳凰網2012年一項針對河南人形象問題的調查顯示,差不多一半的網友對河南人有負面印象,而其中有

三成來自媒體的“媒體負面報道”

丁志華對《新京報》、《新民晚報》、《廣州日報》、《華商報》四份報紙同時期的報道進行分析,發現13篇有關河南的報道中,正面報道有4篇,負面報道有6篇,正負比例高達1:4。

而在對《新京報》《南方都市報》《大河報》和《人民日報》四份報紙2012年第二季度對河南的報道調查中,發現《新京報》和《南方都市報》對河南的負面報道比例是 81.1%和 76.7%,絕大部分對河南的報道都是負面新聞。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正兒八經的有公信力的媒體對河南的報道都不太友好了,互聯網門戶更是直接開起了地圖炮,大肆用帶有“河南人”歧視的標題吸引流量: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2006年,河南人李東照覺得網易做的《任誠宇、李東照河南人名譽衛士》專題用了歧視河南人的報道,把網易告上了法庭……

這也是我國第一例媒體地域歧視案。

地圖炮的社交狂歡

媒體負面宣傳,加上貼吧、微博等社交網絡的興起,

河南人直接活成了別人口中的段子,比如經典的:

十個河南九個騙

總部設在駐馬店

九個河南八個偷

指揮機關在鄭州

八個河南七個搶

賊子窩窩在洛陽。

完整的:

十億人民九億騙

還有一個是教練

總部設在駐馬店

分部設在沁陽縣

全國都有連鎖店

炸鐵路,搶銀行

一把大火燒洛陽

假電纜,假電線

已把中國騙個遍

黑棉花,毒大米

自己老鄉也都騙

親戚朋友相互騙

全國人民都怒言

直接點的直接說:說河南人傻?村村戶戶會造假!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在各種段子中, 河南人的形象也被固化成——窮、騙子、壞等各種五花八門不好的形象。

2013 年臺灣教授著名的土豪蛋言論,說的就是河南人窮得吃不起茶葉蛋。一時間,“土豪蛋”掀起網絡排“炫富”潮流,河南人躺槍被黑。

段子化了的河南人還被當做梗,融入影視、小品創作,製造笑點。比如《失戀33天》,說河南講普通話難聽,而誇一個河南人的最好方式,不是說你好帥好美,而是你看起來真不像個河南人。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北京衛視春晚小品《取錢》,演騙子的郭冬臨操著一口河南話詐騙, 有律師以小品歧視河南人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北京衛視和小品編劇、演員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每位河南人1元精神損失費。編劇後來解釋說是山東話……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在段子的推動下,河南人幾乎是全網黑。在河南人心裡,中國也只有兩種人:河南人和黑河南的。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委屈河南人

河南人真的很委屈。

在地圖炮的鍵盤下,罵河南人能迅速在網上掀起社交狂歡,事實卻沒啥人在意。

壹讀君給大家看幾組有趣數據。

在1993年到2008 年30 個省和直轄市的刑事犯罪率中,河南人一直都處於中低水平,比不上高水平區域的人壞。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河南社會治理髮展報告(2017)》也表明, 2015年河南省萬人刑事案件率為57.69%,比全國的60.78%低;萬人犯罪率為7.59%,也比全國的8.65%低。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阿里巴巴的天天正能量還發布了一組“五年陳公益報告”數據,說截止到2018年3月,河南省獲獎212次,至少有369位河南好人獲獎,阿里巴巴累計為河南好人發了獎金122.5萬,是全國最有正能量的省。

招聘过滤河南人?河南人为什么总被黑?

更扯的是,居然有很多人因為網上的段子,僅僅憑“河南人”這一個身份,判了河南人死刑——招聘不要,交友拒絕……

河南人微博@深淺清溪 說了一句話,河南就是中國的縮影: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河南是中國最大的農業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河南應該說是中國最大的“發展中省份”——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人均水平位於中下;河南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五,而人均只佔全國的第十八位。

中國人就是世界上的河南人。 你在歧視河南人,別人也在歧視“你”。

1.《河南人惹誰了》,馬說,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2.《葛劍雄文集》,葛劍雄,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人民日報2004年—2013年報道中的河南形象傳播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杜彬,2015年

4.《負面新聞報道對河南形象的影響分析》,鄭州大學碩士論文,胡秋含,2013年

5.《中國省域刑事犯罪率的時空演變及機制研究》,地理科學第33卷第5期,嚴小兵,2013年5月

6.《河南發佈社會治理髮展報告 社會治安優於全國平均水平》,河南日報,史曉琪,2017年07月10日

7.《阿里天天正能量披露五年公益報告,攜手成都商報啟動戰略升級投入千萬共推“XIN公益”計劃》, 成都商報,顏雪、張迪琪,2018年3月30日

8.《深度揭秘:河南人為何受到全國人民的歧視》,大視界轉網易《熱觀察》,李曉璇,2016年2月17日

9.《關於地域黑關於河南》,深淺清溪 ,2017年2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